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美丽边城的国际话题

2014-02-11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临沧艺术节

闫肖锋

11月6日至8日,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在云南临沧登场。临沧的街头巷尾,打出了“世界佤乡、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临沧”的广告语。

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主办地,临沧,正在以微电影的名义着实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同时,以佤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茶文化、绿色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美丽边城呼之欲出。

临沧位于滇西南,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作为正在崛起的西南明星城市,临沧的名片上写着:

这里是“世界佤乡”,佤族人口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近60%。

这里是绿色王国,65.2%森林覆盖率,今后10年每年要增加一个点,最终将维持在75%。

这里是“恒春之都”,平均气温18.5℃,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

此外,临沧还是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富矿”“药物宝库”“天然花园”的缩影

最让临沧闻名天下的当属“滇红”。临沧是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首站,茶树生长的天堂,树龄高达3200年、活化石般的“世界茶王”至今还繁茂生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这里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茶仓”、享誉世界的“滇红之乡”。

临沧遍地风景,在这里可以养养胃、洗洗肺、好好睡,是养生度假的理想地,是支气管疾病康复的天堂,典型的长寿地区,百岁以上老人有记录的就有87位

据悉,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外入临游客首次突破20万人次大关。

当地一首歌唱道:心不远,路就不远,翻过一座山就到了什么是这个世界最短的距离,是心灵相通,是回归朴素的人类情感,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成为临沧融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和卖点。

中国新闻周刊:发展中的临沧后劲和动力强劲,将以怎样的发展理念支撑这种渐成气候的国际影响?

李小平:我们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认为,临沧的发展必须走“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道路。去年我们招商引资的绝对数和增幅在全省列居第二,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招商引资的绝对数和增幅也是全省第三。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拥有现在这样一个发展环境来之不易,干部是决定因素,今年我们对干部的考核当中设计了三个方面,除42项重点工作外,另设两项和GDP关系不大的考核:一个是特色工作,一个是创新工作。这两块干部考核项目的权重会越来越高。

中国新闻周刊:环境建设是引爆点,临沧发力的支点将集中在哪些方面,打什么“组合拳”?

李小平:举力夯实交通、生态、人才这三大基础。

就交通综合设施建设,国家已经批准了祥云至临沧的铁路,今年可以开工。临沧到昆明的高速公路有望在明年开工,建成后到昆明的时间可以缩短到四个半小时。另外我们还在申报从清水河到缅甸的铁路、高速公路。

临沧还将增设机场。临沧的第二个飞机场——沧源得龙机场明年可以通航,孟定、永德、凤庆三个通用机场正在做可行性研究。如果这三个机场再建起来,临沧将会有五个机场。同时,明年我们将会有自己生产的直升机,可以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打通我们各个县、重点乡镇的运输,重要的人流、小规模物资都可以通过直升机往返。

第二是生态建设,临沧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是65.2%,今后每年增加一个点,达到75%左右的森林覆盖率。森林既是环境,也是我们未来的产业。

第三大基础就是人才,这是发展的要害。今年我们的高考一本上线率是全云南第二。我们大量增设职业学校,培训专业人才,塑造新一代产业大军。

中国新闻周刊:边陲小城临沧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参与城市竞赛?临沧有什么优劣势?怎么做到扬长避短?

李小平:我们要认清什么是我们的根本——境内1000多条河流、65.2%的森林覆盖率就是我们的根本。“生态立市”从建设“森林临沧”开始,全民植树、工程造林,企业化运作,让山绿起来,让水清起来。

这是我们招商的最大卖点。来的企业,就是冲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的。像直升机制造企业,医疗机器制造企业,LED灯制造企业,十多亿投资的国际普洱茶城都来了。甚至有一个国外的老板看到我们的发展环境,要投资十几个亿建一个葡萄酒庄园,即使这里并不主要产葡萄,但投资商觉得在临沧这样一流的环境中一定能生产出一流的葡萄酒。

下一步,我们要根据我们的资源寻找最有效的合作伙伴,全产业链的开发。比如竹子水被称为“软黄金”,很好的功能性保健饮料,我们招商引资进行开发。我们有230多万亩竹子,一棵竹子租给企业大概每天可以赚三到四块钱,可以有十年利用期。

我们还有核桃800万亩,澳洲坚果107万亩,咖啡60万亩,龙胆草30多万亩,茶叶130多万亩我们会在所有农民房前屋后的土地上种上苗木,卖得掉是产业,卖不掉是绿化。家家户户门前都可以做成苗木基地,这样我们农民就能持续致富了。

还有核桃树下可以种魔芋,一亩地每年就是2万块以上的收入。如果一个农民有五六亩核桃树林,他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围绕核桃、魔芋我们再招商引资,再来做深加工。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注意到临沧的少数民族节日非常丰富多彩,怎么让外来人融入其中?未来本地的旅游资源怎样开发利用?

李小平:未來我们的旅游业有几句话:

北看茶马:我们的茶是没有酸雨和重金属污染的,是在鸟语花香里发芽、采摘、揉捻、成形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是好的。

南看阿佤:佤族人民奔放的豪情,对幸福生活永不停息的追求,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精神,南滚河国家公园的宁静,“摸你黑”狂欢节的热烈一定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越来越多的游客。

遍地风景:大山大水的绿色临沧,每建一条街、一个村、一条河、一条路都把它建为一道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养生度假:来临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养养胃、洗洗肺、好好睡。临沧是支气管疾病康复的最佳场所。过去的临沧在如此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是典型的长寿地区、长寿带。全市现在随处可见90岁以上的老人,至少有87位百岁老人。他们之所以长寿,除其他原因之外,最主要一条就是在一流的生态环境中生活。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用现代宣传手段包括新媒体手段推介和宣传临沧,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小平: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作用,就是内聚人心、外树品牌。临沧要树立起文化、生态、团结和谐的品牌,其中文化的品牌就用微电影来引领。

承办微电影艺术节,给这座城市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第一是增强了我们的自豪感,我们也有能力举办国际性的活动。临沧备受明星的亲睐,他们争相做我们的荣誉市民。很多城市花十几万请一个明星还不一定去。微电影艺术节明星璀璨,我们不但不花钱,他们还给临沧捐钱,斯琴高娃老师就捐了50万办微电影学院,彰显了这座城市和微电影艺术节的魅力。企业家也争相参与。

第二个好处是使临沧的发展直接和国际接轨,让临沧人民可以听到世界的声音,让世界可以感受到临沧的呼吸。如何让一个城市国际化,是发展当中很重要的事情。

第三个好处当然就是促进招商引资了。

省委书记李纪恒提出,要将临沧建成一座“微笑之城、创业之城、森林之城、洁净之城”四城一体的美丽边城。临沧各族人民正在倾尽心力,乘微电影之风,建好这座绿色崛起的美丽边城。

猜你喜欢

临沧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稻草鲸”
对临沧建设“桥头堡前沿窗口”的思考
大理至临沧铁路GSM-R系统网络覆盖方案分析
加拿大担任今年北京艺术节主宾国 派百人艺术团
澳大利亚瀑布音乐艺术节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
艺术教育之花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