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启示

2014-02-12毛燕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刘 琪,毛燕平

(1.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2.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21世纪是产品竞争的世纪,质量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商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组织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与提升都非常重视,在此背景下,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既是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提升措施,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为包括商业组织在内的众多机构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学校系统作为非盈利性组织,亦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因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组织改造来增进管理效能,最终保障和提高质量.学校体育是学生接触体育、学习技能、培养兴趣及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在学校体育管理领域,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策略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指遵循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要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1].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由体育课程管理和体育教学管理两大部分组成.体育课程管理主要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体育教学方案的编制,并制定各项检查与评价制度,此部分属于宏观管理的范畴.体育教学管理主要指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2],此部分属于微观管理的范畴.

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A. V. Feigenbaum)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正式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菲根堡姆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来自最后的检验手段或检验方法的优劣,更来自于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生产控制及后勤物流等产品制造的所有环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和各部门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提出为质量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提供了指南和依据,对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如下: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包括全面性、全员性、预防性、服务性和科学性.全面性是指质量管理对象包括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员性是指质量管理需依靠全体职工;预防性是指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有设置预警机制并备有防范处理措施;服务性是指实施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客户需要,为用户服务;科学性是指质量管理必须自觉地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部门管理的实践中已被证实非常有效,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对该理论推崇备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适用于需要运用有限资源去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情况或条件,因此该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行业、服务性行业等工商业机构,也适用于学校、科研机构、医院、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等非盈利机构[4].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同样面临着运用有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水平.

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启示

2.1 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完美的质量,它强调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它认为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环节非常多,计划的设定、活动的实施以及事后的总结都牵扯到众多细小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应精益求精,都应确实得到执行,都应得到评估和反馈,由此来强化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活动目标的认知,并督促他们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适时合理的评估反馈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这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依据,能够降低管理组织的管理成本,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机制保障.

2.2 全员性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全面参与,并非仅限于组织内的员工,还包括外部的供应商及顾客.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实践中,组织上下均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质量追求,并将顾客的意见及其他供应商的经营运作纳入到组织的管理框架中,通过全员的参与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层面,要统合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将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范畴中来,通过组织内外成员的通力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3 预防性

全面质量管理重视预防性,即“防患于未然”,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防止交付给顾客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实施之前,即要对教学工作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测.教学工作的软、硬件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工作人员的安排、教学经费的统筹、教学器材的配置、教学场地的建设与维护、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宣传、教学时间的安排、相关资源的搜寻,以及家长参与的动员等等.只有事先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测并进行合理地改进,才能保障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保障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准.

2.4 服务性

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企业遵循“以客为尊”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成败取决于顾客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相应的学校系统应“以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因为学校系统原本就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不考虑学生需求和发展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教育.具体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不能仅仅依靠体育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实际上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相关人员的相互影响.因此,在以生为本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各方应通力合作以求最佳的效果,教师要用心、管理者要关心、家长要配合和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组织应将自身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和保障.

2.5 科学性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管理部门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及社区资源的通力合作,方能达成绩效目标.要形成这种通力合作的局面,需要学校体育管理组织借鉴科学的组织管理理论进行积极的改革,以优化管理职能,促进管理绩效.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组织应积极地向学习型组织进行转变,积极吸纳新知识、新观念,积极形塑具有科学性的组织文化,不断提高组织管理绩效,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组织保障.

3 总结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已在企业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中取得了成效,使各类企业在面对外界变革与挑战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智育”为主,对体育的重视不够,这种情况是学校体育遇到的切切实实的困难,但学校体育不能因此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懈怠,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赢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绩效水平,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组织往往满足于制定相关政策,其管理的方式仍然处于粗放阶段,管理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继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出现和日益成熟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参考模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的全面性、全员性、预防性、服务性和科学性管理理念,对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若能够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策略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再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自身特点加以改进,相信学校体育的工作必有一番新景象.

参考文献:

[1]赵西英,程传银.学校体育管理的跨文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1):92.

[2]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宋明顺.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曹飞.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30(4):145.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