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视野下人的精神生活研究
2014-02-12张云飞
张云飞,单 澄
(1.南通市委宣传部,江苏南通226007;2.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226007)
一、精神生活的定义
在中国文化中,“精神”一词原指“精”“神”两个概念。“精”“神”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或意义。“精”,一指精妙、精华;二是与形相对应,形为身体,精为精神;三指智慧;四指根源。因此,“精”主要有精华、精神、智慧、根源等多种含义。“神”,原指引出万物的天神,也指鬼神,还有一重含义是与形体相对应,指人的意识、精神。所以,“神”的含义主要是指鬼神、神灵、人的精神作用及其微妙变化、奇妙作用等。西方人对精神的认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把精神理解为自我意识。黑格尔还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精神哲学》一书中把精神分为主观的精神、客观的精神和绝对的精神三种类型。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冲动乃是梦的真正的创造者,梦的形成所需要的心理能力都赖此供给。”他将精神分为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个子系统,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从西方人对精神的这四种解释看,精神总体上指与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相关的活动。虽然东西方的文化旨趣差异十分明显,但从总体上看,对“精神”的理解大体上是相同的。总的来说,“精神”一词的基本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词典》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对称,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们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精神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是人的存在方式,二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本文将精神生活界定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物质生活基础上,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选择、向往和创造精神资源以满足精神需要并不断推进自身发展、超越的状态与方式。
二、现代中外思想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研究
(一)国外思想家有关精神生活研究理论
1.齐美尔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
齐美尔在《货币经济》一书里指出,金钱在现代社会充当了一切交换的中介,渗透到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乃至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人对金钱上帝般的崇拜,使人与无感情的金钱靠近,疏远现实人的情感,种种弊端造成人精神生活萎靡不振。特别是在大都市,变化不居、短暂易逝是其显著特征。他认为,正是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经济的普及,使得人打破传统社会人依附人的状态,为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他又觉得,都市人由于冷漠,情感疏远,个体都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虽有更多自由和独立的生命体验,却要受孤独、寂寞干扰。所以他说,人的“自由”并不代表一种幸福,现代都市人的自由中更多显现的是一个略带苦涩的孤独形象。
2.哈贝马斯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理论重心是批判旧的传统形而上学,主张人们从专注于抽象的形而上学世界观,转向注重人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影响深远。在他看来,当今威胁人的生存状况的,是经济和行政系统,即工具理性侵入了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关系中,生活世界由此遭到破坏,并丧失了其独立的人性。他把这种“工具理性侵入”称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交互主体性的交往理性构想,主张用交往理性来制衡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在他设计的理想交往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交往、彼此理解、达成共识,在承认个体在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差异的基础上,真诚地寻求共同生活的形式,用他的话说,就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见解,从自己的动机出发去实现一种较为美好的和较少危险的生活的具体可能性”。
(二)中国思想家有关精神生活理论
1.冯友兰论人的精神生活
冯友兰认为,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取决于他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了解,他把这种了解称为“觉解”。冯友兰根据觉解的不同层次,对区分出的四种不同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进行了具体阐释。①自然境界。在此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习”的。他认为,“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②功利境界。在此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他对于“自己”和“利”有清楚的觉解,当他进行这些活动时,他了解自己的行为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自觉进行这些行为。冯友兰认为,这种境界虽在主观上不足取,但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道德境界。在此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他了解社会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了这样的觉解,他的行为就是以“贡献”为目的了,其全部行为是对他人、对社会尽职尽责。④天地境界。这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在此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已觉解到自己是宇宙的“天民”,不仅应对社会尽伦尽职,还应对宇宙有所贡献,这种觉解又可称作“同天”或“天人合一”。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分成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天地境界”代表最高的人格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冯友兰指出,这四种境界有层次的高低之分,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动态发展过程。
2.张君劢论人的精神生活
张君劢给人生观下过一个定义:“我对于我以外之物与人,常有所观察也,主张也,希望也,要求也,是之谓人生观。”基于这一定义,他指出:“人生观之中心点,是日我与我对待者,则非我也。”张君劢提到人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精神,二是物质。衣冠,物质也;皮肉筋骨,物质也;更进而求之,则为脑神经,亦为物质也。手之所触、目之所见者,谓为物质。若夫心思之运用,则非手之所能触、目之所能见,故不谓为物质,而谓为精神。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张君劢认为:“人生在世,除了物质就是精神,难免会发生冲突,物质和精神的冲突也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怎么解决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呢?张君劢认为,解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应当达到两者的协调,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应该着力于精神生活上面。在文化与人生观的价值问题上,张君劢的观点是:“文化转移之枢纽,不外乎人生观。吾有吾之文化,西洋有西洋之文化。西洋之有益者如何采之,有害者如何革除之;凡此取舍之间,皆决之于观点,观点定,而后精神上之思潮,物质上之制度,乃可按图而索。此则人生之关系于文化者所以若是其大也。”
三、消费主义的兴起与精神价值的扭曲
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在于其无止境的目的论扩张姿态,并认为个体的欲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不断追求的强制式逻辑成了现代主义中的一个永远景象。大众消费阶段的到来,为消费的概念更多地赋予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意义,消费具有符号价值,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成为一种个体身份和地位的建构手段。消费不但是经济学范围内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构成,而且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进行“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的构成。这也是现代消费含义的基本观点。
在“消费时代”,消费逐渐由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消费俨然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消费主义逐渐产生,人们正是通过消耗大量的资源来感受个体的存在,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完全的生活方式。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刺激个性释放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人格危机、伦理危机和生态危机,由此而导致的人的异化,使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也给本已脆弱的生态带来严重威胁。
四、当前国人精神生活的困惑与误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的,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国民心态逐渐走向成熟;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现代化,创新思维显露端倪。但也存在着价值体系缺失、生活意义失落等诸多困惑和误区。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欲主义盛行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不成熟,随着物质生活产品的丰富和“禁欲主义”思想的破除,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享乐,追求消费,对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却不屑一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欲主义盛行。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这样写道:“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人和人之间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既然物的价值是唯一的价值,那么占有的物越多,就证明我越有价值。于是,人的一切欲望都被归结为占有欲,都被占有的欲望所取代。贪婪在现代意义中是不可分割的、活生生的感官基础。“贪婪这个词的定义似乎是从人体内部扩展到了外部,从肚腹之欲转到了社会名誉。当我们指责一个受贿政客贪婪(而不仅仅是‘贪心’或‘纵欲’)的时候,说的仍然是他的人性而非他的钱包、衣橱或是住所。”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内心的需要被忽略了。现代社会,金钱、地位、名誉等各种各样的诱惑,使得人难以自持,更难抗拒,更不容易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当代物欲主义盛行的局面下,如何保有一个全面的人应持有的精神理念和相关品质,是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价值体系缺失
所谓价值体系是指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价值观念较量和重组的时期,人们处于一个价值体系缺失时期。在当代人的生活中,出现了价值选择的真空现象。由于人们的价值体系缺失,使得当代人面临选择的尴尬境地,人们的问题不再是“能否选择”,而是“选择什么”。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人们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毫不费力。正如尼采所认识到的,“随着对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已被摧毁,那么,以这种信仰为基础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那些东西也要随之坍塌。”今天,旧的信仰体系已经消散;新的信仰体系,理性和“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许多人身上又尚未建立,这种真空状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上的病态。因此,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指明方向。
(三)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在物欲主义的世俗时代之中,当各种神圣价值和历史目的论被质疑、被无情地抛弃之后,精神生活走向了众神的世俗狂欢,变成了多元生活状态的自由选择。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离散化,一种支离破碎的碎片化,反映出深刻的难以跨越的社会鸿沟。从整个趋势而言,终极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处于衰落之势,而精神生活的世俗化,借助全球化的公众传媒和网络世界的传播优势,逐渐占据精神生活的主流。与终极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不同,它们彼此之间不再有审美和价值上的好坏之别,即使要分辨,也缺乏一个公认的超越尺度去比较它们,缺乏一个统一的价值评判体系,一切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和意志的选择。世俗时代的精神生活则是反智的、反深度的、反启蒙的,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和直觉,《跟着感觉走》这首歌就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现代的科技手段和网络文化为不断翻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传媒业盛产粗陋的精神零食,出版业盛产粗陋的精神快餐,两者共同败坏着国人的精神肠胃。现代化的弊病之一,就是用垃圾快餐替代精美大餐,身体食品如此,灵魂食品也如此。当代国人精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思路与对策
注重精神生活质量、提高方式的创新,是提高当代社会精神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重要任务。如果把时代精神、理想信念、精神自由、社会情操、心理健康和崇尚自然作为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指标,那么,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哲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心理的和自然的几个层面契入。
(一)掌握不同层面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特点与方式
精神生活是有要素与结构的,只有把握其要素的内在联系,才能从整体上由认知到认可再到落实,才能很好地发挥精神生活的作用。在学术层面,要坚决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学术的自由探索和不同学术思想与学派的存在、争鸣和发展。不管研究什么问题,只要本着学术研究的目的,而非政治的不良企图,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层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社会的“思想引领者”,不论在思想境界、理论修养和人格品质上,都要成为社会的表率,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时代感、说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帮助人们提高精神生活境界。在实际生活层面,则要允许、承认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允许人们有不同信仰的自由,不能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人。不仅允许和承认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的存在和争辩,而且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体现。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提高认识,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二)探索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大众化方式
在精神生活质量提高过程中,重视精神生活内容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发展各种精神生活理论是必要的。理论发展要面向人民群众,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与需要才是精神生活发展的源泉。同时,在进行精神生活提高、研究的过程中,只有面向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找到最终归属。这就要求,在唱响主旋律时,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必须大众化,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接受信息的规律,把坚持正确导向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讲求语言、文字艺术,通过生动的方式让人们理解和认同精神生活的文化内容。
(三)研究网络领域精神生活的拓展
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任务,在网络条件下更加艰巨。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与扩展,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了信息的容量,人们真正拥有了“海量信息”。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也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因而,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更多便捷、信息、民意的同时,也使网络的舆论引导和整合的难度更大,毕竟在海量信息和个人有限的精力、见识的矛盾中,有些个体难以把握网络信息的全部状况,容易被偏激、错误的舆论引导。如何继续挖掘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在提高精神生活水平上的作用,增强网络精神生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成为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现实课题。
[1]王俊义,黄爱平.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90.
[2]吴元梁等.精神系统和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2.
[3]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2.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新编[M]成小平,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52.
[6]翠贺香.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1.
[7]冯友兰.境界:冯友兰谈人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马鹏翔.冯友兰“天地境界说”与马斯洛“自我实现论”比较研究[A].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4-165.
[10]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上)[M].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35.
[11]黄克剑.张君劢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12]吕希晨,陈莹.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张君劢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9.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14]亚历山大·罗伯逊.贪婪——本能、成长与历史[M].胡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
[15]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