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14-02-10李宏伟
摘 要:计量工作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计量工作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技术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协作也越来越紧密。各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水平及服务化要求越来越严格。至此农业、工业、科研、军事等领域如何在社会发展中齐头并进,跻身于世界前流,实现成本的最小化,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计量强国之梦。今天以身边存在的“计量现象”为突破口,举例分析计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特性与建议。
关键词:计量;社会;发展;意义
古代计量的发生,可以追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进步,人们开始提出对长度、容量、重量等计量单位的需要。早时期人类以自己的身体部分作为计量单位丈量对照物的尺寸,而结绳记事(计数)是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体现了早期时期计量发展的萌芽。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计量的快速发展,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由于各国有各自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和不同的度量衡器具标准不一,无法保障货币、车轨、兵器的尺寸、重量等的划一,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通过政令下达统一的规格(模板),进行计量规范,是古代计量标准化活动的典范,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有序化和规范化。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4大发明的出现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在古代时期计量成就就处于领先地位,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古有大禹治水、郑和下西洋,今有长江三峡、神州飞船,我们的祖先以超常的智慧、伟大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上下五千年”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时间走到21世纪,历史更需要我们努力成为计量强国,早日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计量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与意义
1.1 农业
国家一直以农业发展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以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为原则[1],把标准运用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辅助信息化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提升当地的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必须依托计量来保障。农业生产中进行大棚建造、适温育苗、科学定植、定量施药、施肥、保鲜运输等环节都离不开计量的作用。配药、配肥电子天平、销售台秤,温室大棚的温湿度计、农产品测糖仪等计量器具的规范使用,使得计量在标准服务农业过程,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涉农企业、合作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以计量服务实现产前、产中管理定量可控,促使都市型现代农业向精细、精准农业迈进,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竞争力。
1.2 工业
工业是计量最先涉及领先的领域。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计量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计量技术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工艺水平越来越严格,而计量手段对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变得尤为重要。计量在工业各领域随处可见。例如:一架普通的飞机约有500多万个零件,由上百个工厂生产,若没有一定的计量保证,就无法装配,更无法保障飞机的正常飞行与安全。一家生产食品的企业,从原料采购原料、配料分配、生产加工、检测检验、包装销售全过程,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都要有计量来保障整个食品的生产和安全关,如果一个计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和人身损失。计量是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的根本。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1.3 生活
计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里所用的水表、电表、热能表、天然气表,汽车加油站使用的加油机、商家称重的计量器具、出租车计价器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往往在大型商场买东西,都忽略了台秤、电子天平、电子秤等是否贴有期限内校验的合格标志。尤其是购买金银首饰,对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准度要求更为严格,不然损失的是自己利益。例如:环保部门经常公布大气PM2.5、紫外线、水质质量等数据,数据的来源都是通过计量检测设备来提供的,每日、每月、每年实时进行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分析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环境污染措施,进一步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和质量。我们经常在医院检查(治疗)身体,所用的温度计、血压计、心电图机、CT机、氧气表、高压氧舱等计量设备,如果计量测试稍有偏差,就直接关乎医院声誉与老百姓的健康生命。因此计量与我们生活密切不可分割,计量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放心、更安全、更健康。
1.4 科研军事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了完美的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并进行了科研实验和太空授课等一系列工作,于15天返回內蒙古中部草原,圆满完成了任务。神舟十号飞船从起飞到送入预定轨道再到到返回落地,对通信、跟踪、测轨、定位等都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由此可见,传送信号精度越高,准确定位的机率就越高,从而对计量测试系统必然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国与美国导弹打击目标能力相比,一个精度是几十米,一个精度是几米的差距,计量技术实力相差十年。例如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阿富汗战争等等,从导弹发射、拦截、直至摧毁目标,体现了计量测试系统的精密和威力,反映了一个国家计量水平的高低和军事地位。在国防建设中,计量是极其重要的技术基础,具有明显的技术保障作用,不仅可以节约资金,争取时间、而且可以提高作战能力。
2 计量工作的特有原则
2.1 需要原则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发达的国家常常以中国科技水平低、难以达到相关标准为由,冲击我国经济市场。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计量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也是提升地区、国家经济水平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实施计量发展战略是顺应历史潮流,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2 主体原则
在计量工作中遵循主体性原则,就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好的计量方法如果不加以实施,所期望的结果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具体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既要看到内因的重要作用,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在实施计量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发挥好主体性这一内因,运用好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全力推广计量方法这一外因,推进各项产业、事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3 规范原则
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是把计量手段逐渐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都要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符合本领域、工作适宜的计量标准,在标准体系运行中都要遵循PDCA循环原理: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以保障整个计量标准体系的时效性、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
2.4 目标原则
计量行为都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标准化活动[2]。简而言之都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监督标准的计量行为过程。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利益,协调社会生产的各个组成部分,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国际竞争力水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实现经营管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和秩序化,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
3 计量在社会发展中的建议
3.1 计量機构的常设性
计量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是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二是政府、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应设立常设的计量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加强检定,共同推进计量工作有序开展。
3.2 工作人员的专职性
计量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一是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手段,加强对各层次计量工作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的计量人才体系。二是鼓励计量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各种计量竞赛活动,培养一批复合型计量专业队伍。
3.3 工作成效的激励性
一是建立计量工作激励机制,加大对计量重要基础项目、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重要标准制修订或在标准的推广实施中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组织和个人予以奖励。二是把计量工作成效作为人员申报专业职称评审、考核、晋升和享受有关津贴的重要依据,营造良好的计量工作氛围。
3.4 标准体系的适应性
一是要紧盯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计量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既要高起点,又要谋化好发展战略目标,统筹全盘工作发展。二是不断监督检查计量标准的执行情况。建立标准应用情况的跟踪反馈制度,不断修订完善标准,以提高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计量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不缺少的要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都能发现它的存在。早在战国和汉代就流传“无规则不成方圆”、“差若毫厘、失之千里”的俗语,如果生活中没有一套规则、一些准则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就不可想象。如果大家都能自觉遵循利用计量方法,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综合效益。因此,有了计量标准化活动,我们以最小的成本资源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就能早日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计量梦、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庚生.农业标准化培训大纲[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23.
[2]刘晓东.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4出版社,2006,1.
作者简介:李宏伟,男,本科学历,目前在杨凌质量技术检测检验所工作,从事标准化与计量检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