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
2014-02-11
天然气未来未知
最近一时期,国民议论较多环境之惑,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难以避免的,需要大家正确努力应对。
十年前,我曾参加国发委讨论我们苏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论证,当时环保专家讲到了从南京到上海的长江两岸电厂烟囱林立,能源供应还是短缺,此种发展方式是否还能持续?当时我作为参与无锡燃电项目的主责人,极力主张上马清洁的气电,也经常去北京协商落实天然气问题,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所以至今锡城没有燃电机组。现在气源条件略好,但天然气的价格上去了。这样的话,要用上清洁能源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政府还要从中协调和补贴,显然不会长久。再者下游供热用户更难承受,政府不仅要去补贴还直接减少税收,所以不管在哪个地方都不是容易的。现在都说制度要从顶层设计,关键就看从哪个角度出发。光用市场手段,按经济规律是难以解决多个利益体角逐之殇。
此外,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更应注重高效利用的方式。虽然说要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实用,但实际上,看到我们这里较多家户都使用燃气地暖,我家也是如此,如此一次性大量消耗天然气,仍觉得非常可惜。这不是钱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天然气利用方式的引导。若冬季取暖用电价降一半,类似北京电采暖政策,鼓励燃气联合循环的发展,高效梯级利用,保障其低价气与容量,那比家家户户自用燃气取暖要合理得多。类似事务较多,只要突破相关利益间的纠结,这完全可行,当然更需要智慧和魄力。
(徐栋 无锡重装产业发展负责人)
回复_能源结构的调整实际上背后牵扯的是许多企业的利益。这些企业还有许多是国有企业,改革阻力可见一斑。而且,盲目的扩大使用天然气的范围和用量并非最好的选择。如何循序渐进,使我们更应该重视的一个话题。
围观
@涂建军:在节能减排及应对雾霾的压力下,各地通过天然气代煤有了巨大的动力,但国内上游生产通过国际贸易进口能否跟上下游需求迅猛增长的步伐?值得各界关注。
把工作机会留给北美当地人
对于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来说,按照规章制度和选区内的选民意愿办事是政府的行为准则。社区的选民对你企业的性质和国家并不关心,那是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才要管的事情。他们只在乎你是不是把工作机会给了当地人。如果你的企业没有招聘当地人,那就等着被赶走吧。
回复_中国企业在国外更喜欢用本国工人,因为更加能吃苦。不过在国际化浪潮不断涌入各个角落的今天,也许对本地员工的使用,才能更体现一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