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4-02-12林泓
林 泓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都面临着陆地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海洋资源。世界各国已逐渐意识到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海洋经济战略。随着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海洋文化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发展海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理念和旗帜,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将推动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战略转型,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纲要》,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理念[1]。福建省是我国的海洋大省之一,拥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福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方向。
1 福建经济转型升级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互动机制
1.1 福建海洋经济建设催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专项规划,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2012年8月,福建省出台《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提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2013年全面启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正式成为继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之后的第4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未来福建重要的发展方向,到2015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福建将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2]。“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制定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在加快推进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的同时,使福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经济是文化的物质基础,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福建省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海洋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的出台与实施,省委省政府也针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4月)、《福建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7月)等相关文件,为福建省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促进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未来海洋文化产业必将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1.2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助推福建经济转型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毛泽东给文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3]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振兴福建省经济发展、推进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催生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兴荣发展助推福建省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面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国家对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支持与鼓励,充分利用福建省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福建省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4]。
2 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福建省海洋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福建的先辈们开展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活动,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但近几年才全面系统的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因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2.1 福建海洋文化内涵传播不足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福建人自古就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较为全面,海上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福建涉海文化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郑和下西洋文化、郑成功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妈祖文化、开漳开台文化、陈靖姑文化等。福建特有的海洋文化是海岸线上其他省份或地区所不具备的,是中华乃至全球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洋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海洋文化的名称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很熟悉,但鲜少有人知晓其中的文化内涵,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多数海洋文化产品只粗浅的对海洋文化资源进行简单包装、加工或者仿造,产品的海洋文化内涵低,片面追求了销售量、销售额,未立足于发扬文化、传播文化的角度,不利于福建海洋文化的传播与内涵建设。同时,在海洋文化传承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对福建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与传递。
2.2 海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不足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作保障,目前福建省缺乏高层次海洋文化专业建设人才与海洋文化管理人才。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从提出到发展不过几年的时间,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大。现阶段,福建省内专业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学校仅有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但该校也并非从海洋文化产业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而在本科院校中,还未有高校设置相关专业,也几乎没有开设海洋文化产业相关的课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同时也还未完善、系统的设置海洋文化相关专业,对人才进行专业培养。省外的一些高校,相继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所,但福建高校中还未出现。另一方面,现有海洋文化相关企业中的人员也大都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从业过程中依靠的仅仅是企业内部老员工的口头传递或员工个人生活阅历及经验,层次不齐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培养、引进优秀的海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如何传承福建民间拥有海洋文化知识的人员的口述史是当前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海洋文化项目开发力度不足
项目开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前期工作的筹备、投资环境的改善等,快速组建合作团队,建立合作机制并设计切实可行的运作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形成成熟的运作团队[5]。对海洋文化产业而言,通过项目的运作,把握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福建省在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过程中,可利用发展规划,打造系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项目,带动全局发展,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运作,打造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同时促进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高效发展。但目前,福建省还未组织成立相关部门或设置相关机构对项目进行规划开发、组织项目运作等,还未充分发挥项目开发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阶段,福建省在海洋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4 海洋文化闽台合作度不够
福建省对台具有区位优势,在海洋文化上,两岸拥有共同的妈祖信仰,每年都有大量的台湾同胞到莆田祭拜妈祖,妈祖文化融合了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精华,是闽台海洋文化的象征。到2013年为止,厦门市已承办了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交易会”,通过打造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但还未有专业的平台提供海洋文化交流。台湾海洋大学是台湾在海洋相关领域的最高学府,其完整设置了海洋的相关领域专业,但两岸在海洋文化产业交流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2.5 海洋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差
作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的福建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尚处在摸索阶段,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保障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但在海洋文化产业上,发展意识还不强,政策上未给予引导,消费市场对海洋文化产业消费意识也未成熟。福建虽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但并未凝练出福建特色,形成福建品牌,导致现有海洋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直接造成地方海洋文化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海洋文化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缺少海洋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海洋文化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活力,特色海洋文化产品与创新海洋文化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综合竞争力较弱。
3 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3.1 以海洋文化资源为依托,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
福建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郑和下西洋文化、郑成功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妈祖文化、开漳开台文化、陈靖姑文化等。在构建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应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以这些海洋文化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传承发展福建海洋文化为基础,把握国内外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大方向,借鉴其他地区及国家先进发展经验,在福建省规划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并高度重视具有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壮大。同时,以龙头项目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对海洋文化内涵进行整理、挖掘、传承、推广,在福建省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步伐,打造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并将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产品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提高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进一步加快福建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
3.2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多轴线发展,辐射内陆
加快建设以福州、厦门作为中心城市,优化空间布局,形成福州、宁德、莆田发展圈,厦门、泉州、漳州发展圈两个发展圈。目前,福州与厦门都已建成闽台文化产业园,福州园区以三坊七巷为核心区,形成了以数字内容、动漫游戏和创意设计为闽台文化科技示范,以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为闽台文化交融示范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厦门园区按“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重点打造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影视演艺、古玩艺术品、文化旅游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加上厦门市的“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交易会”,以福厦为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以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可借助福厦所打造的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基于福建规划建设的三纵六横高速铁路网以及两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在沿海城市规划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主轴,以福厦两个中心城市及两个发展圈,辐射带动南平、三明、龙岩的综合立体发展模式,把分散于福建各地市的相关海洋文化资源及海洋文化历史链接、整合,通过增大规模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推进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4.1 提高优势资源竞争力
在漫长的历史中,福建人民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接触海洋、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利用海洋,孕育了灿烂辉煌且具有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福建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福建的妈祖文化、船政文化、郑和下西洋文化等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随着一些影视剧的播出,如《妈祖》、《郑和下西洋》、《船政风云》、《大唐儒将开漳圣王》等,使得这些文化更加鲜活,深入人心。同时,福建已有的“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郑和开洋节”等都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海洋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应加快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建设,由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牵引,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推广、传播,整合成福建海洋文化大主题,由海洋文化企业推出相关系列的海洋文化产品,打造福建海洋文化品牌,提高优势资源竞争力,带动福建其他海洋文化资源的共同发展。
4.2 发挥政府推动力
政府应建立健全海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同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海洋文化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福建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导向还未形成,未来发展方向还未明确,在这个方面,政府应科学规划,给予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相关项目运作,促进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快速高效发展[6]。另一方面,中国海洋文化节、海洋文化创意大赛等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福建作为海洋大省,应组队参加,提高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通过这样的平台,向其他省份学习、借鉴其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福建亦可举办福建海洋文化节等活动。最后,可以通过建设海洋文化宣传网站,拍摄宣传片,组织编写、出版相关书籍等形式,弘扬优秀文化,推动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4.3 培育人才创造力
充分发挥调动人才的生产力与创造力,推动福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福建省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严重,省内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建设相关专业,设立海洋文化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从福建本土海洋文化的角度培养适应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作为福建的高校,也应走出去,与国内其他高校交流,借鉴学习其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上较为成熟,台湾海洋大学的海洋文化研究所在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培植产业研发、国际交流、社会推广宣扬等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福建省高校学习与借鉴之处。
在自我培育人才的同时,也应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海内外海洋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解决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鼓励技术创新,全面发挥福建省优秀人才的创造力,推进海洋文化产品向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发展。
4.4 推进闽台合作协同力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历史渊源深厚,具有共同的海洋文化。台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比大陆早,行业形态相对大陆成熟。随着两岸往来日益密切,应深耕海峡历史渊源,充分利用闽台两岸这一优势,建立稳定的沟通联系渠道,把握发展时机,打造海峡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实现闽台两地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协同提升两岸海洋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议以两岸共有的海洋文化为纽带,通过优势产业连接,形成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增强海洋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并提升海洋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优势。两岸政府层面应充分承担两岸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职责,与相关企业共同磋商、协调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障碍,进一步推进闽台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并建立行业监管机构,进一步规范两岸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4.5 挖掘市场需求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增长迅速,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精神文化的需求地位逐渐提升,总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在弘扬福建省海洋文化的同时,积极鼓励创新,在产品类型、品种以及商业模式上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现代营销理念,开拓市场,引导消费潮流,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培育市场需求力。
参考文献:
[1] 伍长南. 福建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C]. 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 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309-314.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发展规划[R]. 2012.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4] 伍长南. 福建统筹海洋经济发展研究[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4):1-5.
[5] 韩庆华,卢希悦,王传荣. 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6-51.
[6] 金鑫. 文化产业振兴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30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