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聆天籁
2014-02-11鲁丽香
鲁丽香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城济南召开的 “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短短四天的时间内,我静心聆听了孙绍振、余映潮、韩军、程翔、王君等十八位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大家或名师的开坛讲学和精彩课堂。
短短四天的观摩和学习,对我来说,胜过自己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在语文教育中的摸爬滚打;短短四天的观摩和学习,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和冲击;短短四天的观摩和学习,我聆听到了名师们丰厚的文化底蕴,碰触到了他们灵动的教育智慧,欣赏到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受到了他们高涨的教育热情,领会到了他们灼烁的教育真谛,触摸到了他们执着的教育情怀……
一
知道韩军老师,也仅仅是知道一点他的新语文;看到韩军老师,我感受到的却是一个人对教育可以如此“痴迷”和“疯狂”:他的《雷雨》,先用简洁的文字与学生梳理了文中人物及其之间表面的和深层的关系后,接着亮出了有关教参资料中对周朴园的“脸谱化”的评价,告诉孩子们要复杂一点来看待作品中的人物,黑白分明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他援引了曹禺《雷雨》自序中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出关键词,读出《雷雨》的“神秘”:从周朴园的罪状和悲惨结局中,读出了“神秘”的冥冥之中自有报应的天意;读出了“神秘”的两大誓咒的成谶。课堂的深度在于韩老师在周朴园的一个“周”字上做足了文章,做出了极致。他紧紧扣住 “周”字,先让学生利用“周”字来巧妙组词,并把这些词语出示出来,然后层层剥笋,在对“周”的层层要义及本义的追溯中分析戏剧的结构,解读人物的命运,引导学生“悲其天悯其人”,进而开启学生对老天须谦卑,须敬畏。他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巧妙化身为艾青,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故意背错来激发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探究;抓住学生提出的“紫色灵魂”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贯穿在两节课始终的是韩老师那忘我投入的激情朗读,那渊博睿智的教材解读,那涌动闪现的精词妙句。听韩老师的课,有些人觉得他“过”了;对此,我却不苟同,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韩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痴”和“疯”。武林高手到了一定的境界,摘花拈叶皆可伤人于无形中,无招可循,无迹可觅。韩老师是修炼来的,不是模仿来的!!
二
余映潮老师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时,整节课没有一个提问,但是,所有的学生都被他调动起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余老师用“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讲一讲”构成了自己的“板块教学”。第一板块中,余老师始终将阅读的方法指导和学生的阅读结合相互交叉。在读出旋律感,读出重音感,读出停顿感的三次达标诵读后,又让学生进行自由诵读和角色研读。多次朗读后,让学生一起背诵全诗。第二板块中,余老师出示了海涅、汪国真、食指和王家新等人诗作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抄录到本子上;出示的同时,余老师用三言两语精炼地点明这些诗歌的立意所在,与所学诗歌有效联系。然后让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技法来自由诵读这些诗句,多样背诵,将积累做到了实处。在“写一写”这一板块中,余老师先是点明诗歌的特点,每一句诗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演讲主题;然后让学生写一个“微型演讲稿”,稿中要用上诗中的一句话。为了更好地给学生的写作以抓手,余老师出示了两则演讲稿,一则表达优美,一则表达朴实;接下来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讲一讲”板块中,余老师则把舞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微型演讲稿”,余老师则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和一张富有人情味的嘴巴,三言两语随时点评学生的习作,话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赞美和肯定。而孩子们则用自己的习作演绎着精彩,也展示着课堂的精彩。相信这节课在老师们心中可能是一时的触动,但在孩子们心中的影响却是一生的。
接下来余老师用大量详实的课例通俗易懂地为我们作了《阅读教学10味》的专题报告。从中,我看到了余老师对教学的静心、净心和精心。如果说韩军老师是大侠杨过,狂野洒脱,那么余映潮老师就是郭靖,沉稳内敛。
三
同样是讲授《雷雨》,程翔老师却上出了别样的韵味,我感受到了程翔老师朴实的教学风格和踏实的治学态度。程翔老师上了两课时,为我们展现了《雷雨》教学的全过程。他是在所有授课教师中唯一一个没用多媒体课件的人。第一课时,程翔老师由学生日常中对话剧的态度入手,把人们不喜欢看话剧归因于它是一种对话体,接着引入一组概念让学生明白对话体的单位是对话篇、对话段和对话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雷雨》课文进行划分。划分的过程中,程老师随时关注学情,在实践中启发学生明白:寻找话题切换之处可以确定对话段。在让学生概括对话段的内容时,程老师随时发现、随时对话、随时点拨、随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让学生明白对话的双方一个是主动者,一个是被动者,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一话题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这一课时中,程翔老师用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彰显了自己的教材理念:教材是有功的(用叶圣陶的话来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功能,从而更好进行语文的后续学习。在第二课时中,程翔老师让学生聚焦对话段之一“回忆梅小姐”,再进行有效辐射,引导学生主动从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入了“潜台词”的概念;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理解“爱情”,理解“鲁侍萍”的性格特点,明白雷雨的主题就是关于“命运”和“人性”,并热情地推荐学生去阅读《雷雨》的全剧本。
如果说韩军老师的《雷雨》是一条奔放激荡的瀑布,那么程翔老师的《雷雨》就是一条潺湲的小溪,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如果说韩军老师的《雷雨》是一瓶浓度高淳的烈酒,那么程翔老师的《雷雨》就是一杯余味无穷的红酒,让人品后久久回味;如果说韩军老师的《雷雨》是一场铺天盖地的暴风雨,那么程翔老师的《雷雨》就是一夜润物无声的绵绵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程翔老师,更像是洪七公,用自己深厚的内功在轻描淡写中就可惊天动地。
四
说起王君老师,感觉真是惭愧,真正知道她的名字,是去年同县区一位语文老师到校传经送宝时提到过,我就去百度了王君老师的博客,未经允许就擅自闯入,在王君老师的小家中我徜徉逗留……等王君老师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我忽然有种沮丧,因为王君老师是如此的漂亮:她可爱的娃娃脸,会说话的大眼睛,得体的服装搭配,传达了别样的韵味。即便是她站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看着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等到她开始展示自己的课堂时,我却被一股洪流淹没——我悲凉,不,确切地说,是悲哀——面对着主席台上神采飞扬的王老师,我忽然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种种用心的探索和顿悟竟然是那么苍白和无力,那么单薄和肤浅。endprint
《散步》中几个关键词的提纲挈领,就穿起了课堂的线性推进:聊聊“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个性魅力与和谐关系;聊聊“田野”,感受到了优美的环境和美丽的未来;聊聊“散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幸福和责任的甜蜜甘心。结尾处“圆形”的句式分析与感悟,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如沐春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则用“想,悟写法”“写,学手法”巧妙组成了课堂的板块拼图。读写的巧妙融合具化了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送故事的巧妙穿插增加了学生对“纪念碑”后面更多深层次东西的全面了解;那些感动我们的“人民”的一一展现,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人文的冲击和精神的洗礼。
听王老师的课,如聆听舒缓的小夜曲,让人心意流淌;如欣赏新发的嫩芽,让人满目清新;如置身优雅的山涧,让人神气澄澈……王君老师就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学生,更征服了在座的老师。
五
《喂,出来》展现了潘宏达老师流畅的教学艺术和悲悯的教育情怀;《项链》展现了王岱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对学生的巧妙引领;《台阶》《秋天的怀念》则分别展现了孙鸿飞老师和张淼老师的情味教学和氛围营造;《风雨》展现了张颖老师对美景的敏感捕捉和对语言的细致品味……
此外,张斌利、李志刚等校长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感受到一所好学校会给学生带来多庞大的幸福和多深远的影响,一位好校长会给一所学校带来怎样的精神品味和人文氛围……
另外两位年轻的80后,她们的报告似乎和语文教学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谁能否认董明不是我们很多精神贫乏的教师的警示?谁能否认老咪对美的解读不是我们很多缺少生活品味的教师的追随?她们两个人虽然都很年轻,但是却都历经岁月的沧桑,人生的打磨,站在我们面前的她们是释然的,更是淡然的,她们把自己最深的最痛的过往轻轻翻过,用美丽的容颜靓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她们两个人字字珠玑,句句锦玉,一如于丹,每一句话听在耳里音韵婉转,落在心里回音袅袅。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虽然已是寒气入骨,但是,我的内心却是火热的。我愿意做海边那个捡拾贝壳的孩子,追随在他们的身后,来成就自己的精彩;我愿意做海边那个拯救小鱼的孩子,为了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孩子,我心甘情愿成就他们。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