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东方视角审视莎翁戏剧中的中国风

2014-02-11周鑫

戏剧之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莎士比亚戏剧

周鑫

摘 要:莎士比亚是16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被本·琼生称为“时代的灵魂”。他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并且深刻地批判着英国衰落的封建制度。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去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情因素。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5.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12-01

16世纪的中国,封建的礼教与法制依然是人们不可动摇的立身之本,莎翁却在另一个国度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性取向,用他绝美的十四行诗宣扬爱情的平等。

爱情,是文学的灵魂,无论信仰,无论国度,无论文字。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是个值得商榷的人物,青史留名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传说中的同性恋人——莎士比亚。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身体发肤,受诸父母”,身为男儿,是不应该对自己身体有任何损伤的,所以髡型是一种侮辱性的惩罚。再者,中国古之大贤认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教圣人孟子提出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见《孟子·离娄上》)。男人如果不忠不孝,是被全社会所唾弃的。所以延续香火一直被认为是男人此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中国古代的纳妾,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是一件理所当然并且势在必行的事情。如果妻子不能生育,则被视为“七出”之一,丈夫完全有权利将其逐出家门。可见生育在中国古代是多么受重视。这么分析看来,莎士比亚假如来到中国,可能很难享受到爱情的滋润。并不是说中国所有的男人性取向都正常,而是因为:

第一,中国的风俗很顽固并且中国的男人都需要传宗接代。

第二,符合身体条件的中国男人都在皇宫中,被皇帝享用,莎士比亚应该不敢动皇帝的男人的歪脑筋。

第三,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来到中国,身份应该类似于中国的亲王,而莎士比亚仅仅依靠父亲的名字申请到“绅士”称号,顶多相当于中国的秀才,一辈子都不一定会有机会去京城。两人地位相隔万里,距离也有十万八千,一个伯爵有必要跨越万水千山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试问,当莎士比亚没有了爱情,心中没有了理想,娶妻生子过着平庸的生活,没有了激情的火花,还能写下传世的三十七部戏剧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吗?《罗密欧与朱丽叶》恐怕要写成《西游记》了。

不过细读《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有一点精神却与中国古代十分神合,就是他所提倡的“早恋”。早婚早育一直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精髓,只是伴随近代中国人口的飞速膨胀被计划生育和婚姻法所扼杀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之时,男方不过14岁,女方亦只有13岁,双方都是初中生的年纪。这与清太宗皇太极与孝庄皇后布木布泰一见钟情时一个13岁,一个11岁相比之下还是有点相形见绌的感觉。我们在反思古人思想早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古人寿命偏短的因素,孔夫子曾言:“四十而顺,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古人活到四十岁已经是生命的垂暮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政治婚姻。政治婚姻害死人,绝大多数的政治婚姻是不幸福的,这一点在中国,外国都是一样。如果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没有向朱丽叶求婚;如果凯普莱特不满意,没有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那么我们的罗密欧还是有一定时间去争取他的岳父同意的。可惜无巧不成书,可惜这是一部悲剧,最终这对恋人只能在天堂中继续未完的恋曲。中国古代也有一条著名的政治婚姻的案例——三国时期的孙刘联姻。孙刘两家为了联合抗曹,刘备迎娶了孙坚之妹。时年,刘备四十九岁,而孙尚香不超过27岁,两人年纪相差超过二十岁,这是一对明显的老夫少妻组合。婚后生活暂且不谈,政治婚姻是随着政治气候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局也难逃孙夫人泪尽江边,殒命而亡。扼腕而叹,政治婚姻害死人!

也许莎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人可以出生与死亡都在同一天。让人想起许巍的《两天》:“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参考文献:

[1]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杨周翰.莎士比亚译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980.

[3]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黄怀信.论语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周 鑫(1988-),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素描)
有趣的戏剧课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