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2014-02-11魏日凤陈美霞
刘 伟,魏日凤,陈美霞
(1.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几十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工业化200多年的历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源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粗放式增长的特征,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具体表现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低效率产出、高污染排放,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难以为继,我国消耗同样原材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1/6。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将进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期。对于福建省农业而言,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即已经到了促进传统农业升级转型,并致力于发展农业新兴产业时期。农业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高关联、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六高”特征,主要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以转基因、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等为代表。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生物产业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产业的产值规模会超过3万亿,到2020年会达到6万亿左右,超过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规模,将成为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农业新兴产业作为生物产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占据重要位置,福建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已经在积极行动,先行先试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1 福建省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的概况
1.1 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起点较高
福建省在农业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相继开展了重组DNA技术、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组织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杂交稻育种技术与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有的已进入产业化,一些生物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初步形成。如厦门大学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国内第一个、全球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宫颈癌疫苗已获准进入上市前的临床试验;由厦门大学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和养生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出的世界首个戊型肝炎疫苗,已正式获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该疫苗同时也是我国第一种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疫苗;厦门蓝湾科技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荣获“高新技术成果证书”、“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多项荣誉。
1.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初见端倪
厦、漳果蔬食用菌加工业和泉州市休闲食品加工业已被确认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此外还形成一批市级产业集群。厦门市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扶持的13个百亿产值产业集群之一,在2009年就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并以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品牌创建和企业技术创新为抓手,经过四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古龙集团、银鹭集团、惠尔康食品、银祥集团为龙头,以轻工食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肉类和果蔬罐头、系列饮料、茶叶深加工、水产品加工、速冻蔬菜产业集群。漳州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着力发展闽台合作合资的果蔬食用菌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并已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1.3 休闲农业拓宽农业发展空间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福建省立足资源优势,利用田园景观和独特的山海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取得明显的成效。
福建省休闲农业主要类型有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人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至2013年,全省已有休闲农业观光点和旅游村镇2000多家,其中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园区和企业有36家,全省休闲农业投资总额达到近400亿元,从业人员约60万人。尤其是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已经初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市已有休闲山庄、农庄、农家乐休闲村(点)等各类休闲农业点70多个,估计从业人员1000多人,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总产值近亿元;漳州市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天福茶博物馆、东南花都),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天福石雕园、东南花都和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2 福建省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加快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地方产业特色。如永春县立足于其位于晋江上游,承担保护晋江上游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发展工业受到严格限制的实际,瞄准生物医药这一高科技、低污染的朝阳产业,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海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漳州市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畜牧业和水产品等七大主导产业并形成规模。立足海峡西岸的区位优势,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和海峡两岸农业、林业、渔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2.2 注重产学研结合
福建省历来十分重视并注意抓好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认真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开创了“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6·18)”平台,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促进了科技成果在福建省的聚集、转移、转化和技术服务,促进了主导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加快了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成果与行业、市场的紧密对接,支撑发展了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紧紧把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如厦门养生堂公司依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开发。漳州市漳浦丰盛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同开发“膜浓缩蛤蜊浓缩液”项目,成为全国第一家将浓缩技术运用于海鲜调味品上的企业。泰宁汉堂生物制药公司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在雷公藤甲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和雷公藤生物农药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签约,合作研究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雷公藤免疫抑制剂新药。
2.3 打造农业品牌
全省各地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推进战略性结构的调整和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使得福建省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突破的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张。至2013年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超过2000个、企业1300多家,居全国第四位。
2.4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福建省各地不断完善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提高合作社的竞争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服务农户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2013年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435家,比2008年翻了一番多,增幅全国第二。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比重超过10%以上,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6%。已呈现出多种联结农户利益的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安溪八马茶叶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供应商+茶农”的模式,公司与农户签约的原料基地面积达2600多hm2,年可提供毛茶6000多吨,帮助3000多户茶农解决了茶叶的销路问题,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达1000人;中绿(福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采取“租地+招聘”的模式,共招聘3000多户出租地的农民为公司职员,带动种植农户2.4万多户,农民人均增加收入9900元。
2.5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福建省充分利用对台优势,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全面提升闽台农业合作水平,促进了福建农业产业的升级。
2013年,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厦门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水果进口集散地。在全国14个省建设的29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福建省占了6个,为全国最多。漳州市积极建设国家发改委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科技部的“农业科技园区”,并以项目带动来推进两岸农业合作。至今,已经连续十五届承办了“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开创了两岸花卉直接交流和两岸联办花博会的先河;在2009年,花博会成功升级为农博会,进一步提升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层次。2010年,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成立,通过大力实施“大陆科技成果进宝岛计划”,在推动两岸农业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农业产业融合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促进了福建省现代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福建省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足,宣传和引导不够
作为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还没有为社会各界所认知,更谈不上加强闽台两岸农业新兴产业合作了。
3.2 规划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特色不明显
目前,福建省的农业新兴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产业构成缺乏特色,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3.3 相关激励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农业新兴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因此需要必要的政府激励和相关的法规保障,如永春县在推广种植黄花蒿过程中因青蒿素市场价格变化,加工企业停产,而未能继续推广种植;又如永春立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微生物活菌纯天然有机液肥,因产品价格偏高,产品销售受阻,公司连年亏损,已于2010年初停产。这些企业出现问题均与价格相关,而价格除受到成本费用的制约之外,还与相关的税费密切相关。
3.4 企业规模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
目前,福建省在相关的新兴产业领域,由于不少企业都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其小规模企业多、仿制产品多、产品种类少、竞争力弱。如福建省目前仅有规模以上生物技术制药企业不到百家,销售总产值不上百亿元。此外,福建省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资源占有量大,但高附加值产品少,生物医药行业产值仅居全国第19位。
3.5 资金投入不足
一方面,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支撑不足。据统计,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全年研发费用还不及国外一家跨国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如美国安利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超过30亿美元,而福建省2013年的生物医药研发经费还不到1亿元;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有限。
3.6 研发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创新不足
产品创新不足尤其是关键环节的创新平台不够齐全,农业新兴产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2007年,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前10强机构则分布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中国大陆的生物技术研发接近世界前沿,但急需解决的是中国大陆高校生物技术专利产业化的问题。至于福建省就更少,2003—2008年期间,在我国生物柴油专利和转基因育种专利申请总量中,福建省的申请量很小,分别为11件和1件,分别仅占国内总专利申请量的(348件)3.16%和0.29%。
4 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
4.1 高度关注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一,提高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第二,牢牢抓住农业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闽台两岸优势,加快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中央文件后,已有30多个国家有关部委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资金支持、政策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对福建省的大力支持,因此,福建省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挥对台优势,深化闽台两岸农业新兴产业合作与交流。
4.2 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
按照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其主要特点在于充分地利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农业,从而具有“六高”特征,并注重于走“六化”的发展道路。第一,应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畜禽疫苗、农林育种、休闲农业等产业,并注意以生产“六高”特征的农产品为目标,走特色化布局、产业化发展、工业化组织、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的道路,从而促进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二,应充分发挥福建省资源优势,促进全省农业新兴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即致力于发展具有福建特色的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3条农业产业带;以及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4个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9个重点农产品发展区域。
4.3 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抓手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第一,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合作社方向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契机,强化法律宣传和服务,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放手发展,鼓励多种形式一齐上,促进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发展。同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合作社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信息、农产品质量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第二,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链建设,以提高组织化程度。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生产经营,形成纵横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体化经营系统,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第三,建立企业的战略和技术联盟,促进农业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的发展,降低农业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
4.4 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第一,加强领导和科学规划。在各级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农业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并注重于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农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完善对农业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第二,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新兴产业的投入,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区域性担保公司,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第三,教育部门应根据福建省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加大高校生物类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硕士、博士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和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加快培养生物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第四,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善农业新兴产业研究创新平台,建立农业新兴产业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华安. 加快新时期闽台两岸农业合作的策略思考[J]. 台湾农业探索,2005(2):3-7.
[2] 张晨. 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新高度: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J]. 理论月刊,2011(3):134-137.
[3] 林坚.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9.
[4] 李非,熊俊莉. 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合作[J]. 亚太经济,2007(1):69-73.
[5] 张悟移,杨红娟. 云南省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过渡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6):47-48.
[6] 王渝.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集群与持续创新能力研究[D]. 福州:福州大学,2004.
[7] 许久海. 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技术转移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9.
[8] 任爱荣,赵一夫. 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业技术引进的模式探讨——以永春芦柑栽培技术引进为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8-24.
[9] 福建省统计局. 2010年福建统计年鉴[R]. 2010.
[10] 栾春娟,侯海燕. 世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计量研究(2007)[J]. 科技管理研究,2009(9):346-347,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