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T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2014-02-11周仲强

戏剧之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汉语英语教学大学

周仲强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同时也是饱受诟病的一个部分。针对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效果,结合信息时代学生和社会对语言应用能力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运而生。其改革内容涉及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个层面。比如:课程设置一改单一的教学模式,将英语课改为听说和读写二门课,增加了听与说的课程比率,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参与者指导,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笔者认为,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大学英语测试,即CET,其测试内容的改变,这将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大学英语测试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以来,一直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毕竟,在现在的中国大学教学体系中,测试仍然是教学环节中最后,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测试展开。大学各级别学位的授予,毕业生的就业,乃至工作期间的职称申请或出国进修,各方面都有对英语测试水平的要求。

一、翻译项目改变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英语教学就是以英语语言的各个应用方面作为为全部的教学内容,把英语作为单一的语言进行教学。反观我国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语文和英语所占比率仍然落后于数理化等传统理科课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落后教学理念仍然深得人心,理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的课时比率基本为2:1,在硬件条件落后的地区,这种危险倾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占我国大学生绝对多数的理工科学生的语言能力低下的局面。

新增设的翻译项目,实质上是增加了对大中小学的语言课程要求:在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老师和学生必须要加强对汉语的学习,否则,学生不仅缺乏今后科研必须的语言能力,同时,对于翻译题目的完成也将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2013年12月14号举行的CET测试翻译题中关于月饼的内容,“月饼上常常印有“福”或“寿”字”,其中,此处的“福”是指“幸福”,抑或是“福气”?考试结束后随机询问了学生,相当数量的学生将这个语言点翻译成了“happiness”即,幸福。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发现:此处的“福”意指“福气,福分”,而不是“幸福,愉快”。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得出答案: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很大原因是汉语表达能力的不足,以及对我国历史,社会,文化等文科范畴的知识储备匮乏。笔者认为,翻译项目增设和改革,将会使大学英语教学从一味地全英语模式转变到汉英双语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应该以二种语言的转换方法和思维方法作为课程重点。具体来说,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汉语和英语使用比率起码应该是1:1,对于某些语言能力相对滞后的班级,汉语的使用频率应该更高。

二、翻译项目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往常见的做法是应该鼓励师生在课堂上以英语的听说为主,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学生要模仿并自主用英语反应。所有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英语作为目标,以英语作为载体,“大学英语课堂宛如美国普通家庭的一天”,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即:第二语言的习得总是以母语为参照物,通过母语记忆并应用。并且,过度强调英语的应用无形中进一步弱化了原本就薄弱的汉语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许国璋先生指出,“当语言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语言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其论断清晰地表明了语言,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只能是中间物质,不可能脱离于历史,文化和其他社会各要素而单独存在。就教学而言,语言教学不能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课程而独立存在。

CET翻译项目的设立,可以有效地改变现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对某一话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前,无论听说,还是读写课,常见的做法是进行一个leadingin,其内容绝大部分和英语国家有关,涉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等方面;对比而言,对我国相应的各方面知识导入几乎是空白。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英语-汉语单一的过程层次上,而语言的应用恰恰应该是二种语言的准确和迅速地转换。

为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主,丰富相应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还应该详细介绍与之相关的汉语表达以及背景知识。例如:在讨论美国参众二院议长访华及其意义时,不仅要详细介绍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设置和权限,更要详细介绍与之对应的我国的政府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因为如此,学生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国会二院议长访华,迎接或会见的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领导,也就理解并掌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英语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而美国国务卿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地位与我国的国务院总理一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国务卿the Secretary of State Council of USA克里访华时,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等接待。在语言转换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翻译就顺理成章地为学生掌握。事实上,这样的讲解,不仅丰富了学生们双语的表达能力,更提升了作为科研人才所必须的各方面知识储备。在笔者任教的课堂上,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各方面知识的是非常感兴趣的。

三、翻译项目将改变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将随着CET考试项目的改革而发生重大变化。

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现阶段广泛使用的教材,也存在在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类似的问题。教材的编写者总是认为:英语课本就应该是全部围绕英语展开。无论是导入部分,课文词汇,乃至课后的练习及语法解析,都力争使用英语。即使是少量的教材中出现的汉译英练习,也是考察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英语语法或词汇而设置的。教材编写的片面性,即:重视了英语语言的掌握,却忽视了汉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无法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或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改编时,大学教师应该增加我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例如: 在学习一篇关于圣诞节的英语文章时,编者不仅要在文章背景中介绍圣诞节的各种信息,更要补充与之对应的关于我国春节的信息。通过汉语和英语双语的教学,学生们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知识循环,否则只能是单向学习过程。例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即时地翻译出“圣诞前夜”,可能够翻译出“除夕”的人,却寥寥无几。正如上文所言,汉语知识的积累可以明白:“除”字,可以表示“最后的,最终的”的意思,而“夕”则对应着“晚上”;由此,学生们至少掌握了一种翻译方法,即:除夕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再结合以前学过的“圣诞前夜”,不难得出“除夕”的英语可以翻译成“Lunar New Year Eve”。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够具有通过英语语言测试的能力,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修正以往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尤为重要。可喜的是,北京地区的高考英语和语文的分数比重变化,国家教委对于以后高考取消英语测试的思路,无不体现出教学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汉语作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在着手修正以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语言学习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夯实自己双语能力,增加中西方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积累,才能够胜任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1]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 Commun -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lackwell.1995.

[2]Dwight Bolinger, Aspects of Language [M]. FLTARP.1999

[3]许国璋.论语言[M].FLTARP 1999.

猜你喜欢

汉语英语教学大学
学汉语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