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发展学术文化的思路及对策——以“深圳学派”为中心

2014-02-12陈新华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研究型学派深圳

陈新华

深圳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而打造的一部经济杰作,作为一座全新的移民城市,一开始,其文化、学术基础和资源可谓一穷二白,起点低,发展慢,与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形截然不同,也与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所以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时人在深圳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之际,一方面称颂深圳为“经济绿洲”,另一方面讥讽深圳为“文化沙漠”,这促使深圳人开始重视文化基础的夯实,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30多年以来,深圳的学术文化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真正推进深圳的国内、国际学术地位,从切实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的深圳学派的目标来看,深圳的学术文化事业还任重道远。

一、深圳学派:提出与实施

“深圳学派”这一概念于1997年由时任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王京生首先提出。1997年8月,王京生在《深圳商报》上发表《从百家争鸣到深圳学派》一文,首次公开提出建设“深圳学派”的基本设想。随后10多年,深圳市政府在推动深圳城市文明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了精力与财力,城市文化建设已取得突破性成就,城市文化积累日见丰富,城市文化精神日益凸显,在这种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中,进一步推动深圳高端文化的发展,提升深圳学术文化的影响力,建设一支目标一致、特色鲜明、成果出色的深圳学术共同体,进而真正提升深圳的文化根基,提高深圳在文化上国内、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2010年,适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把“推动深圳学派建设”列为加强深圳公共智库工程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深圳学派”首次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并使“深圳学派”的构建从以往的理念、理论层面提到了实施层面。同年11月,《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积极努力,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深圳学派”,努力使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1]2012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圳学派”的宗旨为:“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将构建“深圳学派”正式纳入深圳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整体发展战略,切实推动了“深圳学派”的建设。同年3月,《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进一步具体明确要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推出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实践价值的理论精品和学术力作,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基地,培养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而提出,在此基础上,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圳学派”。[2]

“深圳学派”学术宗旨的鲜明提出,与创建时间期限的具体规定,明确了深圳学派的建设方向,也加快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步伐。2012年9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院联合主办了全国性的“‘深圳学派’学术研讨会”,有来自中国社科院、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大家就“历史上的地域学派演变”、“‘深圳学派’如何构建”、“当代学术思潮的演进”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3]2013年4月,深圳图书馆专门设立了“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开辟了专题展示区、文献展览区与学术交流区三个板块。与此同时,近些年政府在引进人才、拓展研究机构、扩大出版阵地、夯实硬件设施等方面也作出了诸多积极的努力。

纵观“深圳学派”从提出到实施,有三个时间是颇为关键的:1997年,“深圳学派”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深圳学人的文化自觉与敏锐的前瞻意识。随着社会环境条件的日益改善,2010年,政府为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明确表示要推动“深圳学派”,其建设实施很快提上日程。2012年,随着深圳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的提出,“深圳学派”明确了自身宗旨,规定了具体时间目标,实质性地加快了政府构建“深圳学派”的步伐。这也正是深圳精神的体现。可以想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圳的学术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呈现不同凡响的新面貌。

二、深圳学派:观念的前行与引导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深圳整体的社会环境,自上而下发展学术的决心与行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学派”的形成并非空中楼阁、痴人说梦,但也要看到,“深圳学派”的打造并非建立在深圳学术发展的良好现状上,而恰恰是整体学术水平较低下危机意识的产物,现实的学术困境意味着,深圳学派要落到实践层面,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既需要现实的具体措施的跟进,也需要观念的引导与保护。

(一)积极中的沉稳

学术发展乃百年大计,需要以沉潜的心态,下扎实的工夫,方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深圳学派乃是综合性学派,其成功更需要扎实、努力为基础。深圳学术突破的当务之急显然是要切实引进大批有影响的学术精英,但一般来说,异地英才从适应深圳、深入深圳到作出有重要影响的“深圳表达”的成果,三、五年的时间要求是十分紧迫的。因此,在深圳自上而下着力打造深圳学派的同时,从上到下目标坚定、心态沉稳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不重视沉稳,不营造一个从容问学的大环境,可以想见,在深圳引入一批重量级学术人才后,由于这些学术腕级人物又掌握着学术评价的话语权,很可能使深圳学术跟深圳经济发展一样,速度惊人,很快制造出一大批所谓“深圳表达”的标志性成果,而实际却是深圳学术“发展的幻像”。

沉稳的对象包括学者,也包括政府和学术圈。就政府而言,对学术的进展应有宽容、开放的心态,不能急于让学术界多出、快出成果,而是要求稳出成果,出好成果。要能充分支持与理解学术内在的规律,学术自身有发展期、有沉淀期,不能如经济发展一样每年预算GDP比上年要增长几个百分点。而对学者来说,在政府切实重视改善学人的研究条件与生活条件下,尤其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学者与各社会科学、各领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要不为窗外浮嚣的物质世界所俘虏,一心问学。这种沉稳的理念也就要求政府与学术界在配备相关的研究条件、制定相关的学术奖励机制时,对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对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应区别对待,务使各得其宜,切忌用统一所谓科学管理的标准,搞一刀切,求短平快。此外,学术发展的沉稳还体现在扎扎实实地对深圳本土人才的培养上,深圳目前的发展固然需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容纳各地的深圳研究学者,但毫无疑问,未来深圳学派的主体力量还是自现在开始培养的深圳学人,等到一批批深圳本土学人做出了一批批有影响的原创成果之际,才是真正的深圳学术独立之时,有区域性特色的深圳学派才更名符其实。

(二)注意政治与学术的合理分疏,避免政治干预学术内在的发展

学术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成熟的、宽松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营造优良的学术文化环境,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学术领域有一种自由、独立、富有时代气息的氛围和空间。

从内涵上看,“学术独立”包括本土学术独立于域外学术和学术独立于政治两重含义,深圳学派的发展,这双重独立的含义都应该体现出来。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独立于政治。深圳学派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的特殊性,这本是深圳学派建设过程中的优势,但把握不好,也可能成为劣势,使学术沦为政策的宣传品。深圳作为成绩显著的经济特区,其学术研究主要面向现实,强调经世致用(即“学术”本义中“术”的一面)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务,也是深圳学派的主要特色之一。但学术研究不仅仅包括面向现实与经世致用,不少基础性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有学术自身内在理路,与现实关系不大,这就需要政府注意避免要求一切研究都要贴近领导决策来进行。要避免政府控制学术的局面,除了政府方面要有开放、宽容的心态与明确的界线意识与相关制度限制外,还需要在深圳学人中,着意培养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意识,在学术共同体中,培育学术自治、学术独立的群体意识。这也是营造深圳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政府推动学术建设的模式下,要真正增强学术实力,提升学术水平,政府与学界要形成和谐互动的局面,尤其要注意保持政治与学术的合理分疏,从深圳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做到这点殊为不易,不仅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应当有制度上的保证,在这里,政府与学界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从学术研究机构来看,作为学术研究的制度化场所,高校与各研究机构应当更加积极地营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提倡良好的学风。要尊重研究者的学术自由,提倡积极的、健康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的机制,有海纳百川的学术气度和宽广的学术视野;要尊重研究者的原创性劳动,严格学术规范,提倡学术尊重与学术关怀。

就政府而言,首先应该引导、发挥城市相对雄厚的资本和先进制度的优势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加大学术文化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其次,学术文化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自由是学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土壤,学术研究、学术评估、学术批评的主体都是自由的,政府推动学术发展的主要职能应是为学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宽松的研究环境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最后,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学术研究者及其成果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知人善任、广纳群贤的机制,使学者能够潜心治学地研究高深学问,并在这个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文化。

(三)重视发展推动学术发展的民间力量与自身学术社会的建设

在目前深圳文化建设如日中天之际,我们还应着意培育推动学术发展的另一股重要力量——社会力量。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强,企业的社会公益参与行动也越来越多,民间力量、社会力量也必将成为推动教育、推动学术发展的一股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相对来说,深圳更具有寻求社会支持的优势,不但有像华为这样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高科技公司,“华强文化科技”这样实力雄厚的新兴文化产业公司,还有大批大大小小发展态势良好的高端企业与文化产业企业,这不但意味着深圳的学术发展在诸多领域内可以与这些繁荣的企业实行产学结合,也可以借此培育并寻求企业、社会支持高等教育、学术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如国外各类财团、集团设立各基金会支持学术发展的繁荣局面,这在深圳以文化立市的战略决策中,在“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越来越强的人文氛围中,注重民间社会的力量与政府共同推动深圳学派的发展似乎是可见的乐观前景。这也是日后深圳学术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之一。

三、深圳学派:现实举措的实践与拓展

在厘清观念层面之后,深圳学派,乃至深圳学术文化的建设,还需要从现实出发,在制度、举措层面进行实践、丰富与完善。

(一)创建与扶持学术机构

首先,适度扩大深圳社科院的规模。作为人文社会学科最重要的研究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规模过小,市社科院与市社会科学联合署办公,只有几十个编制,远远不能满足深圳日趋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与深圳“文化强市”战略精神也相违背。适度扩大市社会科学院的规模,不仅可以将深圳学术文化建设推上新台阶,而且有助于“文化强市”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

其次,合理整合社会科学资源,进一步理顺深圳社会科学的研究体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深圳市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但一直以来都存在体制不顺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条块分割,导致研究力量分散、各自为政。作为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重要基地的市社科院,虽然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其“指导、联络和协调深圳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团体的工作”,但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隶属各部门所有,使市社科院难以在人力组合和资源调配方面进行统一协调,资源浪费、重复研究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应该以深圳大学、深圳社科院等成熟学术机构为中心,对深圳市科研事业单位重新分类定位,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深圳学术研究的整体合力,更好地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此外,建立和发展一批非官方的民间研究机构。深圳现有的学术机构数量有限,而且大部分皆出自政府部门,成立的目的在于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充当“智囊团”、“决策团”,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学术成果也相应具有局限性。因此,无论从规模效应、还是从学术生态自身的发展考虑,鼓励发展高质量的民间学术机构都非常必要。

(二)培养、引进与有机整合学术人才

首先,加大对优秀学术人才的支持力度,引进、培养一批行业内、专业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学科带头人。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从海内外选拔学术领域的精英人才。与此同时,本土学术人才的培养也不可偏废。应该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基础,从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培养、扶持一批质素优异、眼光敏锐、热爱学术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酝酿,对于深圳而言,这可能是一项短期内难以见成效的工程,但是其意义,丝毫不下于当前随处可见、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浩大工程。

其次,整合深圳现有的学术研究队伍,不但是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更重要的是至少要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真正形成一个较为协调统一的学术社会或社区,以改变目前这种各自为战、各不相关的现状,这是学术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内部环境。深圳学派所要求的综合性、开放性,应使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研究人员经常性就深圳现实问题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跨学科的多方交流中,扩大学科视野,把握学术前沿,这内中容有激烈的对立与冲突,但在内部开放式的多方交流中,“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的深圳学派精神可能会更快浮现,类似沃勒斯坦的“一体化研究方法”的新的研究方法也慢慢呈现。学术社会或社区需要平台,需要学术领袖或领袖群体,需要一个更为集中权威的刊物,最终形成一个常规化、制度化的类实体形态。如是,则深圳学术的内外交流,必将更为宽阔。具体建设途径固然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但这是建设深圳学派值得注意的一个整合方向或目标。

(三)优化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学术文化建设的核心、承载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平台以及造就学术大师、并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从深圳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科水平低。因此加强并优化学科建设,要在综合分析已有基础、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学科进行战略结构调整,科学定位,走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首先,要着重发展一批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一个城市学术文化的品牌,是学科竞争的实力和优势所在。经过30多年的积累,深圳已有一定基础并逐步形成学术优势的学科包括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特区问题研究、港澳经济研究、外向型经济研究、香港法研究、美学研究等。这些优势学科大部分既与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又体现了深圳地方特色,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些具有深圳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使强者更强,为“深圳学派”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大力发展人文学科。人文科学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它关注人生价值观和社会理念,爱因基坦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4]“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内。

第三,注重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中培植学科增长点,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深圳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传统学科、基础学科在短时间内不易赶上其它中心城市的科研院校。鉴于此,在大力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还应注意根据深圳的实际情况,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方面寻找突破,为深圳优势学科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深圳学术文化的发展。

(四)建设研究型高等院校

大学存在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对学术文化的维系作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因此,深圳要提高学术研究的整体实力,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研究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6]深圳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应把握研究型大学的特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政府的支持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研究型大学蓬勃发展的美国为例,其顶级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资金投入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其二,创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首先体现在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来说,发展战略始终是关乎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规划,断无一个大学的未来前途。

其三,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科学、合理调整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在内的教师队伍结构,主动向“研究型”类型定位转变。

其四,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首先应该确立研究的优先地位,占据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的至高点。与此同时,紧密联系教学。将科学研究的成果,总结概括成各种知识体系,形成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教育的最佳途径。[7]

其五,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如前所述,学术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其健康发展是以学术自由为前提。较之普通大学,研究型大学尤须营造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鼓励一切的学术创新,尊重学者表达学术观点、学术交锋、学术论争的权利,以真正的学术研究承担其学术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我们相信,在深圳政府、学界与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与推动下,营造深圳浓厚的学术环境,具有“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的“深圳学派”必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1]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E 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a5d5cd6240c844769eaee3b.html

[2]鲍文娟等.深圳学派十年酝酿五年成才[N].广州日报,2012-3-2.

[3]谢晨星.用深圳声音表达时代精神[N].深圳商报,2012-9-29.

[4]爱因斯坦文集第3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M].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283.

[6]解析“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2-12-4.

[7]何志方.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分离现象探究[J].江苏高教,2000(6).

猜你喜欢

研究型学派深圳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深圳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深圳医改破与立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