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第一课”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2014-02-12蒋泽枫
蒋泽枫
(通化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吉林 通化 134002)
教育部“05”方案实施之后,“纲要”课以新课程的身份走进高校课堂.相比其他三门课程而言,其开设的时间较短,无论新老教师均毫无相应的教学体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握课程性质以及内容主线,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带进课堂,传递给学生,并让其入脑入心,这是每一位思政教师肩负的一项必须完成的光荣任务.
“纲要”课的教学安排一般都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学生们能否对“纲要”课程关注度较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直接关乎着接下来三门思政课能否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看,“纲要”课起到了一定的奠基石的作用.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新的时期,面对一群“90后”学生群体,要想确立“纲要”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并让学生对其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思政课任课教师的学期“第一课”的讲授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较大.要想完成高质量的“第一课”,笔者认为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课程性质是什么;第二,课程开设的重要性;第三,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1 课程性质是什么
“纲要”课正式开设于2006年,全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是,很多学生亲切地称之为“历史课”.这表明很多学生对于这样一门自认为很熟悉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即课程性质问题.看似没什么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确实可以笼统称为历史课,但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其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是一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内容为载体,通过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讲解,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不是单纯的史学课.所以,在第一次课中,首先开篇点明的就是课程的性质问题,让学生们深刻了解该课程开设的目的.这门课程不是要求学生对一些基本史实的简单识记,而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掌握其内在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历史和人民群众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关于这个问题,课堂教学设置中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让同学思考,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一定要强调其特殊的思想政治性,课程的主旨不是像过去中学时代的简单识记哪一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而是一种对近代历史主线、前后历史内容的因果衔接、内在历史规律的探究和理解.在学习过该课程之后,在每一位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历史事件,而是力争都能形成一幅立体的近代民族复兴历史画卷.
2 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据我所知,当新生们看到课程表上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通常会有“三不”表现——“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不可思议”.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发出“我晕!”的强烈呼声.从小学到中学,这部分历史内容已经学习了很多遍,为什么进入大学还要开设这门课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尝试把视线转移到另外一个相关话题,即和同学们探讨一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看似非常古老而又非常熟悉的话题.关于历史的重要性问题,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从古至今,中国很多名人和伟人都有过类似的精辟论述,汉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盛唐刘知几“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晚清龚自珍“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毛泽东曾发出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要多学一点历史”的口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都有类似的重视历史知识学习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中央党校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在处理现实问题中所发挥的应有作用.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既有汉唐的太平盛世,又有晚清以降的国难家仇.盛世时期引以为豪,国难时期引以为鉴.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悲惨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复兴史.近代历史上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革命,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中国人民用血泪凝结而成的一笔宝贵财富,都是新时期的我们必须要加以正视和继承的宝贵遗产.
3 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3.1 要掌握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在相同的前提下,因为由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阐释,其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以在绪论中介绍学习历史重要性问题为例,虽然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仅仅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对历史重要性的态度来阐述,学生可能觉得完全属于老调重弹的字面文字表述,过于平淡无奇,没有任何新意,从内心感觉上是排斥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以更加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效果会比较理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大致可从三个方面来讲解,第一,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在这里可以列举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进行阐释.如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但是目前我国仅存56个民族,那么曾经的那些少数民族哪里去了呢?他们的族人彻底消亡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其中部分可能是属于消亡一类,但是更多的是被其他的更高水平的民族所同化了.以满族为例,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以至于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逐渐消亡,现如今的满族和汉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再如当年的日军侵华实施占领区的奴化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消泯中国传统文化,最终以大和民族文化彻底同化中华民族文化.第二,历史知识可以完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需求.俗语云“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充分体现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特征,但也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想法,即人文类学科无用论,而且这种情况渐渐变得愈演愈烈.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自然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人文科学同样不能忽视.现实社会的一些事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种种不道德现象层出不穷,无视法律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渐多,小孩子基本的汉字不会书写,民族的基本历史文化传统知之甚少,甚至某些电视节目出现“关公战秦琼”的“穿越式”闹剧,这些都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恶果.历史学科一类的人文学科,不会像理工科那样短期就能够见到明显的效益,其对人的影响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的,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陈秉公老先生认为,大学一般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课程,一类是“使人真正成为人”的课程.[1]自然科学知识属于前者,人文科学知识则属于后者,两者并驾齐驱,皆不可偏废.并且,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来看,由于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任何知识都是由人来驾驭的,因而后者显得更为重要.第三,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尽管很多人抱怨历史一类的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可有可无,但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进步的背后,必然伴随着人类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进一步追求,二者是同步进行的,纵观全球,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文化方面的建设就越发达.中国作为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大国,文化建设方面更应该多下功夫.社会要进步,文化要传承,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华,这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3.2 要正确处理好“纲要”课与中学时期近现代历史的衔接关系
尽管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学生所处的时期不同,但是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内容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这就使得很多同学掉进知识点基本都是以前学过的,没什么特别之处的误区.高校开设的“纲要”课在内容的讲解上一定要体现出与中学时代的不同,否则课程的开设将毫无新意可言.既不能因为课时少而仅仅讲授主线框架,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大谈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的知识.教学原则应该是在把握近现代历史的主线的基础上去深入探究一些必要的研究环节,并借此来进一步论证和突出近现代历史的主线.如在第一课绪论部分,讲授“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段内容中涉及分析晚清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时,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教师要详细地加以分析,通过列举很多相关的生动事例,史论结合,合史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诙谐幽默三者为一,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在闭关自守中逐步走向衰落.这个问题在中学课本上可能不是一个大书特书的问题,但到了大学课堂,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必须要让学生们清楚满清王朝为何衰落,中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步入近代社会的.而涉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问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阵营发展问题的时候,因为这两部分内容在中学时期都已经系统学习过,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或者让学生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工作.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既可以做到知识讲解的详略得当,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增强.
3.3 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形象的“爱屋及乌”效应
《尚书大传》中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俗语:“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现实中往往也上演这一幕,学生因为热爱一位老师,才会喜欢这门学科,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反之亦然.所以,要力争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老师美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教师着装要规范得体,不要穿奇装异服,因为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奇特的个人装束很有可能成为“90后”新新人类课堂的话柄,整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可能因此而大打折扣.教师言谈举止要诙谐幽默、平易近人.死板老套的教师注定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要精神饱满、气质优雅,要做到走进课堂就能够给学生们带去一种活力的感觉.工整大方的板书、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蔼亲切的语言,时刻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师平时也要充分了解一些网络新语言、新词汇,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投其所好,更好地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在讲授一些略显枯燥的理论的时候,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将理论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去阐释理论,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探讨关于“学习历史重要性问题”,很多其他学科如数学学科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偏见,产生了“历史无用论”的思想,讲到这个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借用一句很幽默的话语“你们学数学的觉得学历史无用,但是尽管数学有用,我们买菜也不需要整天使用”,此言一出,学生可能会哄堂大笑,但讲这个例子的初衷不是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攻击,而是为接下来引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作一个铺垫.
其次,在第一次课中,教师自我介绍是不可小觑的一项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在同学心目中赢得很高的评价.在开学第一课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教师的自身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都可以拿出来和学生们一同分享.并且,由于课程特殊性质的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如电话、QQ、微信等通讯方式告知学生,以方便和学生们进行课后的沟通和交流,随时帮助学生解难释惑,既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这样一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发自内心的小小善意举措,或许能够让在异乡求学的学子们感受到一丝别样的温暖.在PPT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应付了事,最好是根据自己授课的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因为这个信息简介不仅起到的是向学生传递教师的基本情况的作用,而且也体现出教师身上是否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否能够凸显个性色彩,与学生产生共鸣,拉近彼此之间距离,产生亲和力.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9).
[2]程素卿.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1).
[3]李方祥,郑崇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基于教学设计的创新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