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站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2014-02-11张亮
张 亮
(中国铁路总公司 运输局,北京 100844)
截至 2013 年底,全路管内共有车务站段 266个,其中直属站 130 个、车务段 136 个,共管辖车站 6 323 个,其中中间站占 88%。随着新线的建设和投入运营,中间站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普速铁路平均每新建 100 km,新增中间站 8 个;高速铁路平均每新建 100 km,新增中间站 1.5 个。自2007 年 9 月《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实施以来,车务 ( 调度 ) 系统发生的主要责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中间站,如 2014 年上半年全路车务 ( 调度 ) 系统发生主要责任事故中有 50% 左右发生在中间站。由此可见,虽然中间站设备条件简单,行车组织和调车作业单一,但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间站安全问题的发生涉及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而加强中间站安全管理是车务系统的工作重点,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应深入研究中间站的安全管理对策。
1 中间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4 年上半年发生在中间站的主要责任事故中,人、设备、环境 3 个因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这 4 种因素与事故发生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1]。通过对中间站安全管理的归纳分析,认为造成中间站责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主要方面。
1.1 部分车务单位管辖范围过大
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车务段和调度台整合后,部分车务段和行车调度台管辖范围大,点多线长,造成管理难度增加,难以适应当前的安全管理要求。特别是车务段作为中间站的上级管理机构,一些车务段管辖车站超过 60 个,管辖里程超过 1 000 km,管辖车站过多或管辖里程过长,管理上“走不到、看不全”,难以兼顾管辖范围内所有中间站的安全问题。
1.2 中间站干部作用发挥欠佳
中间站干部的管理、监督、整改等作用发挥欠佳。部分中间站干部从基层经过多个岗位锻炼提拔,现场作业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管理粗放,忽视安全基础管理。部分中间站干部现场工作经历少,虽然经过几年的现场锻炼,但对铁路运输组织管理过程不清楚,缺乏管理经验和对班组管理的成熟思考,安全管理缺少思路和办法。部分中间站干部对安全职责、办事方法等没有深刻的认识,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遇行车非正常作业时难以发挥监控作用,面对目前安全管理要求束手无策。
1.3 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从近几年车务系统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部分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低,非正常处理能力不过硬,发生事故或遇到突发事件后,对情况判断不准确,主观臆断,盲目作业[2]。部分职工对一些技术规章、作业办法不熟悉,不会干,甚至违章蛮干、简化作业程序,导致惯性事故不断发生,特别在施工全面铺开、处理突发情况等繁忙时段,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无序指挥的情况时有发生。
1.4 主要行车岗位缺员
从现场调研情况看,一部分中间站在行车岗位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员。有的中间站由于缺少调车组人员,只能按 1 : 1 配置,去往专用线、调动大组车作业存在风险;由于部分岗位人员不足,按作业量应四班倒的目前只能三班倒甚至两班倒,超强劳动对人身、作业安全不利。特别是随着工作量的增大,作业中的纰漏和风险也不断增多。
1.5 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1)主要行车规章需要完善。一些铁路局《 行车组织规则 》( 以下简称《 行规 》) 和中间站《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 以下简称《 站细 》) 存在条款制定未覆盖全部可能情况、相互之间逻辑关系不严谨、衔接不顺畅、设备发生变化时相关条款更新不及时、个别行车办法与《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 以下简称《 技规 》) 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2)规章制度清理不及时[3]。铁路局、站段在制定新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临时要求后,未对原有的规章及时进行清除和梳理,造成头绪混乱,相互交织,不利于在现场作业中贯彻执行。
(3)应急预案尚待完善。当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尚不完善,存在制定条款不细致、可操作性不强的缺点,难以有效发挥应急功能。
1.6 科技保安全亟需加强
车务系统对现场作业的监控仍然以“人控”为主,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控”到“机控”的有效转变,而人是最不稳定因素,安全可控性差。例如,部分衔接正线、到发线的专用线和段管线未按规定安设隔开设备 ( 如铺设安全线 );在防错办、防溜逸、防冒进等方面缺乏先进的安保设备;部分行车设备运行不稳定,可靠性差。在现场调研中发现部分集中联锁的车站电务部门登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较多,而且长期得不到消除,给行车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2 加强中间站安全管理建议
2.1 合理优化车务站段管辖范围
应结合铁路实际,认真分析车务、调度系统在管理布局、管理效能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加快推进调度指挥信息化和车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统筹考虑车务段现有规模、承担的工作量、管理力量和新线规划情况,按照有利于加强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原则,对一些管理范围大、工作量偏多的站段适当调整,合理确定车务站段管理跨度和范围,为安全管理精细化和有效应急处置提供前提和保障。
2.2 强化中间站干部能力建设
(1)中间站干部应“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通过采取必要的组织手段,及时调整不称职的干部,提拔任用适合的干部,对政令不畅、有禁不止、弄虚作假,以及不作为的干部,采取撤职、免职等手段,在中间站干部队伍当中养成令行禁止、严格落实、严抓严管的风气。
(2)建立科学的用人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用人激励机制,将素质过硬、干劲十足的现场骨干,选派到中间站干部岗位进行锻炼,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同时,应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锻炼,可以将有一定实践经验或有主要行车岗位单独定岗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中间站从事管理工作。
2.3 强化职工业务培训
(1)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实效。以实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为重点,强化对车站值班员等主要行车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系统培训;深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实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4]。
(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各铁路局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全面加强车务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以铁路局培训中心、站段培训基地为主的内部培训网,配套完善生产和相应的培训模拟设备,同时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等外部资源,建立优势互补、内容全面的培训体系。
2.4 配齐配足主要行车岗位人员
按目前中间站实际岗位作业需要,重新对主要行车工种岗位缺员、需求情况进行彻查,逐站核查、逐岗位核对,并依此重新完善编制,补充缺员、配齐人员,满足班制和预备率,彻底消除作业人员不足的隐患。
2.5 规范完善规章制度
(1)整合并完善专业技术规章。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新《 技规 》的颁布实施,全面梳理各级机构相关专业技术规章,各铁路局和站段对规章进行补充完善、过期清理、冗余整合及精简工作,建立定期修订制度;加强车站《 站细 》管理,由铁路局运输处对负责审批的《 站细 》进行全面审核,指导站段对《 站细 》技术资料、作业条件、关键作业规定等进行现场逐项核对,确保《 站细 》严谨准确,以消除安全隐患。
(2)狠抓基本规章制度的落实[5]。铁路局坚持以《 技规 》、《 行规 》、《 站细 》等基本规章和相关作业标准为基础,明确纳入“红线”管理的具体项点,确定触犯“红线”制度的考核标准,日常管理上严格执行,强化对严重违章行为的震慑作用,树立基本规章制度的权威。
2.6 推进技术设备创新
以全面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专项整治为助力,稳步推进车务、调度信息化建设和安全设备投入,提高车务、调度安全“物防技防”能力。
(1)推进专项整治工作[6]。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的安全专项整治项目,铁路局利用3年时间,完成在专用调车机车及其作业的集中联锁车站安装应用“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 STP ),2014 年完成主要干线及作业量较大车站专用调车机车的安装使用,实现集中区挤岔和破坏进路的调车作业事故大幅度下降的阶段目标。
(2)建设站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车务站段设立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装备视频监控、TDCS 调监和列车运行图显示终端、运调系统等设备,实现对现场作业实时监督、非正常作业远程指导和过程回放分析等功能。同时,开发站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干部从现场作业过程到作用发挥、履职检查再到管理过程分析考核等信息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3)强化自管设备质量管理。推进车务自管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自管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用、管、修”管理办法,加强对列尾、平面无线调车灯显、减速顶等设备的日常检查,严格设备故障的考核机制。
3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剖析了中间站安全问题的种类及发生原因,提出合理优化车务站段管辖范围、强化职工业务培训、配齐配足主要行车岗位人员、规范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技术设备创新等手段,以提升中间站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因此,应结合站段管辖范围的优化从生产力布局、调度指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施定量考评,从而进一步加强中间站安全管理,激励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1] 王中华,赵 宁,戴广龙,等.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车务安全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1):28-31.
[2] 陈明莉,胡耀龙. 提高车站值班员安全素质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3):43-45.
[3]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2014年度上半年车务、调度系统专业管理及重点工作评价结果[R].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2014.
[4] 崔 浩. 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统计与评估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5] 钱家骅. 深入推进铁路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41-44.
[6]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 2014年调度部工作要点[R].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