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以换种方式
2014-02-1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张世建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 张世建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末段,性格正逐渐由依赖走向独立,渴望被他人关注、尊重和认可,希望凸显自我,也敢于挑战权威。在这个阶段,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特别是犯了错误的学生的问题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冲突,形成僵局,结果将不利于事情的顺利解决。如果教师用“强权”去压制,学生也只能是口服心不服,教育往往缺乏有效性。
其实,在高中阶段,由于心理、生理、认知的变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平时喜欢上网、玩手机甚至尝试谈恋爱等,这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行为表现,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必要将这些行为视为洪水猛兽,相反,应该理智地分析、引导学生并采取智慧的教育方式,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一、教育可以在作业本上进行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我无意间发现学生小洁两只手的指甲全都涂成红色,分外耀眼,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并没有发怒,而是装作没有看见。回到办公室,我也没有声张,以免扩大消极影响。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却也想不出万全之策,只好作罢。
第二天晨读巡班,发现她依然故我。虽然怒火中烧,但我还是极力保持克制,只是不停地进行目光示意,一厢情愿地希望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知错就改。她可能也感受到了我的愠怒,只见她双手尽量保持握拳姿势,把红指甲“藏”了起来。“羞耻之心尚有,大有希望!”我的内心不禁掠过一丝喜悦,这坚定了我和平解决此事的决心。
早读例行听写之后,我批阅学生作业时,不禁灵机一动,在她的作业本上特别批注:“有色彩的指甲的确看起来很有个性,但正如衣服一样,并非所有模特的衣服穿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也漂亮,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就是不伦不类。学习和成长是一个需要付出的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而收获往往就在一瞬间。”当天下午,我将批阅好的作业本发下去,静观变化。我注意到,她将作业本打开之后,一阵脸红,又赶快合起本子,没有像平时那样和同学交流。而我则装着什么都没发生。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她的双手已经自然伸展,之前色彩鲜艳的指甲已恢复如初。她则不时用余光看我,似有愧意。
试想,如果我当时对其严加训斥,必定会招来其他学生异样的眼光甚至嘲笑,结果不可预知。而通过作业本上的批注沟通,我无意间保护了她的自尊心,也将原本棘手的问题消解于无形。
追求美和时尚是人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年龄和认知的原因,对“美”和“时尚”的标准及表现方式往往不能把握到位,这时空洞的说教难免显得老生常谈、令人厌倦,简单粗暴的批评更容易引发矛盾冲突。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鲜活就意味着变化,无论多么高明的教育家、多么高深的教育论著都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现成模板,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颗宽容之心、智慧之心,沿着科学的教育方向,耐心地寻找适合学生和教师的个性教育方式。
二、教育可以在走廊上进行
初冬乍寒,许多住校的学生没能及时回家,生活用品带得不全。一天中午放学,我看见送棉被、衣服的家长如潮般涌入学校。大包小包,衣衫不整,在包裹的挤压下,他们面露疲惫之色,却又个个步履匆匆,形成一景。我不禁心有所动,便让在走廊上说笑的几个学生一同观察,他们观察了一会儿,目光开始游离,面有愧疚之色。此时此刻,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是苍白的。
“人之初,性本善”,学会感恩是人性善的最基本部分。懂得感恩,便懂得报答;懂得报答,便知道进取。其实,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唯一重要标准,学习态度在我的教育理念中一直是第一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时代具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是以后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的基础,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而我们身边也从来不缺乏感人的事例、感人的场景,关键是我们教师自己是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优秀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他们现身说法,事例信手拈来,使教育过程真实可感可信,绝无造作之虞,学生也感同身受、深深认同。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成长——学会感动!
三、教育可以在电话中进行
6月中旬,受学校委派,我和其他几位同事赴深圳、香港参与小班化教学培训。怀揣一颗忐忑的心,我踏上了行程,我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班上的学生:班里男生多,学习基础又差,会不会惹麻烦?刚到深圳,我立刻委托代理教师联系班长,再三叮嘱班集体管理事宜。考虑到班长是女生,处理男生问题有些困难,于是,第二天晨读时间,我又电话联系了学生良俊,让其协助班长负责班上卫生、自习及课间操秩序。其实,良俊同学平时比较好动、调皮、自律性不强,无论是在班集体事务还是在学习上一般很难进入“老师的法眼”,但他一向很有集体荣誉感,歌唱得好,曾当选校园十佳歌手,在男生中很有号召力。他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他能替你排忧解难,用得不好,会有一帮学生跟着他和你唱反调。我叫他协助班集体管理,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这样的尝试,给了他不小的震撼,接到远在深圳的班主任的电话并被委以重任,他感到出乎意料,言语间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激动。回校之后,我又特意向他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以心换心,你也能得到莫大的尊重。6月下旬,也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学生们开始在课间讨论高三年级人事变动的事,其间良俊同学问我是不是高三不教他们了,我当时未置可否,半开玩笑地说:“难道你还舍不得?”他没有回答。晚上,我收到他的短信:“这几天大家都在说您可能不教我们了,今天我从您的表情中得到了答案。我当时没有回答您的问题,我想您知道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不希望您走,舍不得您走,如果有一线希望,希望您还是教我们班,可以吗?老师,大家都舍不得您。尽管以前我们不懂事、调皮,但说句真心话,您出差的那几天,大家都不习惯没有您的日子,仿佛被您说、被您训才是一种习惯……您懂我的心情,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是真心希望您开学后依然是我们班的班主任。”
收到这条短信,我的心“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为自己平时的行为感到愧疚——有时为一些小事训斥学生,而学生们并没有记恨我;另一方面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成长,这种成长包括学业上和品德上的。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当然有理由快乐!
其实,人人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只是我们总是关注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而冷落了班里的“丑小鸭”。也许是功利化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给我们教师设置了太多的思想桎梏。扪心自问,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给予这些“丑小鸭”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关爱和信任?或许我们夸大了他们的消极方面,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内心的积极因素,不管出于什么借口,我们都难辞其咎。这次深圳、香港之行,不仅良俊同学出色地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大大拉近了。我坚信,只要我们平时给予每个学生多一点点尊重和鼓励,我们将会获得更多、更多。
四、教育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如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班主任将不胜其“烦”、疲惫不堪。高二上学期,学校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详细规定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然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未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上课违规使用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班主任工作的被动。鉴于此,高二下学期,学校开始全面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违者手机将被没收,甚至要接受校纪处分。一前一后,两个政策,一放一收,让人无所适从。如果严格按照“禁令”执行,势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临处罚,教师和学生容易走向对立面,产生隔阂,并且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方法也过于随意、粗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事实上,面对信息时代的大潮,我们不能逆流而上,相反,应顺势而为,下工夫和学生沟通,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校园内是否使用手机要尊重事实,不能搞一刀切。以我班为例,单亲家庭的学生有8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有5人,学生和父母之间进行日常沟能是人之常情,这时禁用手机不太现实,且不利于某些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天放学后,我经过班里,发现学生成磊(化名)独自在教室里使用手机,他也看到了我,我什么都没说,径直走开了。晚自习时,他找到我承认错误,从他口中我得知,他的父母离异,父亲远在非洲,母亲也在外地打工,他和父母难得见上一面,心理煎熬可想而知,而手机是维系亲情的唯一工具。这样看来,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就没收他的手机,是不是太残忍了?我庆幸我没有武断。对于这类学生,教师理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从这件事中我总结了一个折中的原则,只要不是在上课或晚自习时使用手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并不明说,不能公开和学校规章制度相违背。日子久了,学生也就心领神会,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逐渐减少。
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刚性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体现人情味、灵活性。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关爱学生,尤其是那些心理遭受挫折和创伤的学生,起码我们能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些许阳光和慰藉。在冷冰冰的制度和温暖的关爱面前,我更愿意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