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2014-02-12饶志平
饶志平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作为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各高职院校党委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为高校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知识能量和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他们正不断成为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对民办高职院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遇见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的机制上不少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实践探索,为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建立起良好的机制。
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
从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点来看,一是产学结合,即生产和学习相结合,为社会特别是为院校所在的区域提供符合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解决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二是以技为本,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就是“熟练工”为目标;三是与时俱进,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新技术、新岗位不断涌现,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需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上特点则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与时俱进,紧贴社会需求,这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二、民办高职院校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呈现出的问题
1.党外后备干部自我认同度不高
部分党外后备干部没有很好地进入自身的角色,特别是在青年干部中,刚开始在选拔初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表现出很大的工作积极性,但却往往虎头蛇尾,特别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领导的重用后,在工作上、思想上松懈下来,表现出懒于问政的姿态;也有部分党外后备干部在其职不谋其政,远离人民群众,表现出“潜伏”的心态,坐等上级的提拔召唤。
2.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1)年龄结构或学历结构不合理。在年龄上老少衔接跨度大或在学历上高低距离明显,增加了培养方向的难度,同时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也往往是论资排辈,虽然有选拔制度,但仍然出现讲资历、讲辈分、讲人情的现象,导致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后备干部无用武之地,严重挫伤其积极性。(2)专业知识与行政事务不相符。没有针对性的选拔用人制度,很容易导致事倍功半,使得后备干部越做越吃力,不得要领。(3)职务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中层多、上层少;副职多、正职少;一般岗位多、重要岗位少,容易导致后备干部不能放手干,常常要看领导指示行事。
3.党外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不到位
在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中,常出现重选拔、轻管理,甚至出现“备而不管”的现象。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上,缺乏全面规划,仅仅停留在“智库”的建设层面,对党外后备干部的日常管理、继续教育、挂职锻炼、考核激励等缺少具体的制度,对人才后续的管理严重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外后备干部还处在自然成长状态。
三、对如何搞好民办高职高专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思考
1.认识要到位,思想要统一
确实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度的精神,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中央5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实质,不能搞“满堂红”清一色的党内人员,或是排资论辈,要有多党合作意识和广纳贤士意识。坚持有能力则上的原则,要用全局的战略眼光去选拔、使用党外后备干部,在选拔上要实事求是,严格按标准进行,杜绝“卡、限”的现象。在使用上要解放思想,敢于用人才,用好人才,杜绝“备而不用、用则多疑”的心态。
2.培养要重视,选拔有机制
重视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是搞好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善于从党外知识分子中发现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影响力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党外人才。对他们给予重点培养,让这些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具体做法:
(1)加强党外干部的学习培训和教育
要把党外后备干部培训列入学校干部培训的整体计划,同时要划拨专项培训资金,选送党外后备干部参加党校等部门或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要经常开展思想交流活动,例如党外人事生活会、茶话会、拓展等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切实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政治引导,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我党的指导思想路线上来,有利于提高他们服务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搭建好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平台
建立一个完善的选拔机制,为做好高校党外后备干部工作铺设平台,这是涉及到党外干部数量、质量等具体的实质性问题。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建立一个由民办高校基层党委统一领导,人事、工会和统战等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首先,要把握住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在民办高校基层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民办高校基层党委要从党外后备干部的成长规律的角度出发,探索党外后备干部发现、甄别、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机制,拓宽党外后备干部“用人标准”,尽早发现和及时举荐优秀党外人士成为后备人才,为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和成长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平台。其次,人事、工会和统战部门对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都负有重大责任。人事部门作为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党外后备干部的简历、学历、职称、品德、职务任免等进行审查工作,同时也要应尽培训、拓展等工作的组织和宣传义务;统战部是各高职院校党委分管党外人士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致力完善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协调人事部门进行职务安排,完善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聘用的制度性保障。在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任用上,坚持“统分结合”,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责。
3.储备要充实,结构要合理
在对于党外后备干部的储备工作上,只有广开门路、多元接纳、储备充实,才能进退自由。做好此项工作,为党外干部筑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及时地优胜劣汰。在党外后备干部的结构上,要注意职务、数量、年龄三结合。首先在职务上,要敢于在高层上、正职上任用党外后备干部,有利于他们实质上“参政议政”,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有利于他们增加自我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其次在数量上,应结合实际做到实事求是,不要怕党外后备干部多了会影响党的执行力和指挥力。同时,也要兼顾质量,杜绝出现一味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的现象。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上,要有敢用、多用、能者上的态度。最后在年龄上,要注重老中青三代相结合,以老带新,实行“传、帮、带”的制度。要利用老的历练、中的沉稳、青的朝气的特点,着重培养中青年党外后备干部,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1]陈宏寿,胡佳媛.新时期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发展趋势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8-9.
[2]李微微.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J].新湘评论,2010(18).
[3]张尧学.正确定位,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