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探究
2014-02-12华婧
华 婧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为文化与科技的竞争,体现为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学习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等11家部委,自2006年起在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旨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民族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传播知识信息,弘扬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突破单一的传统服务模式,搭建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平台,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图书馆倡导全民阅读的优势
1.1 图书馆拥有良好的阅读推广阵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共同制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公共图书馆因其公益性、平等性、开放性决定了它是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1]。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不再局限于提供简单的藏书和借还服务,它承担的社会职能日益丰富,为阅读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使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全民共享。2011年初,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一举措扩大了读者群体,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夯实了阵地基础。
1.2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开展全民阅读需要一定的资源载体为支撑。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有条件收藏大量种类丰富的图书、报纸、期刊、视听资料等文献。同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新型文献载体的诞生,促使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形式得到不断补充。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阅读平台,成为阅读推广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政府还不断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财政投入,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社会阅读多元化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自身文献资源优势,满足人们复杂多样的阅读爱好和信息需求,为全民阅读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1.3 图书馆拥有专职的馆员人才队伍
职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智力保障。图书馆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方能适应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推广服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行,公共图书馆也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岗位竞聘、绩效工资改革,打破了以往僵硬的人才建设模式,建立了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馆员队伍[1]。加上图书馆自身不断开展继续教育,加强馆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汲取,促使图书馆队伍日趋专业化、复合化、结构合理化,为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了有效的人力支撑。
2 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局限性
2.1 单一性
传统图书馆的角色是文献资源的收藏者和提供者,其业务工作主要围绕原始文献开展。在文献管理上,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文献资源的采编、加工、入库、流通为主,缺乏深层次加工;在读者服务上,以提供纸质文献的“借—还”服务为主,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发挥不够充分。这种单一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已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2.2 被动性
由于服务意识、管理机制、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服务方式呈被动状态。图书馆员承担的服务工作通常是整理图书,坐等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性服务。评价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果,往往以图书馆的流通量作为标准,而对书刊的利用率、读者借阅的满足率以及服务项目和服务效果从不过问[2]。在这种服务模式下,读者处于次要和被动地位,有悖于全民阅读“以人为本”的精神。
2.3 封闭性
传统图书馆往往以自身为中心,实行封闭式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到馆读者,受众相对固定。此外,图书馆与读者、同行、社会大众之间的接触、交流、协作非常有限,服务视野较为狭隘,不利于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民阅读推广。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开展阅读推广,必须摆脱传统服务模式的束缚,构建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模式,以开放、主动、生动的方式服务读者,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推动全民阅读。
3 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
3.1 树立多元化的阅读推广理念
当前,社会阅读需求日益多元化,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培养多元化的理念来支撑。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注重读者差异性,研究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其次,应树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即保障每一个公民的阅读权利,确保他们平等地享受图书馆服务。再次,应树立“内涵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应树立“创新创优”理念,使图书馆服务意识、服务设施、服务手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有效培养人们的阅读兴趣。第五,应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阅读推广工作事半功倍。第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阅读推广实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寻求突破,推动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探寻和建立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
3.2 建立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平台
不同的读者对象在知识结构、信息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为取得良好的阅读推广成效,图书馆可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构建阅读推广平台,为读者提供全面化、个性化、均等化的阅读指导。
3.2.1 丰富阅读推广载体
一是建设导读推介平台。导读推介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图书馆通过编印导读手册、刊物、编制推荐书目等方式,宣传馆藏资源、馆舍设施、职能特色,从而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例如,无锡市图书馆编印、免费发放《导读》《读者使用手册》及每月1期的读者简报《锡图风》,介绍图书馆综合信息及推荐书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利用图书馆;在借阅室开辟“读者园地”,通过“新书推荐”“书评园地”等栏目,将好书、新书及时推介给读者;根据社会阅读热点,设置新书专架及法律、世博、党建等主题专架,并通过“读者荐购”服务,及时采纳读者合理的采购建议,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需求。此外,导读推介还能通过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移动媒体等各种媒介来开展,如时下流行的“微博”便是其中之一。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都注册有微博账号,并通过解答咨询、推荐好书、发布资讯等模块构建起完整而各具特色的推广体系,与读者紧密互动,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二是建设读书活动平台。以无锡市图书馆为例,每年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阅读推广讲座,如王蒙的“文学的方式”、易中天的“先秦的政治智慧”、叶永烈的“出没风波里——我的纪实文学创作”、梅子涵的“儿童文学阅读和成长”等;推出“无锡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书展”及无锡院士墙、无锡籍名家展、无锡市图书馆馆藏精品展等常设展览,延伸阅读,展示文化;定期开展周日英语沙龙、读书沙龙、吴文化专题沙龙等阅读交流活动。此外,策划开展了猜谜会、图书学具交换、中小学生书签设计比赛等寓教于乐的阅读推广活动。多措并举,有效促进阅读分享,调动了人们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总之,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举办新书展览、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比赛、读者联谊会等活动,为广大读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接受教育提供机会,从而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三是建设数字推广平台。网络数字化的普及拓展了阅读的时空界限。阅读推广,必须重视信息化对于人们传统读书方式的深刻影响,应适时创新读书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3]。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成为阅读推广的崭新平台。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都致力于数字资源建设,有的还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以2012年正式开通的“无锡市数字图书馆”为例,它拥有“中国知网”“中华数字书苑”“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看期刊网”“天方有声图书馆”等30种数字资源,并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读者提供短信自助服务、移动借阅服务和移动阅读服务,还整合了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阅读服务。在丰富数字资源和提供网络信息导航的同时,图书馆还能通过开展网络技能培训、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网上读书交流等活动,加强对网络阅读的推广和引导。
3.2.2 打造阅读推广品牌
发挥优势,提升影响,打造品牌,是图书馆培育阅读推广工作活力、促进阅读推广效果的需要。例如,全民阅读品牌的成功案例——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活动,不仅面向广大市民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高品质公益讲座,引领阅读风尚,还提供各类配套服务,如制作讲座多媒体光盘与社会共享,进行二次推广;举办朗诵活动;送讲座进学校、进基层;建立官方网页发布讲座活动信息等。经过多年实践,“上图讲座”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时常座无虚席,社会成效显著。这种阅读推广的品牌构建和营销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图书馆还能通过举办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普宣传周、读书节、城市书香家庭评选、图书荐读会、全民阅读征文、“红读”等大型主题活动,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挖掘特色,努力打造品牌效应,扩大全民阅读的声势和社会影响力。
3.2.3 扩大阅读推广受众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应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扩大受众覆盖面。一方面,应加强总分馆和图书流动站建设,科学规划,合理统筹硬件资源、文献资源、活动资源,将阅读服务送进学校、社区、企业、部队等各个领域中去,送到广大读者身边。另一方面,应重视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针对其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无锡市图书馆对此有如下举措:建立盲人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并推出为视障读者讲电影、说故事、读报纸等特色阅读指导活动;建立少儿流动图书馆,深入新市民子女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农村小学开展免费借阅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改善这部分青少年的阅读条件;推出“彩虹桥”少儿假日主题活动,开展符合低幼儿童特点的“亲子阅读”“绘本阅读”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总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广泛,其中,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进城务工人员、监狱服刑人员这些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尤其需要我们关注,而鉴于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图书馆在倡导资源共享的同时应分类指导,使阅读资源真正普惠全民。
3.3 健全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对全民阅读推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重要的引导扶持作用。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必须有稳定持续的经费才能顺利实施,否则经费的缺乏会影响硬件设施、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的发展,从而阻碍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图书馆运行经费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应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设立专项资金,给予稳定且持续增长的阅读推广经费投入。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来推动全民阅读,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
其次,要争取社会力量投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不仅仅是图书馆的职责,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图书馆应加强与社会其他单位团体的合作,共同致力阅读推广。例如,无锡市图书馆在建设无锡市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盲人图书馆的过程中,争取到美国铁姆肯基金会的项目资助,而项目的良好运作和成效又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通过政府买单,建成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第二辆流动车,实现了“双赢”,从而为阅读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除了争取社会赞助,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协调合作,与其他图书馆、政府部门、学校、社区、企业、出版发行商等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共享资源,扩大社会效应;通过成立图书馆理事会、召开读者座谈会等手段,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促进阅读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要加强人力投入。全民阅读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阅读推广人。一方面,应加强图书馆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学术研究、工作调研等方式,培养馆员正确的服务理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阅读推广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成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或阅读指导队伍,在阅读推广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可招募、培训阅读推广志愿者,号召有爱心、乐于奉献的读者、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配合图书馆开展书评征集、阅读调查、图书推荐、图书捐赠、助读等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志愿力量推动全民阅读的积极作用。
4 结语
全民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作为阅读推广主力军的公共图书馆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内容,创新手段,广泛挖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养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尚,提升文化软实力。
[1] 李建敏.公共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多维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58-59.
[2] 李全喜.浅谈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0):156.
[3] 黄晓芳.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