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桃树栽植与管理技术
2014-02-10王立霞胡连艳
王立霞,胡连艳
(1.宁河县苗圃场,天津 301500;2.天津市宁河县森林植物检疫站,天津 301500)
1 日光温室的建造
1.1 场地选择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交通方便,排灌畅通的沙质壤土地块建设温室,避开重茬地。
1.2 土壤改良
苗木定植前结合土壤深翻,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90000㎏及氮、磷、钾复合肥300㎏。对土壤贫瘠的地块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1.3 温室建造
采用短后坡高后墙日光温室建设标准。温室跨度6.5~7.5m,脊高2.8~3.5m,后墙多为土墙,高1.6~2.2m,后坡长 1.5~1.7m,后屋仰角为 35°,后墙厚度不少于1m。材料可采用竹木结构,采光面骨架需要2行立柱,立柱间距一般为3m,顺立柱搭横梁,用竹竿做成拱圆形采光面,竹竿固定在横梁上,竹竿的间距一般为50~60cm。
2 品种选择
应选择树体矮小、树冠紧凑、自花结实率高、早熟、丰产、休眠期短、对条件变化不敏感,果实个大色好、溶质或硬溶质、离核或半离核的品种,配置适宜的授粉树。油桃可选用早红2号、早红珠、五月火、丹墨等优良品种。
3 定植
3.1 定植时期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
3.2 定植方式和密度
采用矮化密植的方式。前期株行距以1m×1m或1m×2.5m为宜。第2~3a结果后,视树冠郁密程度可隔行或隔株移植,使株行距变为1m×2.5m直至2m×2.5m。
3.3 定植方法
采用南北行向定植。
3.3.1 挖定植沟
按行距挖深80cm、宽80cm、南北方向的定植沟。挖沟时把生熟土分开堆放,每公顷施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7500kg,氮磷钾复合肥375kg。将有机肥与熟土混合后回填到定植沟内,浇透水,沉实土壤,待苗木定植。
3.3.2 选苗
选根系健壮,芽眼饱满,苗高1m左右,粗度0.8cm以上,无病虫害的苗木。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分级,剔除病弱苗。
3.3.3 配置授粉树
栽植时按3:1的比例配置授粉品种,同一设施内最好栽植2~3个品种。曙光、艳光、早红珠、早红2号等品种可互为授粉树。
3.3.4 定植
定植前将苗木根系浸水24h左右。定植时将根系平展,轻提苗木,填土踏实。栽后根颈高于地面5cm左右,定植后立即灌水。
4 定植后管理要点
4.1 新植苗木的管理
4.1.1 覆膜定干
待水分下渗后覆盖地膜,提温保墒。定干高度为距地面30~40cm。
4.1.2 培养主枝和结果枝组
萌芽后保留上部生长良好的3~4个新梢,其余的萌芽全部抹除。选择2个对生的、向行间伸展的新梢作为主枝培养。当新梢长到30~40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当副梢长到30~40cm时进行第2次摘心。在整个生长季节要随时抹除下部的萌芽,及时对直立生长的枝条进行扭梢,疏除无用枝,适当培养结果枝组。7~8月份拉枝,改善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形成。
4.1.3 土肥水管理
4~6月份视土壤肥力情况追肥1~2次,每次每公顷施尿素450kg、磷酸二氢钾75kg。6月中旬除膜后,采用地面撒施,结合中耕追施复合肥。8月上旬每株施尿素30g、硫酸钾30g。10月份株施2~3kg腐熟粪肥。每次施肥后都需要灌水,一般定植后到休眠期灌水4~5次。适时中耕除草,
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叶面肥有利于保叶。前期可喷施0.2%尿素,后期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
4.1.4 防治病虫害
当年新植桃树,主要从护叶入手,对蚜虫、潜叶蛾、红蜘蛛、桃穿孔病、白粉病等进行综合防治。
4.2 结果树的管理
4.2.1 结果树休眠期修剪
采用两大主枝开心形,主干高30cm,主干上留两大主枝,主枝开张角度为30~40°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要求大枝组背下生,中枝组两侧生,树冠高度控制在1.5m左右。
修剪以轻剪缓放为主,少疏枝,少短截,多留结果枝。中长果枝可在单花芽前叶芽部位或是副花芽处进行轻度短截。主枝延长枝在饱满芽处短截,其他枝条缓放不剪。适当疏除过密枝条。
4.2.2 低温短日照打破休眠期
10月下旬扣棚,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将棚膜盖严,关闭通风口,下午1时以后打开草帘或保温纸被进行升温,下午日落时盖好外保温物。棚内温度保持在日平均温度8~10℃。晴天白天最高温度可达到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2℃以上,棚内湿度掌握在70~80%。室内温、湿度升高以后,通过开闭通风口,调整通风时间以及揭盖外保温物来调节。
4.2.3 结果期管理
(1)控制适宜的温湿度。萌芽期适宜温度为12~14℃,最低温度不能低于6℃。花期白天不超过25℃,夜间不低于5℃。最适湿度在50~60%。幼果期适宜温度20~25℃,夜温5℃以上,坐果后到果实着色前最低温度控制在10℃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28℃。果实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最高温度控制在25℃,最低10℃为宜。果实着色期最高温度28℃,最低15℃。湿度控制在60%以下。可通过开关通风口和揭盖草帘的早晚来调节。
(2)保持合理的肥水供应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桃树萌芽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需要一次性灌透。萌芽后每公顷施氮、磷、钾复合肥600kg。开花后每公顷追施磷酸二铵450kg,硫酸钾300kg。开花前落花后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施肥灌水后松土,铲除杂草。果实发育期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果实膨大期、硬核期进行地面追肥,每公顷追施尿素450kg、磷酸二氢钾600kg。果实采收前3~4周内控制灌水量。
(3)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传粉。坐果后适时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小果、双生果、萎黄果、朝天果。萌芽及开花期遇到连续阴雪天气,应人为补光,用白炽灯、日光灯悬挂在棚室内离地面1.5m的高处。合理进行生长期修剪,短截疏除过密的遮光新梢,改善树体光照。既能促进果树发育,也可改善果实品质。采收时期应根据品种特性、销售地点的远近、运输工具等综合考虑,需长途运输一般在七成熟时采收,就近供应市场可在八至九成熟时采收。
4.2.4 果树采后管理
果实采收后撤除棚膜,即在4~5月份进行。果树采后管理的要点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恢复树势,适当修剪,去除弱枝、病树、伤枝,改善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60000kg左右、磷酸二氢钾600kg,结合翻耕翻入土层。及时中耕除草。适当控制土壤水分,过分干旱可适当轻灌。雨季注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