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2014-02-11刘信
刘 信
(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实现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其关键是形成并巩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相对不强、主体地位不够,主要是创新资源特别是优质创新资源没有自觉向企业集聚。因此,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将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创新资源流动规律作了初步分析,并基于浙江省的研究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引发关注与探讨。
一、创新资源的流动规律
创新资源与创新主体直接相关。创新资源与创新主体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没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撑,绝不可能成为创新主体。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分布的比较研究发现,创新资源配置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点,即自觉向创新主体集聚。
(一)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资源会自觉向企业集聚。中国科协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科技人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企业,其次是高校,最少的是政府部门;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力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政府和高校,分布在企业中的人数很少”。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就开始了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的过程。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研发经费来源与执行的分布、研发人员的构成已经基本稳定,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基本完成。2010年,美国61.6%的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而70.3%的研发经费由企业来执行,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
(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高校院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新主体由计划确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生产与科研分离的制度。我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科学院是学术领导核心,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两支主要力量,地方研究机构则是不可缺少的助手。”企业并不承担科研任务。此后很多年,创新资源没有在企业布局。直到1991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也仅占28%左右。
(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创新资源出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分流态势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逐步进入了科研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1991—1995—2000)》提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是企业进步的源泉。”在《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汇报稿)》中,首次提出“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此后,创新资源逐步在企业布局,出现了高校、院所、企业分流态势。到2011年,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的比重达到了75%,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了76%。
二、以浙江省为例看创新资源的配置现状
浙江省较早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且推动较快,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之一。因此,浙江省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浙江省创新资源配置和现状,对于全国有预警的意义,对于后发省份有参考的价值。从浙江的情况看,一方面,企业已经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技术创新主体基本确立;另一方面,仍未形成优质创新资源自觉向企业集聚的态势,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不够巩固。
(一)企业已经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
1.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2011年,浙江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43万人,企业R&D人员22万人年,较2005年分别增长118.9%和255.3%,年均增长13.9%和23.5%。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76.9%,企业R&D人员占全省R&D人员的比例达到82.6%。
2.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增长。到2011年,浙江省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502亿元,较2005年增长284.8%,年均增长25.2%。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省R&D经费比重达到81.9%。相比1991年工业企业R&D经费仅占全省R&D经费的28%左右,目前企业已成为浙江省研发经费投入的绝对主体。
3.研发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到2011年,浙江省企业研发机构数达到6781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为19.7%。研发机构数较2005年增加3610家,增长113.8%。浙江省企业设置研发机构数在全国的排名从2005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一位。
4.科技成果拥有量显著提高。2011年,浙江省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5万件和5.9万件,分别为2005年的11.6倍和15.2倍,占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0%和45.6%。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在申请专利时,为避免纠纷,以企业主个人名义申请。若考虑这一因素,将个人申请和授权的专利计入,则工业企业(含个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1.2%和92.3%。
(二)创新资源特别是优质创新资源仍然不会自觉向企业集聚
1.企业仍然不是高层次优秀创新人才扎根的首选。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大多首选去政府部门,其次是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统计数据也表明企业高层次人才比例呈下降趋势。2011年,尽管浙江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了43万人,但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却只有8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19.8%,较2005年降低了8个百分点。在浙两院院士、特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院所。
2.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浙江省企业研究机构规模偏小、层次偏低。2011年,浙江省平均每个企业研发机构有人员34人,低于全国平均值58人;平均每个企业研发机构拥有仪器设备原价453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968万元。截至2011年,浙江省54家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均布局在高校院所。浙江省17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中,只有46家布局在企业或有企业参与。
3.对外技术依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浙江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或技术研发多依靠高校院所。从数据上看,表现在企业R&D经费支出中,外部经费支出比重逐年提高,与美国研发经费的流向有明显区别。2011年,浙江省企业R&D外部经费支出37.5亿元,是2005年的8.7倍;企业R&D外部经费支出占R&D经费支出比重较200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三)引导创新资源自觉向企业集聚已成为形势发展的需要
1.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浙江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提高科研单位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是提高创新成果的绩效。当前,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标志,浙江省科技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要提高绩效,就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完成创新的全过程。科技成果要转化,必须靠企业,因此必须推动相应的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
2.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地位不相适应。目前,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技项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研经费、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研人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专利成果都在企业。但是,浙江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非常薄弱,不能担当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原因就是创新资源仍然缺乏,主要是结构性创新资源缺乏,低端多、高端少。
3.实现科技经济有效结合的需要。科技的发展水平与支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历史性难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只能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新的动力。科技只有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出重要作用,才有发展空间。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点就是企业。科技资源若能自觉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创新绩效才能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创新资源未能自觉向企业集聚的原因
创新资源特别是优质创新资源没有自觉向企业集聚,有着内在的深层次原因。从需求角度分析,浙江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很难摆脱当前业已形成的路径依赖,对创新资源的实际需求大打折扣。从能力角度分析,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又难以提供与挑战相匹配的待遇,难以吸引高端创新资源。概括起来,可从历史、制度和阶段三个方面来探寻。
(一)历史原因
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等级、权威、依顺、服从在传统文化中时常可见,根本没有企业和企业家的文化。受传统文化影响,创新活动往往受“权威”摆布,企业的发言权较低,不利于企业创新。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不存在市场意义上的企业,企业也未真正进入创新体系。改革开放后,企业虽然进入了创新体系,但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多种发展红利,如制度红利、市场红利、劳动力红利、资源环境红利、政策红利、全球化红利等。这些红利能够迅速为企业带来见效明显的经济利益。相对而言,创新活动难度高、时间长、投入大、风险大,对企业的吸引力很小。因此,企业不愿意投入创新活动,也不需要集聚创新资源。
(二)制度原因
一是市场竞争机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仍较强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垄断影响企业创新等。二是人事制度不够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与社会福利、医疗保障、资薪待遇等直接挂钩,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差异较大,导致科技人才不愿意流入企业,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由于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不会轻易进入企业,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引才留才的成本。三是创新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研发推动的模式不利于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利于企业创新、高校院所的评价机制影响了面向市场的科研活动、资本市场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等。
(三)阶段原因
一是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阶段。对于科技体制改革而言,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实现科技经济有效结合。这个阶段必然是企业主体地位确立但不巩固的阶段。二是经济发展处于创新驱动起始阶段。对于企业而言,是继续走熟悉的投资驱动老路还是走陌生的创新驱动道路,仍难以取舍。对于创新资源特别是优质创新资源而言,是迎接创新驱动时代而流向企业、还是稳扎稳打继续流向高校院所,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三是创新活动还处于模仿跟随阶段。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长期、持续的研发经历,缺乏创新积累,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只能跟随技术进步引领者开展有限的技术创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逐利本质也决定了其研发活动的短期性、功利性和肤浅性。在这一阶段,事业引人留人的机制尚未形成,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只是权宜之计,不仅会影响创新成本,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创新资源特别是优势创新资源一般不愿意自觉流向企业。
四、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配合也非常重要,还需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引导等。本文主要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如何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1.落实和完善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政策。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有关的政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各高新园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科技金融担保风险池,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促进各类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在企业转化,提高企业集聚应用创新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着力营造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以实施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为重点,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积极推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互动,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
3.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加速发展壮大。加快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引导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和水平。支持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鼓励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4.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征集渠道,由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牵头编制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设计推荐项目,鼓励国家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主动设计推荐项目。推行企业申报或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申报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地方科技项目。突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对完成股份制改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安排项目给予支持。
5.引导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企业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服务于企业的创新需求。加快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机构和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建设,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1]国际科技人力资源的全球分布与跨国流动的一般发展趋势.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2009年2月25日.
[2]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科学技术部网站.
[3]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1991—1995—2000),科学技术部网站.
[4]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汇报稿),科学技术部网站.
[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8.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7]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1991.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8]浙江科技统计年鉴2012.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