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马

2014-02-10安东等

旅游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类

安东等

金蛇狂舞后,接着便是万马奔腾之年。飞腾的骏马,带给人的永远是朝气和振奋。因此国人爱马,以颂马为习,辞旧迎新之刻,难免又唤起人们对骏马骐骥的种种赞誉之情。

马是人类挚友,几千年来与人类生死相依。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说:“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马,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几乎是最优雅和聪慧的生物。”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马居其首,可见马之地位的举足轻重。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与内容皆发生巨变,冷兵器时代最这位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友,到底何在?过得如何?且看下文。

说起来有些让人吃惊——马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5000多万年!而毫无意外的是,据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就是马。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

在冷兵器时代,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无数匹马和人一起创造历史。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的历史。

人对马的依赖,使人对马的关注胜过一切动物,甚至有时超过人本身。汉武帝刘彻为获取西域的名马,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战争。他派李广利将军率众远征击大宛,所得的战利品只是十几匹名贵的“汗血马”。此马毛色发红,出的汗在阳光下像是流血,日行千里,也被称为“天马”。

悠长丰富的“马文化”

马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使它在人类文化中留有许多印迹。至今,大型文字工具书《辞源》还收有“马”和以“马”为偏旁部首的字151个。古人造字时,对各种体态、毛色的马区分极细,任何一种形态的马都有相应的方块字。比如骊是黑马,骐为青黑,骓为黑白相间之马,骠为黄色有白斑之马,骝为黑鬃黑尾的红马,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与马有关的字,已足以说明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全国。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教人牧马的神;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是为害马匹的灾神。

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即司马之神,更不要提官封弼马温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蒙古族传统节日中有马奶节和赛马节,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马背上的民族的节日,当然是最具特色的。清晨,他们穿上节日盛装,骑着马带着马奶酒,汇集到草原上,杀牛宰羊,备好奶食,太阳升起的时候赛马。赛马之后,大家宴饮、祝酒,在马头琴伴奏下纵情歌唱,直到深夜。这种习俗还吸引了其他民族甚至国外游客,每到佳节,各地赶来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将草原变成欢乐的海洋。

其他民族关于马的节日也举不胜举,人与马几千年的感情已沉淀在民俗之中,就是后工业社会的文明也不能化解。

古人对马的偏爱,从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证明。从秦兵马俑、汉铜马俑到唐三彩马,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1975年,甘肃省武威县雷台汉张将军墓发掘出一匹铜奔马,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马作飞奔状,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鸟身上,鸟惊恐地回望,整个马的重心就放在这只鸟身上。分明是凝固的雕塑,却展现了天马行空的迅捷。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猜测古人设计的初衷,试图为此马起一个贴切的名字。于是大量的论文出现,“天马”、“铜奔马”、“马超龙雀”、“马踏飞燕”等等,众说纷纭,但老百姓似乎更习惯称之为“马踏飞燕”。

与马有关的故事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之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马不仅代表财富,更是人才的象征。昔日燕昭王欲招纳贤才,郭隗为之以千金买千里马之骨殖,并献计筑黄金台以招揽人才,终致天下贤士趋之入燕,昭王大喜。另据相传,有名伯乐者长于相马,世人便将善识贤才者以伯乐名之,足见人杰骐骥之相类也。

人们爱马、颂马,或是有爱其英姿飒爽之故。马之俊美,在其形体:其腿长体健,肌肉发达,鬃毛如瀑,长尾飘洒。其行则悠然自得,志酬意满;其奔则四蹄腾空,绝尘而去。草原之上,万马竞跃,诚生命洪流之起伏;沙场之中,千骥嘶鸣,真是冲天豪气之跌宕。可仅以形貌来归结人类对马的钟爱未免失之偏颇,因为马虽诸美齐备,然亦小有缺憾,即其面相实不敢恭维。阎王手下,牛头马面,都是相貌丑陋的象征。北宋名士苏东坡之脸甚长,时人有“马面”之讥。苏小妹曾赋诗形容其兄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

人们爱马,更多的是爱它性高洁,情忠诚。据传,有古人乘马出行,坠入山涧而不得出,其坐骑非但未乘机逃逸,反而将缰绳垂下,主人借此而脱离险境,从而留下“马有垂缰之义”的千古美谈。马表面看来性情温顺,然与同类竞争时多不甘落伍。赛马场上不乏力尽筋疲、倒地而死之强者;马虽默然无语,但大都不屑于偷懒耍滑,而是任劳任怨。昔日沙场之上,多有战马遍体鳞伤,但仍奋力向前,终致力竭而亡。因此,此辈多可赢得死后哀荣,不乏以将军之礼而葬之者。

数千年的陪伴,马已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乎马亦理解士子之欢乐;仕途失意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好像马也懂得离人之痛楚。

老朋友的新生活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马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冷兵器时代最具机动性的骑兵已黯然失色而退出历史舞台;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已将马挤出因之而得名的马路;现代通讯手段的先进,使得主要由马来支撑的驿站再无存在的价值……

然而人类又怎能忘记这位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友?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问:何种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答案是:马。

体现人类素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上,有马与人同场竞技的项目——马术。非人类而参加人类的顶级体育盛会,可见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参赛马越过各种障碍和表演“盛装舞步”时所得的金、银、铜牌数,和选手们的奖牌一样计入所在国家和地区,马可以赢得与奥运英雄一样的欢呼和荣耀,这大概是奥运会给予人类以外的动物唯一的礼遇吧。

马术不但是体育竞技项目,更是休闲健身的新时尚。加之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骑马旅行,风靡西方的赛马运动……人类绝没有淡忘这位老伙伴,而是换了种方式做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比从前更好的方式。

河曲马

产地: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

习性:河曲马挽力强,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劳。

体形特征:主要属于挽乘兼用型。头较大,多直头及轻微的兔头或半兔头,耳长,形如竹叶,鼻孔大,颚凹较宽。颈长中等,多斜颈,颈肩结合较好。肩稍立,鬐甲高长中等。胸廓宽深,背腰平直,少数马略长。前肢肢势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后肢略显刀状或外向;蹄大较平,蹄质略欠坚实,偶有裂蹄。

猜你喜欢

人类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没有进化好
人类过去长啥样
出发!去最北人类定居地
共建“人类之眼”
人类,快醒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当人类缩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