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临终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4-02-10冷海燕
冷海燕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199)
临终是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衰竭不能用现在医疗技术治愈,死亡即将发生的过程[1]。临终患者预计生存期为6个月[1]。而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它能够激发临终患者对人生进行回顾和反思。通过对人生的回顾,有利于帮助患者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减少对死亡的恐惧。现就临终患者应用音乐疗法的研究做一综述。
1 音乐疗法的概述
1.1 音乐疗法的起源与引入 音乐治疗学是20世纪中叶创建于欧美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虽然从学科的创建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但是音乐治疗学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传播开来,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教授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将音乐治疗介绍到了中国。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中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但音乐治疗工作尚处于起始阶段,无论临床实践还是基础理论都有待探索和发展。
1.2 音乐疗法的定义 国外专家提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2]。
1.3 音乐疗法 的分类[2,3]
1.3.1 主动性的音乐疗法 又称“参与式音乐疗法”,通过患者自己演奏、唱歌、跳舞来调节情绪,以达到充分散发压力和感情的目的,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有工娱疗法、参与性音乐治疗、创造性音乐疗法、击鼓疗法、吹弹疗法、歌唱疗法等。
1.3.2 被动性的音乐疗法 又称“接受式音乐疗法”,患者是倾听者的角色,患者听现场音乐或听录制好的音乐带,可协助患者唤醒其受压抑的感觉,进而改善情绪和行为的障碍,是让患者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这里的聆听是用心地听,是一种能过滤声音、选择性集中,形成记忆和反应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有超觉静坐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名曲情绪转变法、聆听讨论法、投射音乐聆听法、音乐与情绪同步法。
1.3.3 综合性音乐疗法 在国内有音乐按摩治疗、音乐针灸治疗、音乐气功治疗、音乐电疗、音乐运动治疗、音乐感觉综合治疗等,有的把心理治疗与音乐治疗相结合。
2 音乐疗法的作用
2.1 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可减少化疗副作用,稳定患者血象,减轻患者心理恐惧[4],还可消除癌因性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5],增加护患互动以及改善失眠[6]。
2.2 改善临终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肿瘤患者而言,音乐治疗不单是音乐的享受,还可用于处理病患焦虑或忧郁情绪,改善语言表达或沟通障碍[6]。
2.3 用于急性、慢性疼痛和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癌症晚期患者、术后患者以及一些慢性患者等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疼痛的折磨。音乐疗法对于轻中度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7]。
2.4 运用音乐疗法对临终患者进行干预时,可以减少他们的无助感,进而将注意力从疾病和死亡转向正视生命的过程[8]。其次还可以引发晚期患者对美好或痛苦生活的回忆,再现逝去的情感。还能帮助其家属充分宣泄哀伤,尽快度过哀伤期,重新回归社会。
3 音乐疗法在临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3.1 应用条件 ①患者具有听力;②环境安静,最好是单独房间;③应按照医生的治疗处方进行;④治疗时音量要适宜,一般不超过70分贝;⑤剧烈疼痛时不适宜用音乐疗法。
3.2 应用方法 ①评估与确定患者的问题;②制定治疗目标;③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患者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④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价患者的反应。由于各种音乐活动可帮助患者发展其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交流、社会认知与自助能力和技术以及自我情感能力的表达,故应及时地、动态地判断患者的各种反应状态[3]。
3.3 应用效果 吕小红等[9]将38例癌症患者在接受放疗或化疗期间配合音乐进行治疗,干预前后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测量评估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在改善癌症患者睡眠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Nakayama等[10]对10例临终晚期癌症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并做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蔡光蓉[11]将治疗组采用音乐疗法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抗肿瘤药物治疗,30天后治疗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DS,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HAMD,HAMA)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小妹等[12]的研究显示:音乐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长期干预效果满意。
Bradt等[13]对30例癌症患者进行音乐干预,结果显示:音乐干预对癌症患者的疼痛、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都有明显的效果。Huang等[14]在音乐干预前后分别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分析,试验组有42%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有8%的患者疼痛有所缓解。邓若云[15]将52例肿瘤中度疼痛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用药后通过MP3耳机听舒缓音乐,对照组则单纯以药物治疗,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和吗啡用药剂量均低于对照组。
4 小结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有其自身局限性,如患者要有听觉,对于声音高度敏感症还有音乐易感性,癫痫患者不宜运用音乐疗法[7]。护士选择音乐时应意识到患者的文化差异,确定为患者提供的音乐种类,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和情绪的统一和谐。开展音乐疗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辅助临床治疗的效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多元支持,弥补单纯依靠生物医学指标的不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1〕 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社,2007:191.
〔2〕 陆箴琦.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护理,2009,9(1):60-61.
〔3〕 陶功定,李殊响.实用音乐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4〕 李春梅,谭华凤,刘艳华.音乐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31-1633.
〔5〕 黄云娜,杨曦,杨秋敏.中医五行音乐对急性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12-1414.
〔6〕 万永慧,毛宗福,邱艳茹.音乐疗法对癌症病人焦虑、抑郁及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3):1172-1175.
〔7〕 马丽,余丽君.我国运用音乐进行疼痛干预的护理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8-271.
〔8〕 史宝欣.临终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2-153.
〔9〕 吕小红,陆益线,廖新颖,等.音乐疗法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2):106-108.
〔10〕 Nakayama H,Kikuta F,Takeda H.A pilot study on 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in hospice in Japan[J].Music Ther,2009,46(2):160-172.
〔11〕 蔡光荣,贾立群,魏育林,等.音乐疗法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J].医学综述,2007,13(24):2025-2027.
〔12〕 李小妹,周凯娜.音乐疗法改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B):9-12.
〔13〕 Bradt J,Dileoc,Grocke D,etal.Music interventions for unprov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in cancer patients[J].Cochrame Database Syst Rev,2011,(8):6911.
〔14〕 Huang ST,Good M,Zauszniewski JA.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in relieving pain in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 Nurs Stud,2010,47(11):1354-1362.
〔15〕 邓若云,葛文娥,丁振华,等.音乐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24-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