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博客

2014-02-11

看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吉拉爱沙尼亚海鲜

埃塞俄比亚:每天都吃英吉拉

文/ 自驾房车环游澳洲及生活

在埃塞俄比亚的10天,我痩了。原因就是每天都吃同样的饭菜--英吉拉。

英吉拉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在我看起来就像一块脏兮兮的抹布,初吃起来呢,酸不溜秋的,觉得像是放坏了。第一次吃的时候只好奇地尝了一小口,便笑笑放弃了,只啃些专门为我配的干面包。可是每餐看见导游和司机吃起来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于是也再尝试一下,渐渐地习惯起来。从刚到时候只啃咬一口,到走之前也可以吃下半张饼作主食了。也许跟北京人喝豆汁吃麻豆腐有点类似吧,需要时间去适应。同样类似的是发酵出来的酸味。

英吉拉可以以各种形式上来,有时卷着有时铺着。但吃法是一样的,撕一小块饼,把肉或菜卷抓卷进去,塞到嘴里即可。我很快发现了这种菜式的好处,就是说餐具只需要一个大盘子,什么刀叉筷子勺之类的都是浮云,一只手足够。我去吃的地方还都算当地比较有档次的,用好看点的盘子盛起来,要是在家,一般就是一大家子人共用一个超级大的盘子,吃完都不用刷碗嘛,对于我这个痛恨刷锅洗碗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大福音。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5286110100sa63.html

坦桑尼亚:不要钱的蝗虫和白蚁

文/ 维多利亚

说起坦桑尼亚美食,我首先要推荐海鲜。坦桑尼亚濒临印度洋,是非洲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海产品相当丰富,龙虾、螃蟹、石斑鱼、鱿鱼等应有尽有。但是,这还不是我要推荐的理由,更主要的是这里的海鲜便宜得吓煞人,一斤左右的螃蟹约合人民币3元,石斑鱼20元搞定,大虾每公斤不到100元……达雷斯的海鲜市场里,摩肩擦踵的大主顾基本上都是黄皮肤的亚洲人,小贩们高声用中国话叫卖:“螃蟹,都是母的……石斑鱼,便宜给你……大虾活的……”

除了海鲜还有湖鲜,坦桑尼亚北部的维多利亚湖盛产鲈鱼、罗非鱼等二百多种鱼类,其中所产的尼罗河鲈鱼由于富含对心脑血管有利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倍受欢迎,产量的80%出口欧盟,为环湖国家每年创汇4亿美元。鲈鱼的价格在当地只和国内的鲤鱼、草鱼相当,罗非鱼连国内胖头鱼的价格也卖不上,真是便宜。

还有不要钱的呢!每年雨季来临的11月份的夜晚,大量的蝗虫、白蚁就会到灯火通明处聚集交配,只要花点时间,一会就抓个盆溢钵满,简单一收拾,用油一炸,香啊!蝗虫味如小虾,白蚁则满口异香,真是“谁吃谁知道啊”。

博客地址:http://mwzf.blog.163.com/blog/static/19510013620118279358314/

埃及:“大饺子”里包干果

文/ cappuccino

埃及菜以烧烤煮拌为主,多用盐、胡椒、辣椒、咖喱粉、孜然、柠檬汁和番茄酱调味,口感偏重。

在埃及,不同的宗教节日里有不同的节日食品,如斋月里要吃焖蚕豆和甜点;开斋节要吃鱼干和撒糖的点心;闻风节吃咸鱼、大葱和葱头;宰牲节要吃烤羊肉和油烙面饼。

埃及的食品制作带有浓郁的北非色彩和阿拉伯风情。一种在面粉中添加蜂蜜、维生素、调味料的机制发酵面饼,备受各阶层人士欢迎,政府对其也给予补贴,售价低于面粉。

当地大米较少,要实行定量分配。埃及人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这些美味食品不仅是斋日必备,而且平时朋友聚餐请客时也必不可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库纳法”。其做法是把白面调成糊状,把大盘子或平底锅上放好奶油,然后放在火上;再把调好的面糊放在漏勺里,均匀摇晃,震动勺把,使面糊从勺孔中下落成细丝,落在加热的平底锅上,将面丝煎至微脆,就制成了“库纳法”。

斋月里受欢迎的另一种甜食叫“盖塔伊夫”,这是类似我国饺子的食品,不同的是它的个儿大,3倍于我国的饺子,而且“饺子馅”是由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包好之后不蒸不煮而是下油锅炸。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03b260100ad3s.html

印尼:芭东牛肉热情如火

文/ 黄凡

提起印尼美食,我的鼻子就闻到了咖喱和椰汁的香味。虽然在许多餐厅都能吃到印尼风味,但像林叔这家餐厅,让许多印尼华侨慕名而来的还不多见。林叔本身是印尼华侨,餐厅主理是来自印尼的陈女士,主厨来自印尼万隆,做的是地道的印尼美食。

这家店的芭东牛肉的香艳在于火红的卖相,让人忍不住垂涎。这道芭东牛肉仅调料就用了近10种:印尼青桔子(这是一种有柠檬清香的青桔子)、香叶、香茅、桔子叶、南姜、洋葱、辣椒、咖喱等。先将洋葱和咖喱爆香后,将牛肉和各种香料放入爆炒,再倒入椰酱将牛肉煮至软熟。上盘的芭东牛肉因为辣椒酱的缘故热情如火,入口仍然保持一样的热情火辣,而牛肉很嫩,多种香料糅合在牛肉之中形成独有的香味。如果要求按照印尼当地的辛辣程度做,那种火辣更爽。

另一道特别的牛肉大餐是“牛肉格卜”。先将大块的牛肉煮熟后,切成厚片,然后用刀背轻轻将牛肉片打松散。接着将打松散了的牛肉和香叶、葱、芫荽粒、沙姜等原料一起下锅煮,直至整块牛肉充分入味。将入味的牛肉捞起来后,还要放到平底锅双面煎至微焦,才上碟。上碟后洒上一些炸洋葱片,就是一道香气袭人的“牛肉格卜”了。“牛肉格卜”有点像牛肉干,但又比牛肉干要香软一些。

博客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7-01/04/content_4933975.htm

古巴:“混血”混出美食

文/ 异域的丰收

几个世纪以来,古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和甜食制作方法。正如古巴著名诗人尼古拉斯·纪廉所写:“混血、混血,一切都被同化……”色、香、味俱全的古巴烹饪和甜食像古巴民族的形成一样,可谓集诸民族之大成而又独具自己的特色。

古巴人烹饪出各色各样的菜肴,摆在大理石餐桌、雪松木餐桌抑或水晶餐桌上,看上去令人胃口倍增;诱人的香味、鲜嫩艳丽的色彩、名贵的佐料,一道道蔬菜和腌肉都是美味佳肴。

西班牙伊比利亚的小锅汤,非洲的佐料与冷拌苋菜、马齿苋、糖萝卜,中国美味的糖醋鱼、肉、糯米食品和种植在郊外菜园里品种繁多的大量蔬菜……都成为了古巴美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阿希亚科汤菜则是古巴美食的象征。

博客地址:http://travel.sina.com.cn/guba-gaishu-lvyou/

爱沙尼亚:土豆当主食

文/ 阿兹猫

“爱沙尼亚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呢?”这是贪吃的猫经常思考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爱沙尼亚的日常饮食非常接近德国。

到了那里以后,发现果然有着德国菜肴的风味,肉类、面包和土豆比较普遍,不过爱沙尼亚最常见的是黑面包,味道很好,是猫猫每餐的主食。而德国是一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猪牛鸡肉的消耗都很大,爱沙尼亚的菜谱上也以这些为主,记得第一顿餐是在连锁餐厅“Lido”解决的,以自助为主。

因为靠海,海鲜自然也是爱沙尼亚人的桌上客,比如腌鲱鱼、鳗鱼、波罗的海酸汁鱼、烤鱼……配的主食通常是马铃薯,烹调的花样千变万化,除了炸薯条外,还有水煮马铃薯、烤马铃薯、马铃薯泥以及炸马铃薯饼。猫猫最爱的当然是炸薯条了,土豆非常新鲜。而超市里一年四季都卖土豆,生土豆都是干干净净的,用密封的纸口袋包装,上面打印着保鲜期。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96c770100n2o9.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吉拉爱沙尼亚海鲜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海鲜马拉松
海鲜馆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印度“第三性群体” 全国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