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文化探讨
2014-02-12李炯,李勇
李 炯,李 勇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一、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概况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从形成、发展到传承、传播再到破灭、升华,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而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审美文化。其形成固然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深入骨髓的。在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视域中,自然山水意识是旅游审美文化的源头,同时随着自然山水文化与旅游活动的交融,二者审美意向更是趋于一致。因而,从传统自然山水审美文化的角度,即可全面审视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主要有四个代表性的发展阶段:其一是以注重自然山水审美人文精神的儒家“比德”旅游审美观;其二是以天地自然之性融合人之性而形成的道家“逍遥”旅游审美观;其三是主张注重个人情感抒发的同时体悟自然之理、人生之理,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魏晋“畅神”旅游审美观;其四是唐代之后古人审美意识渐至成熟佳境的“审美愉悦”旅游审美观。
二、当代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极大繁荣、传播媒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人的旅游审美态度、旅游审美趣味和旅游审美结构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始由传统旅游审美文化转向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旅游审美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旅游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普通大众对于经济利益有了重新认识,对物质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缺少了意识形态对审美态度的制约,普通大众的审美态度和趣味开始转向了世俗化和感官享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日益发达,旅游审美文化也日益趋于大众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审美标准日趋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多元化。
(二)旅游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商品化
为满足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多元需求,旅游经营者几乎对所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作为审美文化商品而推向旅游市场。因此,无论是审美的主体,还是审美的内容与形式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况,使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商品化的特征。
(三)旅游审美的泛化
当代旅游审美远远超出了古代文人旅游“寄情山水”的范畴,审美的泛化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旅游过程中,既有对高雅、古典艺术的欣赏,也有对通俗、现代文艺的欣赏;既有对艺术的纯审美,也有生活化、娱乐化、实用化的宽泛审美活动。使得旅游审美活动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整个旅游活动呈现出“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已发展成为大众旅游,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传承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传统的古典园林审美活动都是建立在儒道等传统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于园林所蕴藏的美,赏析得深入而独到。然而,现今所呈现出的旅游审美文化,且不论这种旅游审美文化在自然审美、艺术审美上反应如何,单论它在古典园林这一类型景观审美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效果就远不如传统审美。就目前所看到的一些问题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旅游主体审美文化艺术修养的匮乏,使得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浮于表面,缺少对园林艺术深层次文化的审美追求。现今是一个大众旅游的时代,许多旅游者对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处于以“身临其境”为满足的“视觉”文化阶段。旅游者本身缺乏相关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感知能力、领悟力,审美趣味比较平庸单一,对于园林景观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大多只停留在娱乐和消遣上,没有注重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升华。
(二)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旅游经营者忽略了古典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特色,使得园林旅游设计缺乏历史深度、理性深度和审美深度。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开发过程当中,一些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期望的驱动下,利用普通大众旅游者对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向往,营造出一些“文明垃圾”的园林设计,追求视觉刺激,完全脱离了园林本身的审美文化本质与特色,曲解了园林所蕴含的文化。
(三)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中还存在一些负面因子。虽说当今旅游审美文化在三大主流旅游审美文化的影响之下不断发展演变,但在某些地区仍然还会存在一些不适应主流文化却有存在市场的其他形式的旅游审美文化,比如旅游审美文化的功利主义、过度实用主义、视觉文化等。在这些文化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旅游者或是旅游经营者都还不能自觉地协调与平衡旅游审美活动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较高艺术与审美水准的审美观念体系势在必行。
四、当代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旅游审美文化塑造的应对策略
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对于旅游审美文化的引导和塑造,我们可以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客体、导游和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
(一)旅游审美活动主体——旅游者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美的生活境域,它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核心,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而当今旅游者作为整个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想要深入园林之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必须注重自身旅游审美修养的培养。
1.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面对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园林景观建筑,倘若旅游者没有一定的园林文化知识,贸然前去参观游览,难免会流于景观建筑表面现象,陷入“只看热闹”的旅游尴尬境地。因此,在旅游之前多阅读一些旅游地和旅游景点的知识,了解其所涉及到的文化事物现象,长久地潜移默化之下,文化素养必然会有所提升。另外,旅游园林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旅游景区服务中心设置相应的多媒体、宣传册,进行中国古典园林知识普及和园林景观建筑文化艺术旅游观赏指南。
2.参与旅游审美实践活动,把握正确审美方法
除了充实自身文化知识准备外,旅游者还必须在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掌握一些科学的审美方法,特别是在古典园林的欣赏过程中,把握好审美时机,选择好审美角度,保持好审美节奏,对于深入理解诗词楹联所蕴含的文学思想、亭台楼榭所体现的建筑艺术以及整个园林所体现的璀璨文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审美活动客体的提供者——旅游经营者
古典园林景观中作为旅游产品的那一部分是旅游审美的客体,也是旅游审美活动所关注的重点。现今旅游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古典园林旅游审美意识本可以向着“百花齐放”的局面发展,然而有一些园林旅游经营者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市场效益,不顾及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脉络,忽略了园林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导致了园林景观的破坏,促使旅游审美文化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引导和塑造良好的园林旅游审美文化,对于园林旅游经营者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园林景观旅游资源开发上必须坚持园林的原真性,真实地反映它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必须坚持系统协调的原则,综合开发古典园林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但不要有意迎合大众的世俗需求而丢掉了园林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艺术。惟其如此,古典园林才可能会保持持久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旅游者才能从旅游审美活动的伊始就接触到最真实的古典园林景观。
(三)传播美的使者——导游
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活动中,导游员是旅游者审美的引导者和启示员,对旅游者所达到的审美境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园林的旅游观赏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过程,导游员不仅要将古典园林所具有的基本景观审美信息传达给旅游者,启发旅游者对景观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和意境的审美,还要依据旅游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旅游者的审美节奏和状态,引导旅游者的审美历程,从而使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能获得“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而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基于此,对导游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导游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之外,还应在注重培养自我审美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审美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注意研究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把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灵活运用旅游观赏原理,引导旅游者达到美的享受。
(四)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得审美意识与审美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因而旅游业界的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必须注重旅游社会风气的引导与塑造。面对现代旅游业发展形成的旅游审美的大众化、多元化、商品化以及审美泛化,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应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广大旅游者树立高度的旅游文化自觉性,确立旅游审美文化的主体意识,形成良好的旅游审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旅游文化建设,使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与当前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相一致,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趋势,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旅游审美文化结构。
本文针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旅游审美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探讨,揭示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和审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相关的建议与策略来促使古典园林景观类旅游审美文化的完整塑造,指导旅游者旅游审美活动良性发展,从而达到旅游者审美效益最大化和古典园林景观资源保护的双重效果。同时,也促使人们对其他类型旅游景观的旅游审美文化理念的反思。
[1]曹诗图.旅游审美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5-33.
[2]张文祥.当代中国旅游审美文化发展探析[J].旅游研究,1999(4):78.
[3]杨冰.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1(11).
[4]韩薇.旅游主体审美修养的缺失与培养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8(3):57.
[5]张琳.浅谈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2011(6).
[6]王蕾,李晓松.论中国园林艺术的几种审美特征[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