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指数
——基于图书馆社会化的视角

2014-02-11吴力群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362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公众图书馆信息

●吴力群(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362000)

论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指数
——基于图书馆社会化的视角

●吴力群(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362000)

图书馆社会化;科学发展;定量分析;评价

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指出图书馆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图书馆科学发展特别是图书馆社会化的重要意义。鉴于以往图书馆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局限性,提出建立基于图书馆社会化的科学发展指数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指标及其测度公式。

1 以科学发展观确立图书馆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社会观、业绩观,它不同于以往那种单维的发展观,而是以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综合发展观。当前,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协调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其“千里眼”、“顺风耳”与知识库,理所当然应高度重视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更应当以自身的科学发展适应与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唯有如此,图书馆才能在规范化、现代化之后持续发展,才能在社会转变发展模式与注重协调性、统筹性的情况下,满足其复杂的服务需求。

1.1 建立开放型图书馆

由于长期自成一体,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大多局限于某一范围之内,较少参与社会活动。这种习惯严重挤压了图书馆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图书馆不应只是“经营”本馆的读者及其阅读活动,不应只是管理本馆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如信息、设施、人员等),不应只是制定和有效执行本馆的各种制度和工作计划,而应具有社会的大视野,实时反映社会动态,主动参与本地区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环境优化的规划、设计与“经营”,调节本地区社会的知识流、精神流,提高本地区的文化品味和软实力、吸引力,从宏观上管理本地区终身学习、社会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过程与氛围,并与本地区各种社会活动相协调。

1.2 建立图书馆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长远性的影响,其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值得深入研究并反复推敲。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大中城市各类图书馆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在信息渠道多元化以及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图书馆应当融入当地社会,加强自主发展,其动力来源应由上级评估、检查推动的“被动力”转为图书馆力求实现自我价值并立足于信息社会的“主动力”。为此,应当从粗放式、同质化发展模式转向科学、本地化、个性化发展模式,相应地评估指标的重点也应从“图书馆有什么?图书馆做了多少上级规定的事?”转向“图书馆对社会有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具体效益?公众的感受、看法与行为如何?图书馆随社会变化而改进的速度如何?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至于在实现图书馆理想与自主发挥其社会功能中的资源配置与运作方式,可由各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释放每个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全部能量。

目前,图书馆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于服务和管理方面,专业性、细节性过强,大多集中于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信息共享、读者服务、业务研究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是一种以图书馆业务为本的评估体系。它的微观性、孤立性、静态性较强,宏观性、整体性、发展性不足,特别是对各种实际社会功能的发挥情况的评估不足(功能是整体合力的结果,各个部分最优并不能保证功能的有效发挥),因而难以准确、全面和动态地反映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和科学发展的全面情况及深层次的问题。不可否认,以往的图书馆评估指标,曾经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中起到引导、激励、规范等作用,促使我国图书馆在很多地区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另一方面带来了追求形式化和突击性高投入的问题,不少投入所发挥的效益并不高,不少工作忙碌于做表面文章。一些图书馆为了达到规定指标,削足适履,放下本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应当做而且能够做好的非指标性工作,集中力量准备应评证据、材料。

为此,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应超越评估的局限性和定级的功利性,避免应评的被动性、突击性、表面性,探索建立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并适应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加强常规性的自我评估、局部评估和变化评估,特别是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自我开展服务创新评估、项目效果评估、图书馆的社会作用与影响评估,特别是社会公众评估。即使是上级组织的统一的全面评估,也应既有严密的“规定动作”的评估,又有丰富的“自选动作”的评估,鼓励百花争艳,而不是造成发展模式与结果的趋同(即“千馆一面”)。

2 图书馆社会化视角的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2.1 读者的社会分布指数

该指数反映图书馆的读者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各种人群的分布均衡程度。只有了解读者的分布情况,才能确定图书馆事业发展是否科学、合理,社会化是否充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是否适当。如果读者分布不均,甚至在一些行业中根本没有图书馆的读者,那么,图书馆的各种读者调查、统计数据以及据此制定的工作规划都可能建立在“沙滩”上。读者的社会分布指数由读者所在行业齐全指数、读者行业分布均衡指数、读者年龄分布指数、特殊人群读者分布指数等组成。

读者所在行业齐全指数=全体读者所在行业的类别数/本地行业类别总数

注:当该指数为1,说明每个行业都有图书馆的读者;若该指数较低,说明有很多行业还没有图书馆的读者,应加紧调查研究,在尚无读者的行业开展活动,主动发展读者。

读者行业分布均衡指数={[∑(Xi-X)2]/n}1/2

注:式中∑为求和符号,Xi为某行业中图书馆读者所占的比例,X为该行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n为行业总数。该指数越大,说明各行业读者所占的比例与各行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两者偏差越大,即各行业读者的比例越不均衡,应注意在读者比例低的行业中发展读者。

读者年龄分布指数={[∑(Xi-X)2]/4}1/2

注:式中∑为求和符号,Xi为某年龄段读者所占的比例,X为该年龄段人口占居民总数的比例。该指数反映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年龄段的读者比例的均衡程度。该指数越大,说明各年龄段读者的比例越不均衡。

特殊人群读者分布指数=特殊人群中的读者数量/特殊人群的人员总数

该指数反映了图书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程度,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图书馆的人本化程度。之所以将该指数单独列出来,是因为特殊人群往往是图书馆容易忽略的人群。特殊人群包括外来人员、外出人员、残疾人、病人、高山与海岛居民、独立工作人员(如管、线、轨道巡视工及养路工、清洁工)、服刑人员等人群。外来人员既有外来工,也有外来研发人员与投资者、管理人员,他们都需要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居留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优惠政策、办事指南、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精神特质、发展历史、主导产业、就业情况等,但由于人地生疏,难以及时获取有关信息,经常处于迷茫疑惑、不知所措之中,图书馆如果能够及时将他们发展为读者,并向其提供相关信息与知识,就能够使其安居乐业,人尽其才,为本地经济社会做出较大贡献。据笔者所知,外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人才最担心的是居留地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充电”,居留一段时间后自己知识老化和“身价贬值”,被时代所淘汰。为此,图书馆对外来人员的服务情况,已经成为本地投资、聚才环境甚至吸引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人员包括本地外出经商、工作、学习、旅居等人员,他们在陌生地方往往一时难以找到适当的信息渠道,他们通常惯用家乡的图书馆,熟悉其信息资源及利用方法。此外,他们对家乡不无牵挂与依恋。为此,他们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总是让心灵时常回到温暖的精神家园。图书馆有责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本地外出人员提供所需信息,满足其知识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成为其永恒的心灵故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提供家乡有关信息,协助外出人员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残疾人、病人、高山与海岛居民、独立工作人员由于特殊的处境,通常孤独心理较为严重,比常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更渴望关怀。他们行动受限、信息不灵,图书馆应给予特别关注,加强调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避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服刑人员处于人生低谷,易于对未来悲观失望,急需心灵滋养与掌握谋生知识,图书馆应给他们带来“及时雨”,使监狱变成学校,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以上四个分指数应进行处理后求和,可得出读者分布指数。以下情况相似者其计算方式亦相似,不再赘述。

2.2 图书馆在地化指数

该指数反映图书馆与本地关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各种资源配置、服务工作与所在地公众、组织需求的匹配程度。图书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基础性与公共性,不能闭门造车与孤立发展,更不能“衙门化生存”,而必须与所在地社会气息相通、血脉相连。

2.2.1 图书馆治理结构指数。该指数反映社会各有关方面参与图书馆管理的程度。通常图书馆由上级主管及所任命的馆长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向上负责,实行指令性管理,其管理信息通道单一,容易造成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的简单化、主观化、形式化。为此,应在现行体制下改进图书馆的治理结构,吸收劳动者、企业家、读者、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社区知名人士等参与管理,并形成制度。如建立图书馆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咨询会议,举办重大项目听证会、服务项目推介会、总结汇报会、新闻发布会、意见征求会等。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治理结构合理化指数=参与管理的社会人士的界别数/本地公众的界别总数社会参与管理频度指数=社会人士参与管理次数/年社会参与管理强度指数=社会人士参与管理的项目数量/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项目总数

社会参与管理效度指数=社会人士所提意见与建议落实数量/社会人士所提意见与建议总数

2.2.2 图书馆领导在地化指数。该指数反映馆领导班子对图书馆所在地经济、政治、文化及社情民意、可利用资源调查研究的深度与社会联系的广度,而非馆领导籍贯在本地的比例。馆领导除了应掌握图书馆管理知识与有关专业知识,还应当深入所在地各行业、各阶层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探索社会各界的运作模式,考察各类人群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了解社会出现的新苗头、新事物、新问题,深谙本地社会各界所思、所乐、所忧、所盼,确定图书馆的“生态位”及服务方向、重点与方式。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馆领导知识结构在地化指数=馆领导所熟悉的本地主要行业的数量/本地主要行业的数量

馆领导公共关系在地化指数=馆领导所联系的社会界别数量/本地社会界别总数

馆领导社会资源认知指数=馆领导所熟悉并加以利用的本地社会资源数量/本地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总量

注:本地主要行业的数量、本地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总量可通过调查研究获得。

2.2.3 馆员在地化指数。该指数反映馆员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与本地公众、读者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而非馆员籍贯在本地的比例。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馆员知识覆盖指数=全体馆员掌握的知识所覆盖的与本地有关的专业数量/本地各种职业所需知识的专业数量

馆员能力匹配指数=全体馆员具备的能力种类数量/服务本地公众所需的能力种类数量

注:由于社会的多元化与公众需求的多样化,馆员所需能力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业务工作能力,还应具备与现代信息技术、读者经营、特色服务等有关的能力。如根据各类人群需求举办专业讲座、搜集社会情报、主持沙龙、专门辅导、网页编制、沟通互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信息定制等。

2.2.4 信息资源在地化指数。该指数反映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本地公众、读者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该指数由以下计算公式测度:

信息资源覆盖指数=全部信息资源所覆盖的与本地有关的专业数量/本地各种职业所需信息的专业数量

2.3 图书馆社会敏感指数

该指数反映图书馆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新生事物、各种事件、社会隐患、社会转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公众的社会处境、精神需求、信息需求的敏感程度。敏捷有效的行动来源于对本地环境迅速、准确地感知。只有对社会有关事物与事件高度敏感,才能迅速组织资源,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及时为快速变化中的社会提供精确服务。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图书馆社会反应广度指数=图书馆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社会事物数量/社会事物总数

图书馆社会反应速度指数=∑[图书馆对社会某事物作出判断与反应的时间]/n

注:∑为求和符号,n为图书馆作出判断与反应的事物总数。

图书馆社会反应精度指数=图书馆作出正确判断与反应的社会事物数量/图书馆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社会事物数量

图书馆社会反应效度指数=图书馆所搜集与传递的有关当前本地社会的有效信息数量/图书馆所搜集与传递的有关当前本地社会的信息总量

2.4 图书馆社会活动指数

该指数反映图书馆嵌入本地社会各个领域的程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图书馆参与社会活动(如政府决策咨询、防灾救灾、社区文体、扶贫、科普、普法、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创建文明城镇等活动,特别是其中的知识服务),一方面,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作用,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关心与热爱图书馆,激发公众对信息、知识的更大需求以及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将大大加深对社会各行各业动态以及公众生存状态的感知,切身感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对信息的多种实时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对社会变动无动于衷的状态。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图书馆社会活动广度指数=图书馆参与社会活动的项目数量/本地社会活动的项目总数

图书馆人员社会活动参与率指数=图书馆参与社会活动人数/图书馆人员总数

图书馆社会活动贡献度指数=图书馆为社会活动提供的信息数量/社会活动所需的信息总量2.5图书馆社会关系指数

该指数反映图书馆与所服务区域公众、组织的关系密切程度。

2.5.1 社会对图书馆的人力支持指数。该指数反映本地公众与图书馆关系的强弱程度,反映社会各界和本地居民对图书馆的支持程度,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本地公众参与广度指数=志愿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人员数量/本地公众数量

本地公众参与力度指数=志愿参与管理与服务人员在馆时间之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馆时间总量

本地公众参与贡献度指数=志愿参与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之和/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提供的工作量

注:自愿参与管理与服务的工作包括文献加工、借阅服务、美化环境、在线咨询、阅读辅导、网页设计与制作、文献搜集、采购与服务顾问等。注:本地公众包括外出经商、学习、旅居人员以及外来人员。2.5.2公众文献捐献指数。该指数反映本地居民对图书馆的认同、热爱程度。当居民将心爱的珍藏文献捐给图书馆,说明已将图书馆看成自己心灵的家园。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本地公众文献捐献广度指数=捐献文献的本地公众数量/本地公众数量

本地公众文献捐献力度指数=公众捐献文献数量/本地公众数量

本地公众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贡献度指数=公众捐献文献数量/馆藏文献总量

注:本地公众包括外出经商、学习、旅居人员以及外来人员。

2.5.3 公众资金捐赠指数。该指数反映居民对图书馆作用的认识程度和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注程度,由以下分指数组成表达:

本地公众资金捐赠广度指数=捐赠资金的公众数量/本地公众数量

本地公众资金捐赠力度指数=资金捐献数量/本地公众数量

本地公众资金贡献度指数=资金捐献量/图书馆经费总量

注:本地公众包括外出经商、学习、旅居人员以及外来人员。

以上三个指数同时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沟通力、组织力。

2.6 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指数

一所图书馆办得好不好,符合不符合公众需求,影响力大不大,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图书馆所服务区域的居民,如果大部分居民都没有去过图书馆,甚至连图书馆在哪里、做什么、能够得到什么服务、如何得到服务都不知道,我们就很难说这所图书馆办得好。即使它有宽敞的阅览室、丰富的馆藏、高级的设备、优良的人才,也不能算是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反之,如果一所图书馆成为大家常来常往的“老地方”,成为居民精神和知识的乐园,成为公众心目中恋恋不舍的“芳草地”,那么,即使它较为简陋,也不失为一所优质的图书馆。因此,对一所图书馆的评估,首先要评估它的理想、情怀、意趣及影响力。仅仅考察图书馆“做了多少规定的事情”是很难有效评估其真实作用的,这需要通过对图书馆所实际发挥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各界的反应的检测,才能如实反映出来。社会对图书馆的反应指数由图书馆的媒体影响力指数、图书馆知名度指数、图书馆信息影响力指数、图书馆知识贡献指数、图书馆功能延伸指数组成。

2.6.1 图书馆的媒体影响力指数。该指数反映图书馆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比例。该指数与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现代传播意识、吸引力有关,用以下式子表达:

图书馆的媒体影响力指数=媒体对图书馆的报道次数/媒体对本地区各种文化团体的报道总次数

2.6.2 图书馆知名度指数。该指数反映了图书馆的本地公众所占的比例。该指数与图书馆竞争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形象设计、宣传力度有关。用以下式子表达:

图书馆知名度指数=了解图书馆的本地人数/本地公众数量

注: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2.6.3图书馆信息影响力指数。该指数反映公众遇到信息不足的情况时首先想到图书馆及其网站查询的比例,反映图书馆的服务声誉及图书馆在居民心目中的“信息地位”。当前,“信息民生”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代社会的高度复杂化、技术化、信息化,民众不仅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在生活中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例如,各种现代化的家用设备、交通与通信工具的使用与维护,以及保健、旅游、社交、娱乐、防止被侵权与被骗等,都需要掌握前所未有的信息与知识。如果说生产工具与生产知识在生产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生活工具”与生活知识在公众“生活力”与幸福能力中,也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图书馆应牢牢抓住当前科技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难得机遇,加紧规划与运作,在“信息民生”这个广阔天地施展“才能”,抢占制高点,让图书馆的信息影响力上一个新台阶。图书馆信息影响力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图书馆信息优先指数=遇到信息不足首先想到图书馆查询的居民数量/被调查的居民数量

图书馆知识贡献指数=居民通过图书馆服务所获得的知识量/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总量

注:由于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短信、微博等渠道发布信息,非正式读者也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因此,式中用更广泛的“居民”代替“读者”。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相关数据。

以上各个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图书馆的媒体影响力指数较高,则图书馆知名度指数也较高;如果图书馆知名度指数较高,而图书馆信息优先指数不高,说明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搞得较好,但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跟不上去;如果图书馆信息优先指数较高,而图书馆知识贡献指数较低,说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知识影响力较强,而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有待加强。2.6.4图书馆社会功能延伸指数。该指数反映公众并非为了阅读而到馆的比率,反映公众对图书馆的亲近程度。近年来,为了缓解心理压力,放松身心,到图书馆来交流沟通、休闲娱乐、开展社会活动的读者有增多的趋势,图书馆应根据社会的变迁,在某些设施和服务上作出相应变化,增加艺术氛围,美化环境,设置音乐厅、咖啡厅、俱乐部、商务活动中心等活动空间,以便形成“书香社会”环境。[1]当图书馆成为社会互动中心、社会资源消息中心、社会“能量”聚集地与社会“气象”晴雨表,便能发挥促进社会进化的作用,使服务渗透到生产生活乃至上层建筑的各种活动中,在社会中发挥多种隐性的作用,而不只是发挥单纯的单向的教育、情报等显性功能。该指数由以下分指数组成:

图书馆社会功能延伸广度指数=非阅读的到馆公众的界别数量/本地公众界别总数

图书馆社会功能延伸效度指数=非阅读的到馆公众数量/公众总数

非阅读公众互动指数=参与互动的非阅读公众人数/到馆的非阅读公众人数

非阅读公众活动强度指数=参与互动的非阅读公众所获信息量/到馆的非阅读公众人数

注:可通过抽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

图书馆的读者流、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运行的目标、方式、协调性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专长,及时进行统计与分析,为决策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有关公众情绪、思想、活动等动态信息。可用以下指数测度图书馆对社会的决策支持程度:

公众动态信息传递指数=图书馆向决策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公众动态信息量/决策机构及社会各界所需的公众动态信息量

综上所述,图书馆社会化是突破图书馆发展瓶颈、发挥其潜在功能、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方式。为此,有必要拓展战略思维,从图书馆社会化的角度探索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指数。

[1]计俊.文化休闲娱乐: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12-15.

G250

A

1005-8214(2014)11-0008-05

吴力群(1958-),男,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

2013-11-14[责任编辑]李海燕

猜你喜欢

公众图书馆信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