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论析

2014-02-12张秀勤刘小华

探索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

张秀勤,刘小华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21;2.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在人们的直观思维中,信仰是对信仰对象原教旨式的虔诚、信服,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实践性相对立,这是制约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基于唯物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认同基础上的主观确信,其不仅为统一社会思想和树立社会理想提供思想体系,而且为个体发展提供人生的最高价值指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P50)。现在问题是:如果不解决人们信仰的迷思,不解释清楚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那么,这将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批判精神分析,解析马克思主义由科学真理向信仰层面的逻辑转变,澄清批判式信仰方式,并廓清其边界和限度,旨在打破原教旨式的信仰思维定势,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

一、批判式信仰的本质解读

信仰体系包括信仰主体、信仰对象、信仰功能及信仰方式等,其中信仰方式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主观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主体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追求的实践指向。以何种方式信仰?这取决于信仰主体思维、信仰对象的性质以及主体对信仰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宗教信仰一般可以通过祈祷、礼拜、仪式等外在形式来表达,而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代宗教”式信仰,则主要通过主体对人生反思获得更高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信仰方式具有批判性质。本文中的批判式信仰,指的是批判式信仰方式。

(一)信仰与批判或理性的关系

要弄清楚什么是批判式信仰,首先要了解信仰与批判或理性的关系。一般认为,信仰是人们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等极度相信和信服,并作为行动的榜样或指南。而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批判,“反映了一切理论与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事物尤其是对自身所具有的一种科学的求实、求真、反省与超越的内在本性。”[2]为此,有人认为信仰与批判相对立,分别属于非理性与理性范畴。

其实,信仰与批判从来就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换言之,信仰与批判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成分。在宗教等同于哲学的时代,司各脱·伊里杰纳就认为“信仰并不单纯是轻信地接受一个命题,而是这种接受是理性所赞同的;所以那是合理的、明智的信仰。”[3](P168)且不谈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这里至少说明了主体是通过理性这个中介才接触到信仰对象。可见,理性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信仰,信仰也从未离开过理性。理性在信仰体系中起两大作用,一是理性是信仰对象与信仰主体的信仰关系确立的中介,二是理性对信仰对象本身进行思考。

(二)信仰方式的变迁取决于信仰对象的变化及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信仰史上,宗教信仰思维、宗教信仰话语一直主导信仰话语,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原教旨式信仰方式曾被人们认为是唯一的信仰方式。宗教信仰是以神为本位,神是戒命的颁布者和监护者,而人只能是被动地顺从。人的理性仅仅体现在寻找、接受信仰对象之中,对神的解释权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原教旨主义是宗教信仰典型的信仰方式,具有极端的排他性。应该说,在世界观上任何信仰都具有排他性,无神论信仰排斥有神论信仰。但原教旨主义信仰方式依赖神圣经典,持反世俗的立场,将世俗世界视为善恶力量之间永恒斗争的战场。

随着信仰的发展,科学主义、康德意义上的道德宗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思想出现,尤其是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人们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对理性、理性的有限性进行思考,信仰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宗教的原教旨式信仰方式不再是唯一的信仰方式,人们可以边信仰边质疑其信仰对象,探究信仰对象存在的前提、内容、意义等,这就是批判式信仰,即批判式信仰方式。

(三)批判式信仰是理性对信仰对象及其意义的自觉

批判式信仰方式是人的理性对信仰对象及其意义的自觉,自觉地对信仰存在的根据、意义以及终极关怀与现实需要之间张力等前提性问题进行的揭示、辨析和选择,是对之所以信仰的追问,又是对理想与现实张力的否定、完善和超越。批判式信仰方式的核心是对封闭的信仰体系、僵化的信仰思维的厌恶。批判一般有两大路径:一是以实践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二是以理论的方式对人类过去的认识进行批判。批判式信仰沿着这两种路径对所信仰的对象的理论与历史效果进行批判。这种哲学式追问或考察所生成的“怀疑”气质,则孕育出了信仰的批判精神,从认识论和实践论角度以使信仰对象具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不断超出其现有水平和状况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旨趣,就世界观而言,既实现了对上帝的祛魅,也实现了对旧哲学的超越,在辩证唯物历史主义语境中,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从而为人类准备新的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状态的主观确信,并作为实践指南。信仰对象发生质的变化,其信仰方式必然也不同于传统的信仰方式。“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对历史规律的宿命论式的顺从或浪漫的理想化,它只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应有感受,它意识到我们靠理智和意图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有能力使历史与人类愿望达成一致。”[4]任何以宗教的原教旨式的信仰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都会误解、扭曲、肢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探索性和未完成性。因此,我们需要批判式、辩证式的信仰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要信仰但不要信仰主义,要怀疑但不要怀疑主义。只有坚持信与疑的辩证统一,做到信中有疑,疑中有信,保持信与疑的适度张力,马克思主义者才有活力,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5]可见,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相适应的是批判式信仰。

二、批判式信仰是唯物历史观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不同于并超越于其他信仰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不再满足于祈祷、礼拜、仪式等诉求或简单地对人生反思的需要,而是坚持以科学批判为基础,实现执著性、批判性、实践性相统一,这是唯物历史观的内在要求。

首先,马克思把信仰拉入唯物历史观的思想框架内。信仰是人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对终极幸福的向往。按照唯物历史观的理解,只有在普遍的和客观的规定性中,信仰的自由才能得到真实的表现和确证。马克思通过对宗教的批判,把“颠倒了世界”颠倒过来。“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为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6](P6)马克思十分强调“社会”这一普遍的和客观的规定性对于人的幸福所具有的真实意义,在阶级社会里,“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成”,“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6](P85)马克思通过社会本体论的确立,变革了宗教信仰本体论,实现了信仰本体由神本向人本、彼岸向此岸的回归。对信仰的社会历史向度的理解,为我们把握信仰的真实处境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思想框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判断,信仰问题的秘密不在人的精神、意识自身之内,而在人的总体的存在状况和现实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信仰问题的真实解决只能依靠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改变,只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

其次,批判式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仅仅囿于满足于精神追求的层面来理解信仰显然是不够的,只有下沉到实践层面上,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对信仰对象的真实理解和外化。“社会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背景或被动的语境,而是一个自发地运动着的主体,它以其社会生产关系,规定、推动、改变并创造着社会领域中的一切存在者。”[7]也只有如此,才能更为深刻地把握信仰的实践基础与社会历史意蕴。在这个意义上,纯粹精神性信仰都没有能够把信仰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没有将其还原为人的现实生活去把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P60)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才能展开和实现信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批判式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对信仰还要上升到批判层面上。没有批判,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8](P112)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即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信仰,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则。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源泉是来自于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对现实的批判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不仅仅是针对外部世界,它也是针对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批判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自身的重要途径,“坚持批判精神是彰显马克思主义魅力的根本路径”[9],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是理解、运用、信仰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

三、批判式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性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视野和民族视野的融合”[10]。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唯物史观批判之后,从世界历史角度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状态的理想预设,即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同时,他们也从民族视角,探讨具体国家民族的特殊发展规律。作为具体的东方民族国家(如中国)要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跨入新的国家政权,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一方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扬弃马克思主义某些已经过时了的具体观点,另一方面要兼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1](P299)。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方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问题。“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P742-74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实际简单的重合、相加,而是以什么化?化什么?如何“化”等问题互动相生的辩证否定过程。因此,必然以批判式信仰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任何“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修正主义”都会使马克思主义宗教化或庸俗化。

四、批判式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经验总结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由一般学说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灵魂,从信仰方式上说,经历了由理性信仰向非理性信仰的转折,再到与时俱进的创新与信仰主体理性自觉的渐强的良性生态。

在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史中,党内一直存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以及“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斗争,这种思想斗争实质是关于怎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3](P112)建国后到文革时期,邓小平提出假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14](P141)这种禁区、禁令、迷信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假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4](P291-292)邓小平还举例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思想,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4](P292)在邓小平看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是根据社会现实条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江泽民也反复强调:“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15](P337)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胡锦涛特别强调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P50)。

由此可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必须批判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动力来自于中国实践的特殊性、具体性和复杂性。

五、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批判式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一个鲜明特色,这种特色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普遍性与具体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等张力作用。在俗世生活中,坚守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性。

首先要从科学上的“真”和价值上的“善”角度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学角度考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机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至少经历这几个过程:价值切入→多元思想交锋→实践检验→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为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必须从价值合理性和科学真理性角度认识、认同马克思主义。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否则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是一句口号。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6](P137),特别是“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16](P291)。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首先要认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为统一社会思想和树立社会理想提供思想体系时,也为个体发展提供人生的最高价值指引,但在俗世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应对三个方面挑战:一是来自意识形态上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责难,二是来自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争论,三是来自转型时期个体自身面临现代性的遭遇。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想应对这三方面挑战,首先要以批判的思维对待一切。批判性意味着否定、继承和超越,意味着对自身理论的理性怀疑,对现存一切不合理现象进行无情批判,包括对人自身的拜物教、精神生活物化、道德滑坡等现象进行批判。不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对主体自身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批判,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要遵循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性。批判的形式很多,如相对主义批判、非历史主义批判、普世主义批判等。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要体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性,所谓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性就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评判社会现象和人自身,具体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即彻底的唯物史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立场。“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16](P173),在邓小平看来,信仰马克思主义,“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性,是判断“真信”的标准。

总之,马克思主义批判式信仰是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在信仰领域中运用,也是人的理性在信仰领域中的伸张,在信仰中批判,在批判中信仰。这是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应当具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2]李俊明.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批判[J].河北学刊,2003,(5).

[3][美]梯利著,伍德(增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8.

[4]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黄明理.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7]俞吾金.马克思的社会主体论探要[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9]杨成敏.论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魅力的彰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10]李红亮.马克思恩格斯政权思想体系的深层解读——基于“文本-实践”的“网络”理路[J].江海学刊,2013,(6).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

[1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铁的信仰
不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