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2014-02-12■孙洁
■孙 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恰当的问题情境,适时点拨引导,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探究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纽带,让每一个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高高在上,与学生有距离感,学生神经紧张,怎么还敢提出问题呢?所以,教师在第一步踏进教室时就要把微笑带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教师的关爱,同时还应该具有一份童真、童趣,从内心到外表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时,他们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之中,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1.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教师则要利用真实的生活问题,构建数学问题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能学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学《折扣》一课,我用课件出示春节期间商店海报的画面,定格在“西装八折出售”,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打折情况,说说打折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打八折”的含义。接着再出示一组课件:帽子五折出售、手套八五折出售、羽绒服五折起、皮衣三至八折出售,让学生说说这些“折”是什么意思。通过创设购物的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离自己的生活很近,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合实际理解了“打折”的含义。
2.从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要学习新知识,必然有旧知识做基础,所以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抓、可想。学生对于新知识问题的出现,既能找到旧知识的影子,又不能完全领会,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节,将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体,将长方形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体,从而产生问题:圆锥的体积怎样求,它与圆柱体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似乎可以通过旧知识思考——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旋转以后圆锥体积也应该是圆柱体积的一半,但又感觉不对,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
3.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同时又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概念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知识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形状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不同个数(5个、9个、12个、17个等)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用5个、17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9个、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却有多种拼法呢?这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是否给的正方形个数越多,能拼出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就越多呢?然后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个数”的特点,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点:当小正方形“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时,就能拼成多个长方形,从而引出了质数与合数的定义。这样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了概念的形成,学生凭借实践操作的经验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4.通过故事童话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平时接触过许多令他们津津乐道、带给他们无数欢乐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会牢牢地存盘在头脑中,这些是他们的兴奋点,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
三、主动质疑,让学生会问
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释放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不仅仅要提问题给学生,更应该激发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在教学中,敏锐地设置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问,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我为学生提供了长度不同的5根小棒,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6厘米、8厘米、10厘米。问:“给你三根小棒,你一定能拼三角形吗?”“学生们信心十足:“能。”但在操作时发现并不是任选三根小棒就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头脑中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是任意三根小棒就能围成三角形?那和什么有关系?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些小棒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会把这些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学会提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善问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质疑的习惯。如,学校开田径运动会时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100米赛跑的几位运动员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跑400米与800米的运动员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汽车的车轮是圆的?方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为什么不能做车轮吗?生活中像沙子、泥土等物品的放置为什么都堆放成圆锥体?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意识,在发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使探究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推荐的书
◎《乖孩子的伤,最重》,李雅卿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
◎《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冯卫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