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2014-02-11罗洪铁
罗洪铁,王 丽
(1.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2.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的人才思想,对于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邓小平人才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本文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精神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灵魂和理论特色的具体体现。正是因为邓小平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使他敢于冲破极左思想的重重阻力,在放手培养和大胆使用人才的同时,认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才理论,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才思想。
(一)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提出的背景
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背景,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背景可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去看。其国际背景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现代化的生产出现了智能化、全球化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使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向了知识密集型。这种转变,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世界的变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就敏锐地意识到: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其国内背景是:新中国建立后一度发展较快的科学技术和人才队伍,经过“文革”十年的摧残,人才问题成了严重制约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他在1977年5月就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科技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1](40)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1977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告诫全党:“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41)1977年8月,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又讲:“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1](50)1984年,他在谈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指出,《决定》中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2](91)直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再次讲:“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2](378)正是由于他高度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付诸实践,才使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二)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基本精神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尽管只有八个字,但内容极其丰富。要运用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基本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将人才从极左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第二,强调科学技术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第三,人才是中国能否走向繁荣昌盛的关键。这一基本精神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人才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邓小平的人才思想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
人才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人才本来就数量少,整体质量不高,经过十年“文革”对人才的扼杀,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十年“文革”使我国少培养了一百多万高级专业人才、两百多万技术人才。“文革”结束时,每万人中仅有68名科技人才。职工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左右,初级技工竟高达71%。人才奇缺成了制约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对此,邓小平早在1975年就看到了:“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1](32)当年,他还十分忧虑地说:“一九五七年我去苏联,尤金说,苏联的原子弹,是三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搞出来的。这样的人我们就没有啊?”[1](33)1977年5月,他明确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1](40)在仅有49个字的一段话中,他就接连用了两个问号,既可看出邓小平对人才缺乏的忧虑,更可看出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到了1979年,他更是尖锐地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1](220)正因为邓小平看到了人才既是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又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严重不足,才使他的人才理论与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三、人才的培养
面对人才的现状与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尖锐矛盾,邓小平就如何培养人才发表了很多重要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培养人才是一项严重任务
对于人才的缺乏及其培养的重要性,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讲得很明确:“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1](91)在1979年,他再次强调:“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1](221)关于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论述邓小平讲得很多,但仅从上面两段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就可以看出,他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系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成功的战略高度。在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才培养最好的时期。一大批对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应运而生。
(二) 人才培养的标准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呢?邓小平以总设计师的战略眼光看到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1978年4月,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作出了明确回答:“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03)在继承毛泽东人才培养标准的基础上,邓小平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己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探索,提出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强调:“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110)通过这四条标准来指导人才的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四有”新人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去大显身手。不少人才现在已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
(三) 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种途径才能造就出来。在人才培养的途径方面,邓小平作了不少重要论述。
1.办好教育培养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邓小平讲:“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1](95)他要求各级主要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亲自抓教育。“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2](121)要办好教育,除领导认真抓以外,教师和教材是重要保证。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言传身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巨大,因此,邓小平将教师作为办好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他讲:“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108)他呼吁全社会,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他还要求各级领导,要关心教师的疾苦,要让教师休假,要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对于教材在育人中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发展教育,除了教师外,“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55)如何办好教育,邓小平认为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学校的后勤工作和搞好校风校纪。邓小平非常乐观地讲:“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2](120)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个预见的科学性,仅高等学校就为社会培养了上亿的建设人才。正是有了他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没有邓小平当年顶着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干扰,果断地恢复高考制度,主动要求抓教育,抓人才培养,我国不可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通过办成人教育培养人才
如何办好教育培养人才,邓小平主张两条腿走路。“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1](54)在两条腿走路思想的指导下,函大、电大、职大、夜大等办学形式在中华大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数以千万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但无机会进大学深造的劳动者得到了深造。据统计,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情况是:1978年为51万人,1988年上升到75.4万人。1988年成人高等教育在校本专科学生达到172.8万人,比1980年增长8.2倍。1980年到1988年,农民中等技术学校培训的农村实用人才达1714.4万人,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3.通过自学,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自学历来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邓小平热情鼓励人们自学成才。培养人才,“一个是办学校、办训练班进行教学,一个是自学,要下苦功夫学。在哪一行的,不管年龄多大,必须力求使自己学会本行。”[1](263)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成了数以亿计人的共同心声。新华书店前排长队,图书馆抢座位,挑灯夜读成了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技术、学业务。通过自学,一大批有用之才被造就出来了,不少人甚至还成了大才。
四、人才的发现、选拔和使用
人才的发现、选拔和使用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同样的重要性。邓小平对此也格外关注。
(一) 要善于发现人才
极左思想盛行时期,人才受到歧视、压制和埋没。对人才埋没问题,邓小平看得很清楚:“我们并不是没有人。好多人才没有被发现,他们的工作条件太差,待遇太低,他们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1](265)邓小平不仅指出了人才埋没问题,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一是制度上的缺陷。他讲:“现在有些人的成就外国人都公认,我们反而不了解,说明我们的一些制度有缺陷,不能发现人才,要认真改进。”[1](70)二是不重视人才的发现。“我们的各级党委,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在这方面注意不够,没有去有意识地发现、选拔、培养、帮助一批专业的人才。”[1](264)三是脱离基层群众和旧的习惯想法。他讲:“人才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平常同下边接触太少,还有些习惯的想法,所以不容易发现。”[1](411)他指出:人民群众中“有能干的人,我们要积极地去发现,发现了就认真帮。”[1](265)只要是人才,“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2](369)他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发现人才的同时,他本人还利用外出视察工作的机会,到基层中去发现人才。在邓小平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许多有才华的人才被发现,有的成了建设事业的精英和骨干,有的还走上了党和政府重要的领导工作岗位。
(二) 积极选拔人才
如何选拔人才一直是邓小平关注的大事。1992年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讲:“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2](381)邓小平不仅始终强调选拔人才的重要性,还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四条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如何选好人才呢?他认为:一是要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有利于选拔人才。过去那样臃肿,根本无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1](410)二是老同志要把选拔人才当成第一位的大事来抓。邓小平要求老同志要把选拔人才当成第一位的事情来做。老同志对人才选得合格,选得好,就交了账了,这一辈子的事情就差不多了。三是要尽快提拔中青年干部。“文革”十年造成人才断层,中青年人才特别缺乏。他讲:“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1](324)在邓小平要快、要认真地选拔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大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他们特有的风采,在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三) 合理使用人才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邓小平有以下重要论述。
1.克服人才浪费现象,发挥他们的专长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尽管人才奇缺,但并不是没有人才。邓小平讲:“‘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用好这些人,是很顶事的。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2](17)有人才为什么被埋没、被浪费呢?邓小平既分析了原因,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现行的组织制度和为数不少的干部的思想方法,不利于选拔和使用四个现代化所急需的人才。希望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来个大转变,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1](326)随着改革旧的体制和改变落后思想方法工作的推进,大批被埋没、被浪费的人才被发现,他们的专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用人不能求全责备
人才是长处与短处并存,有其长必有其短。用人要看他的实际本领,用其所长,不要求全责备。邓小平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2](109)只要是人才,即使他没有学历,资历也浅,甚至还存在某些弱点缺点,也要大胆地用。他还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1](109)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科学选拔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制定相关政策的指导。
3.要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刚从动乱中走出来的中国经济落后,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存在不少困难。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人才作用的发挥。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是用好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邓小平讲得好:“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1](56)他要求每年要给人才切切实实地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
邓小平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内容,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人才兴,事业兴。人才队伍的壮大,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目前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的人才,都是在邓小平人才思想指导下培育起来的。
五、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价值
邓小平人才思想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中国化,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 培养和壮大了我国的人才队伍
在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指导下,从1978年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1992年,我国的人才队伍短短的十几年间迅速壮大起来。
从1978年到1992年,只有14年,邓小平特别关注的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人才辈出。我国教师总数从1978年的899.4万人,增加到1992年的1 036.7万人。高等学校教师人数的增长最快,1978年高校教师人数为20.6万人,到1992年上升到38.8万人,增长88%。在教师数量增长的同时,教师队伍的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1977年,全国高校只有教授2 288人,副教授3 531人。1992年教授为 1.855 9万人,是 1977年的 8.1倍;副教授8.554 8万人,是1977年的24.2倍。人才是由教育培养的,教师队伍的壮大,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也很快。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总数才435.68万人,每万人只有593人,到1992年,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上升到1 759.7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20.5万人,农业技术人员47.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282.8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3.7万人,教学人员875.0万人。
(二)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邓小平人才思想指导下,我国人才队伍的壮大,推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1.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1978到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为:1978年3 62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9元。1992年26 651.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 287元。1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7.3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由133.6元上升为686.3元,城镇则由316元上升为1 387元;职工年平均工资由615元上升为2 140元;农民的消费水平从138元增加到571元,全国的消费水平则由184元增加到803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校数量增多,办学能力增强,197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仅为16.5万人,在校生85.6万人,1992年,高校毕业生已达60.4万人,在校生218.4万人,在校生增长了1.55倍。197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仅为9人,在校生 10 934人,到1992年,研究生毕业生数为25 692人,在校研究生94 164人,在校研究生增长了8.6倍。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才极度缺乏的状况。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中等教育也迅速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结构形式单一的局面,中等专业学校大大增加,在校生由88万人上升为224.4万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大大提高,全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成人教育也蓬勃发展。
科学技术成果显著。1979-1998年获国家发明奖2 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 297项。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3]。1981至1998年间我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6.5万项,其中有近20%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文化事业成绩喜人。从1978年到1992年,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图书馆由1 218个增加到2 558个;博物馆由349增加到 1 106个;图书出版由14 987种,印数37.74亿册,上升到92 148种,印数63.38亿册;各类杂志出版由7.6亿册增至23.6亿册,报纸从186种,总印数127.8亿份,上升到875种,总印数189.1亿份;全国影片年生产量由46部增加为170部;县级文化馆由2 748个增加为2 900个。文化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我国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直接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