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 头

2014-02-10黄亚洲

散文诗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遗失散文诗赏析

黄亚洲

佳作赏析 陈志泽 主持

石 头

黄亚洲

他们是有意躲避在这儿的,他们故意将自己遗失。

这些浑身长着弧线的石头,每一个都是这么巨大这么从容,简直犹如小半块天空。每当山风吹起,耸动的赤松就成为他们身上的毫毛。

他们是有意遗失在这儿的。神仙力士在搬运他们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云层的缝隙,从而幸运地落了下来,落到了他们的梦境之中。

不愿意赶赴天边去做冷清清的星球,不愿意流放大海去做孤零零的岛屿,那些地方责任是这么沉重,而他们的生性又是这么活泼,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己集体遗失。

他们在这里打堆嬉闹,互相袒露出自己最喜欢的心情:或是晾晒自己硕壮的肚皮,随意舌吐山涧的云雾;或是鼓成一只巨大的木鱼,聆听属于自己的梵音;或是把乳房举到半空,让闪电啜吸大地的汁液;或是互相摆成争斗的姿态,玩一场激烈而柔和的游戏。

他们终于在一个叫做“太姥”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和梦想中的家园。他们的遗失可爱而又美丽。

尤其不愿坠落于人间红尘之中,那里的五彩斑斓的花蛇会以霓虹灯的方式死死地缠绕他们;也不愿被贾宝玉衔在嘴里历经一次悲惨的波劫,那样,所有的山溪都将变成眼泪;只愿意遗失在一个叫做“太姥”的地方,恣肆地演绎自己的生命,无拘无束,尽情尽欢。

他们是这么顽皮,顽皮得山花四季绽放;他们是这么热闹,热闹得没有一点声音;他们就喜欢在这样的静谧之中,展现自己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和全部爱慕。

有时候他们也会发出声音,那就是一只松鼠不小心拨动了他们身上的毫毛,让细细的松针颤动起来,发出诗歌的声响。

(选自《散文诗》2010年12期上半月)

[陈志泽 赏析]

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写散文诗不太多,但每有涉笔都让人耳目一新。新就新在独特的创意与“陌生”的艺术表达上。

大大小小的石头在作者看来竟然“或是晾晒自己硕壮的肚皮,随意吞吐山涧的云雾;或是鼓成一只巨大的木鱼,聆听属于自己的梵音;或是把乳房举到半空,让闪电啜吸大地的汁液;或是互相摆成争斗的姿态,玩一场激烈而柔和的游戏”,作为电影家,他把富有喜剧性的画面、玩世不恭的大活人群像呈现在读者眼前,难得的大手笔创造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想象。

作者硬是“强词夺理”把太姥山石头说成是“故意将自己遗失”的。作者还不断发展“遗失”这个意象,以此为结构的主线,创造出“有意遗失”、“集体遗失”、“愿意遗失”等一系列意象并赋予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深刻哲理。好轻巧的“遗失”啊,一个有悖于科学道理的奇思。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偏偏读者就乐意接受这样的“假象”且觉得痛快!因为它们比真实的物象“更高更真实”,这是非凡的诗的想象力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牢牢把握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完美融合的美学特征,天衣无缝地组织进三个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这是与单一诗化的表现大不一样的。“不愿意……”是第一个细节,“尤其不愿意……”是第二个细节,“有时候他们也会发出声音”是第三个细节,这样的细节挖掘、捕捉对于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深邃、飘逸、饶有韵致,对于丰富与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起到重要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事性细节,叙述中又有独特想象与象征的水乳交融,为作品平添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诗意。“那里的五彩斑斓的花蛇会以霓虹灯的方式死死地缠绕他们;也不愿被贾宝玉衔在嘴里历经一次悲惨的波劫,那样,所有的山溪都将变成眼泪”,既是散文的,又是诗的,二者的完美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化实为虚”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为作品的出新起到明显的功效。“圆”的造型是太姥山石头的主要特点,作者的艺术感觉是“浑身长着弧线”,还用“小半块天空”形容它们的巨大、从容。它们遗失了,不是掉到太姥山上,而是“落到了他们的梦境之中”,它们有时发出的声音是“诗歌的声响”……“化景物为情思”(《四虚序》语),把读者带进虚幻、抽象的,却是饱含思想与情感的境界。

猜你喜欢

遗失散文诗赏析
遗失的灵魂
遗失声明
散文诗八骏
寻找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步辇图赏析
汉译莎士比亚第十八首所遗失的艺术魅力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