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错位原因探析
2014-02-12苏敏
苏 敏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政策的贯彻落实者,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是连接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各个民办高校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辅导员短缺、辅导员职能多元化、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错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真正落实等问题。因此,分析探究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错位的各方面原因,是调试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的先决条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社会原因
1.主流文化的断层和多媒体时代不良思潮的影响
百年以来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使得中国固有的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各种不良思潮的涌入,自媒体时代党内外腐败分子的曝光,及其部分民众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理解,进一步加剧了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动摇。旧的文化根基已经出现巨大裂痕,新的文化大厦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目前的文化断层、信仰缺失,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也给新兴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2.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生源质量的下降
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逐年递增。2000年180万,2001年260万……到2013年达912万,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为“大众教育”,生源的质量随之下降。加之我国的教育录取模式是先高后低、先公后民,即高校录取是从高分、从公办院校开始,高、公录取结束之后,才是低分录取、民办院校录取,这就在根源上形成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生源质量的天然鸿沟,当然也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落实增加了难度。
二、高校原因
1.辅导员、班主任双重职业角色的冲突
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经师”和“人师”之分。“经师”即具有一技之长的“教书匠”,而“人师”则是德才兼备的饱学之士。现代高等教育中,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职业规划、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即为古人所说的“人师”。但是在我国,大部分民办院校存在辅导员兼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但是不利用辅导员和班主任各自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讲,班主任是学校各种信息的传达者、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实者,需要处理的问题琐碎、繁杂,如学费的催缴、学生出勤率的提升等具体工作,这不符合学生的基本意愿,是学生所不愿意面对和极力逃避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政治性、强迫性,需要对学生“横眉冷对”,工作中扮演的是“黑脸”角色。而辅导员是一个宏观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做的主要是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规划、生活困惑等方面,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工作中唱的是“红脸”。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担任的双重职业角色,加大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定位的难度,不利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开展。
2.行政管理角色和思政教师角色的尴尬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地阐述:“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很多民办高校方针政策中也是把辅导员放在思政教师岗位编制上。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辅导员做得更多的是行政管理工作;在晋升空间上,也和专职教师有很大差距。民办高校辅导员在职场中的这种尴尬的职业角色,不仅使辅导员给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使辅导员的职业规划更加的迷茫,极大地挫伤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就感。
3.招生主力军和岗位临时工角色的交错危机
我国对民办高校基本政策是自主招生、自负盈亏,生源主要靠校方的宣传和业内口碑完成。因为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学生工作,理所当然加入了自主招生的大军,是各个民办高校自主招生的主力军。但是各个民办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不同、招生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近年高考生源逐年减少,各个民办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生源危机感。在这种生存危机之下,校方为节约办学成本、减轻学校负担,多从裁减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入手。同时,部分民办高校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发生学生事故后,不能就事论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是对辅导员实行“一票否决制”,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剧了辅导员的职业危机感,降低了辅导员职业规划的热情度,不利于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辅导员岗位队伍的建设。
4.社会对辅导员过高的期望与较低认可度的矛盾
辅导员职业角色出现多元性、模糊性,工作成果见效的长期性和无形性,使得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职业重视度不足,社会和高校一方面认为辅导员非常重要,是连接高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认为辅导员岗位没有任何科学技术性,是学生的“高级保姆”,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住宿条件较差。大部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不能享受与专职教师、行政岗位工作人员同等的住宿条件和工资待遇。
5.辅导员追求个人职业发展与其晋升发展机制不完善的冲突
据调查,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基本上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最低学历是大专,最高为研究生。较高的文化水平,辅导员必然会追求个人职业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辅导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进入学生工作中心担任领导层职务,从事党政工作;另外一个是回归自己本来的专业,进入教学、科研领域。而辅导员岗位内部却缺乏自身的发展和晋升机制,致使辅导员岗位注定是一个过渡岗位,进而出现辅导员岗位流动性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困难、辅导员水平层次不齐、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普遍较低的情况。
三、辅导员自身原因
1.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错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年龄结构逐渐呈现出不合理的趋势,特别是民办院校的辅导员越来越年轻化,平均年龄25.7岁。这支年轻的辅导员队伍,在自己工作中,基本上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但是同时,这支过于年轻化的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应对紧急风险的能力有限——在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急于求成,缺乏理性思考和管理者的思维。也由于和学生没有距离感,不利于在学生中间树立起威严,进而导致部分工作执行力不强。职业角色转变的缓慢,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错位,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大了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度。
2.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困惑
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年龄普遍较低,人生阅历和知识修养严重不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稳定,大部分辅导员“家未成,业未立”;部分辅导员虽然成家,但还要面临“下育小”“上养老”的问题。而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薪资待遇普遍不高,晋升空间有限,大部分辅导员,特别是男辅导员普遍感到“只能糊口,不能养家”。因此,虽然辅导员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意愿,只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开辟第二职业,或者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跳板,以求得更好地解决家人和自己的生存问题。年轻辅导员的这种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交叉错位,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辅导员职业角色的错位给辅导员自身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事务性工作的落实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认真总结、高度重视,必须通过规范辅导员招聘入职、职称晋升和辅导员岗位的专业化、社会化、终身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优化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使我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1]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辅导员的周记[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荣媛媛.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述要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8(6).
[4]杜俊灵.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对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及规避对策分析[C].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
[5]廖海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困惑和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6]时太伟.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几点思考[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