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静两相宜

2014-02-12黄奇刘政烨

大众摄影 2014年1期
关键词:内饰对焦细节

黄奇+刘政烨

2种拍摄汽车的方法

或是静若处子,或是御风而驰,看过两位摄影师对不同风格汽车拍摄技巧的揭秘,一定会让作为爱好者的您也有了信心——普通的器材、不难的技巧,您也可以去触碰这些冰冷机器下火热的灵魂。

黄奇

在网络与杂志担任汽车摄影师数年,着力体现车辆的金属感、力量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每个人对于好片子的理解不一样,我对于好片子的理解主要在于颜色以及车辆光影之间的配合。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家所设计制造的汽车,一定会体现该国的文化元素,拍摄的时候要根据车辆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更适合它们的场景。

如何控制景深

静态拍摄相对动态来讲会简单一些,只要选好场景,控制好相机的曝光和景深即可。

拍摄静态的单车或是一些小型车辆时,可以选用大光圈,这样的话更能突出所拍摄物本身,对于一些大型商务车或者两车以上的合影时,就要考虑把光圈收小,一般在F6.3-F8之间,这样有足够的景深让被拍车都处于清晰范围内。

如何对焦、测光

弱光情况下我通常会使用一个小手电在我需要对焦的地方照亮,以便快速准确对焦。通常情况下可用平均测光,如果要突出某个局部细节我会使用重点或点测光。

如何解决车体反光

遇到打光时,车体常会有反光,这时可以使用柔光布遮挡,或者用偏光镜。偏光镜的作用主要是靠转动镜片来解决车身表面的反光,我使用的尼康原厂的镜片,因为之前也使用过其他品牌,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总觉得色温会有点小的偏差(照片会发黄),所以在选购时一定要考虑到色温的问题。

摄影器材攻略

可以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和在什么样的媒介上使用来确定相机的像素及快门速度,一般可采用单反或单电相机,微单和卡片机一般不太适合于车的拍摄。静态摄影时常用的一些附件包括:反光板、闪光灯、柔光布以及三脚架等一些常用设备。

镜头:拍摄动态照片时可以采用广角镜头带来宽阔的动态空间以及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拍摄静态照片时,则可以选用70-200mm这类镜头,对于背景的虚化能起到很不错的作用,对于车辆也能更好地突出、画面感更强。

白平衡镜:将其放在镜头前,就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白平衡校正,适合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中,以保证拍摄出色的色彩效果。

反光板:在拍摄车内饰的时候可以使用反射光照明,这样可以让车内的光线更柔和,充分体现出内饰材料的质感、细节。

柔光布:可以保证在车外暴晒的情况下,车内光线依然均匀,降低光线的反差。

刘政烨

爱车爱摄影,并且能把自己的爱好当作事业来做,也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

拍摄之前最重要的功课就是针对车的品牌和型号做具体的分析,比如跑车强调动感和速度,行政级轿车强调舒适和豪华,家用小型车强调灵活和方便……有了了解,才会用恰当的手法拍出车的内涵。

拍摄前的必修课

整体到细节的完整拍摄

一次完整的拍摄从里到外、从大到小都要拍。除整体图片外还需要大灯、车标、进气格栅等不同角度的特写。拍摄内饰也应从整体到细节,一张广角照片体现车内空间布局和设计线条,其他还要拍摄一些诸如仪表盘、座椅的细节图片或者是所拍摄车型拥有的显著特点。

选择最佳时间、环境

环境是汽车拍摄的灵魂,所选时间、地点要为汽车的定位服务,赛道和田间小路作为背景的画面就有明显的差别。时间多选在傍晚和深夜,傍晚光线柔和、极富层次,到了深夜,街道上车辆大大减少,为拍摄提供很好的环境。

为出镜的车做个SPA

拍摄前一定要洗车,随车最好带一把掸子,准备拍摄之前还需要再擦拭一遍。现在的高级轿车内饰通常采用钢琴漆的表面处理工艺,但是这种表面就像是手机屏幕,十分容易留下指纹,我一般还会带一块麂皮将内饰擦拭一遍。

RAW格式输出的重要性

图片格式毫无疑问要使用RAW格式拍摄,可以保留大量的图片原始数据,对于调整汽车图片的曝光级别、颜色色温、高光范围、颜色层次、运动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我个人修片时对颜色对比度、锐化等方面的调整比较重口味,这样可以突出汽车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一些动态图片由于拍摄环境的限制不能用慢门拍,之后后期还需要一定的调整,我做虚化的工具就是Photoshop里面的径向模糊。颜色方面我使用的是Alien Skin和Nik software两款胶片插件,我个人非常喜欢胶片那种饱满丰富的色彩感。

器材装备

预算之内买最好

拍摄汽车经常要在弱光、行驶条件下进行,对于相机的高感光度设置下的画质要求较高。

一只光学素质优秀的镜头拍摄出来的作品无论颜色和画质都是廉价镜头不能比较的。所以,相机可以选择价格适中的单反,而镜头一定要买预算之内的最好。

最佳拍摄角度

TIPS:动态的拍摄角度包括前侧、后侧、正前方等等,我通常都选择前侧方——车的左右前方大约1/4处,更能体现出车辆运动的状态并且提高视觉冲击力,也能充分体现出车辆大部分的特点和细节。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双车操作、合作拍摄

根据预想画面将吸盘固定在拍摄车的后门外侧(固定在前门外侧拍摄时可能会在拍摄时挡住驾驶员观察后视镜的视线),调整好相机的角度,把对焦方式调整到自动、焦距调至广角端(我用的是尼康24—70mm 1:2.8镜头),固定好之后就要坐在车里系好安全带观察时机按动快门。

开车的过程中,看到或者感觉到一个画面不错,就按下快门。这样的“盲拍”需要熟练地掌握最佳时机,每趟拍摄下来都要看一下效果是否理想,调整后再拍。一般而言,不必将相机放在连拍模式,否则后期挑片时会耗费很多时间。

拍摄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拍摄车和被拍摄车要尽量保持相对静止——尽量以相同速度行驶,具体相对位置要由摄影师通过对讲机与被拍摄车司机沟通,我在拍摄时车速控制在60千米/小时左右,这样车辆抖动不会太剧烈,相机相对稳定。遇到天气晴朗时,光圈F22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快门速度不会过慢(1/80秒左右),而画面也能富有动感。

普通爱好者要做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拍出最好的作品。需要做的准备:

两部车——拍摄车和被拍摄车。

两位配合默契、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

两部对讲机,两车互相配合时能及时沟通,前后车道有情况或出现紧急情况时能互相告知以保证安全。

一个带有云台的质量可靠的吸盘,用来吸附在车门外侧以方便摄影师操作,保证相机的稳定和安全。

快门线或是无线遥控器。

猜你喜欢

内饰对焦细节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内饰感知质量设计及验证概述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射模结构创新设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时尚气质由内而外 Lamando 凌渡内饰公布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