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民工人文关怀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2014-02-12余婉文
余婉文 张 燊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市 510642)
一、问题的提出
因劳资矛盾而引发冲突,已成为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总量达26261万人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占了59.3%。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不仅把打工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还希望通过劳动改变自身命运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的罢工行动,不再是传统的为保障底线利益而进行,而是为谋求获得更好的发展,它标志着农民工利益诉求正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该转变必然会推动劳资关系的转型,同时也必会推促企业管理的创新。过去,企业人力资源更关注管理者和技术员工,而只把农民工当作廉价劳动力。在他们看来,民工不过是简单劳动的提供者,是流水线上有智能特征的生产要素,很少能将其提升到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等评价指标上而加以人性化对待。因此,在社会环境和企业组织发生急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与旧体制管理方式不断产生摩擦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对新生代民工的人文关怀来加强和谐劳资关系,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新生代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
有学者将新生代民工的特点归结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水平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这一特点使其利益诉求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
(一)由单纯工资保障向全方面社会保障转变。农民工较长时间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他们脱离了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面临着工伤、失业、生老病死等工业风险,但由于受户籍制度等因素制约,他们并没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中,无法在社区服务、医疗卫生、住房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待遇。此外,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比较高,更接近于市民,但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以及进入正规就业市场的能力。因此,过高的期望与所面对的非正规就业市场形成了较大落差,导致其在城市中无法实现真正的立足,而又不愿退回农村务农,因为有些人已不具备退回农村的基本能力。显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企盼在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诉求之间,距离还是相当悬殊的,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工资保障,而且还迫切需要加强全面的社会保障。
(二)由进城赚钱回乡向融入城市生活转变。新生代民工并不满足于增加收入和养家糊口,他们更注重融入城市生活和实现梦想。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仅有 18.2%的人是以“出来挣钱”为目的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城里人”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意图通过改变自我而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既期望在城市中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渴望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遇;既期望为后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也渴望得到城市居民的尊重,他们不再局限于“经济人”的角色,而渴望在文化和心理层面融入城市。但现状则是,城市中他们面临着种种生活压力,常常受到城里人的歧视和雇主的欺压。尽管国家已放宽对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但政策转变是渐进性的,其“碎步化”调整无法满足新生代民工越来越强烈的融入城市之要求。
(三)由体力劳动向追求体面劳动转变。“体面劳动”的概念,是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的。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体面的劳动”意味着劳动者应有足够的收入和充分的社会保护。我国《劳动法》虽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权利,但现实中黑砖窑、血汗工厂等压榨民工等事件频发,雇主对劳动者的剥削过于苛刻。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覆盖率小,很多农民工平等就业和工作安全的权利得不到基本保障,当遭遇工伤事故、职业病和失业等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社会帮助,几乎丧失话语权,属于城市社会中的“被沉默群体”,既难以走进政府大门,更难以坐到管理者办公桌前讨回公道。随着维权意识不断地增强,新生代民工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已开始选择据理力争,他们往往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其尊严和体面劳动之权。
三、新生代民工利益诉求转型与现行企业管理矛盾
上述转变,使新生代农民工与现行企业管理发生了如下几点矛盾。
(一)追求自由与专制管理的矛盾。布若威曾指出,当劳动力再生产依赖于国家或者市场分配时,工厂往往会形成以专制为主导的政体。在我国,多数农民工并没参加社会保险,国家亦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外来农民工不依赖于工厂。因此,一些工厂便施行专制的管理方式,其主要体现是:劳动时间长而强度高、工资待遇微薄、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等。企业管理者甚至制定苛刻的管理制度,强制民工严格执行他们的命令和规定。当民工不执行时,管理者通常会对其进行人身伤害和人格侮辱,甚至扣工资和解雇。这种专制管理方式,无视农民工的尊严,因此造成各种极端事件的频繁出现,这些事件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专制管理的强烈反抗。
(二)追求消费与低廉工资的矛盾。在我国目前的劳资谈判中,企业几乎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拥有工资的决定权。它们通常会通过压低农民工工资水平,来实现自身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更以低劳动成本和低福利为存在前提。可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民工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已较之上一代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们的花销,已不仅限于衣食住行,还用在电脑、手机、网络和高档服饰。他们追逐城市潮流,把资金消费在心目中有品位和质量的物品与服务上,并正逐渐从储蓄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转变,开始认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甚至出现炫耀性消费。这种低收入水平与追求高消费的矛盾,使新生代农民工不满情绪在不断增加,群体性事件的核心诉求,便是工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的停工事件都缘于其对工资的不满。
(三)追求城市生活与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矛盾。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很多障碍,有人将其称为“半城市化”,即农村人虽进了城市,但城市只把他们当做经济活动者,仅将其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而没有视他们为具有市民或公民身份的主体,从体制上并未赋予其基本的利益,将其排斥于城市主流生活、交往圈和文化活动之外,甚至对他们进行有意无意的贬损与妖魔化。我们认为,在现行企业管理下,工厂、食堂、宿舍三点成一线的生活模式,是造成农民工“半城市化”的主因之一。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和非人性化的管理,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足够时间、资本和精力去追求丰富的生活,大多数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其双手创造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娱乐场所,基本与他们的生活无关。
四、新生代民工人文关怀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以上情况表明,新生代民工的利益诉求和抗争,非常需要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企业,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点实事。
一是施行人文关怀。新生代民工背井离乡进入城镇企业打工,企业便成了他们在城里的依靠,因此,企业应注重施行人文关怀。首先,应关注员工追求全面保障和融入城市生活的需求,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其次,还要转变思维模式,优化管理方式。企业应该是一种人格化的存在,企业管理者作为其代表,要转变“人是机器”的思维视角,彻底摒弃专制化、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要将新生代民工看作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财富,并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还要努力促进新生代民工的全面发展,定期为其开办各种培训班,用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社会的能力。
二是提倡柔性管理。柔性管理多被理解为运用道德文化、尊重等非强制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的人性化管理,其内涵是与专制管理相对的。柔性管理通过柔性的工作时间、柔性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以及人性化的激励措施,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个员工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开创新的业绩,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学者认为,独具特色的柔性管理,是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日本企业尊重员工,福利待遇优厚,管理者把职工看作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从各方面关心其福利以及家庭生活,并对员工过错采取家长式宽容,知错能改即可,不采取过重的惩罚。这种柔性管理有很多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地方,我国企业应采取各种方式,积极为民工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注意消灭他们对工作和现实的不满,如此才能有效增加其工作热情,从而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三是优化集体协商机制。在非人性化的专制管理中,管理者只一味地要求员工服从,而不注意倾听来自基层员工的诉求,员工更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该深知,要想拥有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必须注意通过参与、交流和沟通来消除管理方和被管理方的误解与冲突,并最大化地调动起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方面,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便是一种重要的机制,它对劳资双方来说都有益处,应该得到全面的优化。
[1]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开放时代,2010(9).
[2]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
[3]蒋国虹,唐敏.从企业人力资源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2010(19).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5]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9).
[6]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7]布若威.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M].台北:台湾群学出版社,2005.
[8]王文松.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
[9]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10]郭于华,沈原,潘毅,卢晖临.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J].二十一世纪,2011(124).
[11]张树龄.日本企业的柔性管理及其借鉴意义[J].许昌师专学报,2002(4).
[12]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