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亦为虚
2014-02-10王春雷
王春雷
引言:驴是怎么死的
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驴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
“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驴诉苦道,“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驴的诉苦在动物间传递着,几经传递就变成了“驴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
最后传到主人那里,主人说:“对待背叛者,杀无赦!”
可怜,一头勤劳而实在的驴,就这样被传言“杀”死了。
面对驴之死,大多数人吸取的教训有以下两点:
第一,作为员工,莫跟同事抱怨工作辛苦,免得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第二,作为领导者,不要轻易相信隔墙的传言,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其实,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或者人力资源总监,我们应该从中悟出更深层次的道理:耳听为虚,眼见为虚。比如:员工说“我要跳槽了”,也许是他太累了,为了工作更有效率,需要休息;也许是他在领导面前撒撒娇,并不是真的想要离职;也许是他看到工作中的不公平、不科学之处,希望领导改正;也许他是希望涨一点工资;也许他仅仅是开一个玩笑……
耳听为虚,眼见亦为虚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故事: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主人杀鸡宰猪,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家中无好酒,吕伯奢便出门沽酒,结果曹操就起了疑心,来到草堂观察动静,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吓出一身冷汗说:“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接着与陈宫一起二话不说拔剑杀了吕家八条人命,可当曹操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猪时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一起杀掉,并说出了那句千古奸诈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驴子的一句抱怨经过多次传递才到主人耳朵里,难免走了样,就像企业中的小报告。曹操之耳听到的话,直接、真实,但还是让曹操做出了致命的错误判断。那么,在企业中,有些员工“以下犯上”的话被领导亲耳听见,这和曹操听见的“缚而杀之”有区别吗?正如佛经里说:“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许多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认为,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是假的,例如《世说新语》中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魏书》记载:太祖(曹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意思是说,曹操为了躲避董卓的追杀,与随从路过吕伯奢家,但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伙同宾客盗取曹操的马和物品,曹操才下手杀了人。
看来,曹操杀吕伯奢还案中有案,不同历史资料中的记载也互相矛盾,但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史学家的事。生活中,如果老师讲到《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故事,老师并没有说谎,其“谎言”背后也许是文学,也许是让我们认识“耳听为虚”的道理,也许是分析曹操的性格,虽然“错误的前提+逻辑的推导+狂热的执行=成功的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
否定逻辑的作用和执行的力量,不能否定老师所授知识的真实性。同样,企业里,一句“我要跳槽”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不忠诚吗?
《吕氏春秋》记录了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故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圣人就是圣人,看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能够直接批评,也能听颜回解释,了解真相后能承认“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还能以此为鉴教导弟子:“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小报告引发大问题。许多公司里小道消息漫天飞,员工争相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领导明知耳听为虚还是要听。为什么公司会有小报告文化?这不是因为有爱打小报告的员工,实在是因为有喜欢偏听偏信的耳朵。
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真,但不是让领导不听不见、与世隔绝,而是带上智慧去听,带着智慧去见。不听小报告,不鼓励提倡小道消息漫天飞的文化,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大智若愚。乾隆帝曾经说:“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一样: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聋”,是在不影响大局的问题上“聋”;“瞎”,不能在战略问题上“瞎”。“不聋不瞎,不配当家”,首先是因为“高处不胜寒”,领导人不可能真正全面地掌握信息。
一个人不可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即使“和盘托出”,听者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听到的都是经过过滤的,长此以往领导便永远也听不到实话,也就是“耳听为虚”;员工都希望让上级看到他的闪光点,将自己勤劳、善良、阳光的一面展现给上级,但这样就会使上级很难掌握员工真实的全部,如同佛教中说的“凡属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事物本身,只是事物的影像而已,即“凡夫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也就是“眼见为虚”。
“不聋不瞎,不配当家”,正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员工一点隐私也没有,一举一动都被领导看透了,这样的企业文化还有凝聚力吗?因此,老板或者人力资源经理不仅要把握全局,也要学会装“聋”装“瞎”,也就是郑板桥笔下的“难得糊涂”。南怀瑾先生在《易经系列别讲》中说:“未来的虽然都已经知道了,但更重要的是‘知以藏往,从内心到脑子里却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才是最高的智慧。什么智慧呢?知道一切,最后到了一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就是‘神以知来,知以藏往。一切都归于没有,一切
都藏了起来,跟一般人一样,那才是最高的智慧。”
引言故事中的主人,如果能够懂得“耳听为虚,眼见亦为虚”的道理,也就不会相信传言了;如果懂得“不聋不瞎,不配当家”的道理,也就不会为那头驴的一句话而痛下杀手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公天下者莫如尧舜,选贤能以禅让,太平大同之民主也。”其实,尧舜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们采用禅让制传承国家政权,还在于他们致力于传授心法,他们传位的心法只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人心是有危险的,善恶是相对的;做国家领袖,道心是很微妙的。领导人的修养方面是惟一,心性要专一。世间事是相对的,治天下就要把握中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反过来“烹小鲜若治大国”,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懂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道理。作为人力资源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智慧。
首先,人心惟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员工为利而来本无错,“人心惟危”就是让人力资源经理不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员工,西方重制度管理的前提是假设“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会犯错误” 。管人,要从识人开始,而人的本质就是“人心惟危”。
其次,道心惟微。不要求别人做圣人,但领导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听到小报告时懂得“耳听为虚”,看到不可思议之事时做到“眼见为虚”,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堵住喜欢偏听偏信的耳朵,这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怀。
第三,惟精惟一。耳听为虚,但领导人不但要听,而且要用整个身心去听,要听到弦外之音;眼见为虚,但领导人必须看,而且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王阳明有个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在教我们“惟精惟一”。《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做到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内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称之为格物。“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不是装聋作瞎,而是以主人有着极高的修养为前提的。
最后,允执厥中。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虚”后,对所闻所见,信还是不信?南怀瑾先生说:“要治天下,有时候要用看似不善的方法来做。如何用看似不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目的呢?这个就是智慧了。”
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他题的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即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离开这段解释,这其中的“糊涂”就容易听糊涂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聪明之后再转入糊涂,“耳听为虚,眼见为虚”的前提一定是先要知道公天下传位时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后记:依智不依识
让我们再回到《吕氏春秋》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故事。
试想在一个企业里,孔老板的员工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老板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且无论员工如何解释也没用,老板“眼见为实”嘛!结果孔老板炒了员工颜回的鱿鱼,从此公司缺少了一名优秀的员工。
或者孔老板也“佯为不见之”,但却怀恨在心,从此不重用好员工颜回。孔老板“眼见为实”,没炒颜回的鱿鱼已是“宽宏大量”。许多企业里,因此不被重用的“颜回”还少吗?
由此可见,耳听固然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人世间的许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体察得到,正如佛陀涅槃前告诉弟子那样“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更是智慧,“识”就是感情。遇到问题时,领导者头脑要清醒、有智慧,不可感情用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都是教我们处理问题时要有智慧。“耳听为虚,眼见为虚”,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