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庙会
2014-02-10
北京的庙会正如北京的文化一样,有规矩有传统,融汇各地精粹,一直推陈出新。
厂甸庙会的庙宇有三座,即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这三座庙宇都是明朝建造,火神庙现为宣武区文化馆,吕祖祠在厂甸七号,土地祠已拆,原地现为宣武区实验幼儿园。由于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佛事兴盛,人群和商贩摊位连在了一起,所以称为厂甸庙会。厂甸庙会兴于康熙年间,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成为中国“四大庙会”之首,也是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庙会。
现在的厂甸庙会延续了依托琉璃厂人文内涵的传统,并发扬光大,引进幡鼓齐动的十三档花会表演,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花会是由祭祀演变而来,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表达自己丰收的喜悦心情,达到娱神自娱的目的。渐渐地,祭神的痕迹越来越淡化,自娱的成分远远大于祭祀,但是从表演内容上来看,还是和庙宇息息相关。
乾隆皇帝十分支持民间花会的活动,北京的民间花会由此形成高潮。慈禧常在她过生日或举行喜庆活动时组织花会表演。传说在旧历四月妙峰山过会时,有很多朝山的花会要从颐和园北宫门前经过,边走边表演。慈禧有时就在北宫门的城门楼上观看,哪一档会好,就调进颐和园或皇宫里去表演。现在还有一些民间花会组织仍保留这“龙折”、“龙幌”、号称“万寿无疆老会”,这都是到颐和园或皇宫表演过,受到皇封的所谓“皇会”。北京受过皇封的民间花会很多,光丰台十八村的十八档会中就有四档皇会。
耍中幡
耍中幡的主要道具是一根粗大巨长的竹竿,长短不一,最长者达数丈,顶上为一小伞(有的是三个用布圈成的圆桶子,行话叫楼子。斜插着两面带着火焰的三角旗),并缀上铜铃。下边是用细竹竿绑成的长方形架子,行话叫“粑子”。粑子下面挂着一面两尺多宽,一张多长的红色幡布,由布或绸做成,上写着豪言壮语:“晃动乾坤宝太平”等,也有在幡上绣神像,如关帝、窑神等。中幡高大,在起会时居中正立,给人以威武之感,也应次成为整个花会的会旗。高大挺拔的中幡仅由一人顶举,还得做出种种惊险而优美的动作,所以,舞中幡的人不仅要力气过人,而且更要武艺高强。
关于耍中幡的由来,一说它是由寺庙门前的幡演化过来的。又一说是清朝皇室仪仗队旗杆,皇帝狩猎时路途沉闷,打旗的大执事们舞旗以供解闷,后渐成规模。清末皇室颓败,执事流落天桥卖艺,此技艺遂流传至民间。
这两档花会活动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历史气息,在北京庙会中占据独特位置,至于南北舞狮之同异,则又可以长长地讲一个故事。借年节之时,先介绍北京民俗之冰山一角,更多内容等待人们发现它的美,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昨日的时尚,是今天的民俗,现在的流行,也将成为以后的民俗。
十三档花会
十三档花会,又称“十三堂花会”,“档”或“堂”都是指一个具体的表演项目,如“一档(堂)高跷”,“档(堂)舞狮”,二不管这个项目里包括了几支同类型的表演队,纵然有十支高跷队,仍然叫“一档(堂)高跷”。只有十三个项目齐全了,才叫一个整会。
少林五虎棍
少林五虎棍这一档花会来自民间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当皇帝之前,有一次,路过一个叫董家桥的地方。这里有董家五兄弟,练就一身本领,每人使一根齐眉棍,在董家桥称王称霸。人们俱之如虎,就送其绰号“董家五虎”。所以赵匡胤过路也不例外,董家五虎拦桥要钱,否则不准通行。赵匡胤当然不会给钱,于是双方打了起来,恰在这时,卖油郎郑子明打这儿经过,甚为不平,就抽出扁担,帮助赵匡胤打败了董家五虎。这档花会的实际意义是在拥挤的街道上,用长棍为百姓开路,扩大空间。五虎棍这一档自光绪24年被受封为皇会,向皇家和百姓展示民间武术的精华。
幡鼓齐动十三档包括:
1. 刷钢叉(开路)
2. 少林五虎棍
3. 高跷(行话叫“侠客木”)
4. 中幡
5. 狮子
6. 双石
7. 掷子(又名“石锁”)
8. 杠子
9. 花坛(包括踢毽子)
10. 吵子(唢呐等吹奏打击乐)
11. 杠箱
12.天平(包括小车会、莲花落等)
13. 神胆(八面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