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群众路线实现途径探究

2014-02-10

关键词:党政干部群众

张 泓

(福州大学 人事处,福建 福州 35010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执政为民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党必须创造性地将党的群众路线与新媒体相结合,用一种全新的媒介与视野来指导群众工作的开展,为群众路线思想理论的传播、方法方式的教育搭建一种新型平台,增进党群之间的互谅、互信、互进。在新媒体时代,只有与时俱进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路线的宣传深度与广度,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更加贴近人民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一)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历史经验借鉴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党90多年艰苦奋斗的历程充分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尊重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唯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聚中国力量,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1.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社会历史前进、实现社会重大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理论与实践的基石,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清晰的党群关系,规范了党组织及成员的行为,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根本保障和内在动力。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线[1]。90多年来,历届中央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巩固并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真理,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展现了群众路线的传承性与发展性,为我党在新时期提供了执政标准与依据。

2.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正确的领导方法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也是我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力量源泉,保证了党的领导者实现有效施政目标,推动了领导者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保障了领导者得以在实践中有正确的方法、方式来指导既定方针的有效执行。把握正确的领导方法就必须要牢记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正确的领导方法是巩固党的领导权的必然要求,而党的领导权的强弱、执政水平的高低与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是正比关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党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将党的执政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将党的领导工作贯穿、融入和渗透到群众路线中。如果违背了群众路线,将会削弱我党的政治领导功能,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断绝党的力量之源。因此,唯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实现党执政实践的人民满意,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加人民群众的历史认同。

3.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党的执政之基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作为执政党的永恒课题。实践证明,我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而群众路线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兴盛之本,它不仅是我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真理修正错误的法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群众路线坚持得好不好,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好不好,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牢不牢,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做好群众工作,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才是我们党的兴盛之本,才能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4.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聚中国力量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梦的设计者和实践主体,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9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聚中国力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无穷的智慧和不竭的动力[2]。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坚定相信群众、坚决取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真正关心群众冷暖,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让人民群众不断地、公正地、有尊严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3]。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意愿显著增强,为群众路线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1.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带来的挑战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中国面对着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网络舆论环境日趋复杂、舆论压力骤然增大,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舆情事件呈现上升趋势,舆情的疏导和管理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化。现实的文化景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文化冲突,意见领袖在舆情生发机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舆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并成为事件发展的重要推手。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我们党必须要考虑新媒体的作用,提高对其的管理水平及参与力度,从手段和方法上将新媒体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融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媒体越来越高的要求,抵制西方国家通过网络的政治渗透、文化渗透,履行舆情管理职责,提升新媒体的舆论地位,加强新媒体的影响力,积极为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2.党政干部网媒素养有限带来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民主政治、经济利益、文化科技、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党政干部的网络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别党政干部对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无法正确认识,不能辩证地看待开放时代的网络优势,甚至妨碍人民群众参与网络媒体的建设,这些有违党的群众路线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干群之间原本和谐的鱼水关系。党政干部对网络媒体必须要做到“善学、善用、善管”,即善于学习网络媒体知识,善于合理使用网络媒体,善于科学管理网络媒体。而如何转变党政干部的执政理念与方式,巩固传统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地位,增加干部对新媒体的运用与理解,做好“善学、善用、善管”工作,改变部分党政干部“不会用、不敢用”的尴尬境地,成为了我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3.新媒体管理机制的失范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信息呈现出高速性、普遍性、公开性、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党群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迅速,紧密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但是新媒体传播的高速性、公开性也使得党群关系处理起来更为复杂[4]。如果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处理不当,不仅会破坏党群关系,给党群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通过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造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动荡与不安。加上新媒体出现的时间极为短暂,发展极为迅速,使得针对新媒体监管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管理机制存在漏洞,这些都将制约新媒体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党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媒体管理机制,规范新媒体传播形式和法律法规,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采取举措减少媒体的道德失范和传播失范,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理使用媒体表达诉求,减少群众非理性运用新媒体的动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无疑对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运用好新媒体来调整党群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途径

面对新媒体给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党要认清新媒体的双面性,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实现党的群众路线。

1.运用新媒体推进政务的公开

作为执政党,我党必须要结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巩固执政为民理念,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重视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其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功能与优势;进一步巩固传统载体、亮化网站载体、搭建新媒体载体。运用新媒体全面推进党务、政务的透明公开,为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党和政府及时把握社情民意开辟新通道;为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团结稳定的社会和谐氛围提供新阵地;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为优化决策流程和执政方式搭建新平台。提高公众民主意识与参政意识,促进公众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有利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着力提升党政干部网媒素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政干部必须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基本内涵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党政干部要重新审视群众扮演的社会角色、政治地位及历史作用,既要增强党政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理论的实践能力,重视干部网络媒体素养对新媒体的影响,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素养;又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自己,利用新媒体帮助群众加深对党关于群众的理论观点、思想学说、立场方法的认识,热心服务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真正地维护党的光辉形象,真诚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成无穷的发展力量,使党和群众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5]。

3.引导群众理性地运用新媒体

人民群众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运用新媒体所关注的社会动态、表达的利益诉求有所不同,除了要有效保障群众运用新媒体说话的权利,还要引导群众理性运用新媒体表达情感和观点。我们党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扎实培养党政干部引导群众理性思考的能力,贯彻运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踏踏实实为民众办实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同群众之间的“互谅、互信、互进”,鼓励群众积极运用新媒体理性表达主张,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使用上营造出一种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这是我们党在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

4.加强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建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公共危机的高发期,新媒体已成为社会思潮、民众情绪表达的有效载体,然而新媒体管理机制尚未成熟,造成了管理部门责任不明、效率不高、扯皮推诿等现象,影响着新媒体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理顺新媒体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都管都不管”的局面,建立新媒体管理联席工作制度,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管理责任链,形成统一、权威、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完善新媒体管理法律和法规,将规范现实社会行为的法律法规延伸到对新媒体的管理上,节约立法成本,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并建立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新媒体安全预警系统,推进新媒体有序参与机制,加强新媒体运行的规范性、参与的合法性。

5.强化新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

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贴近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和发展群众等方面的工作。人民群众借助新媒体参与社会管理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党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长久以来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固有价值是新媒体所不能轻易撼动的。我们党必须要重视国际媒体的融合趋势,调整传播机构的运作模式,将正能量融入到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之中,强化新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促互进,利用支撑新媒体发展的新技术丰富传统媒体,发挥新媒体社会舆论的引领功能,形成一股引导社会风气的正能量,借此来扩大对群众路线的宣传范围和辐射力度。

总之,我们党必须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工作的重点、难点,坚持贯彻好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媒体给群众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新媒体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形成一种影响社会各界的正能量,以此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用一种新的姿态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巨成.着力解决“四风”问题[N].人民日报,2013-07-30(07).

[2] 衣 芳.人民群众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1-259.

[3] 陈宝生.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聚中国力量,推动实现中国梦[J].党建,2013(7):20-21.

[4] 马 利.加强党对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0):9-12.

[5] 陈 琢,田克勤.近十年党的群众工作问题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1):153-157.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群众
党政管理干部考核规范化思考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2018年复印报刊资料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转载率排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浅析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