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管:空洞愿景不等于好战略
2014-02-10理查德·鲁梅尔特
理查德·鲁梅尔特
杰克·韦尔奇被视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经理人之一。他通过著书立说、发表演讲以及接受大量采访等途径,阐述自己关于领导力、战略以及管理方面的观点。
韦尔奇认为进行正式的战略规划是浪费时间,但他还说过一句相反的话:“实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找出自身的特质,以获得具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新思想”运动纵览
不错,韦尔奇认为要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但他还说过相反的话:“如果你没有竞争优势,就不要参与竞争。”韦尔奇不让员工在家用电器、煤炭或半导体行业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他完全放弃了这些业务,而是让通用电气集中力量拓展他认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他也不要求被裁掉的那些部门的人同意自己的决定。因此,如果你想像杰克·韦尔奇那样实行管理,请注意他做了什么,而不是那些为他写书的人说他做了什么。
韦尔奇的名言“追求似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被励志类书籍奉为金科玉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数以百计的励志演说家、励志类书籍都会提到它。
普伦蒂斯·马尔福德在写作励志类书籍之前曾经是一位喜剧演员和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他于1889年出版的著作《思想即物质》是新思想运动的开山之作,其主题如下:
当我们为任何一项业务、任何一种发明创造活动、任何一个企业制订规划时,我们的思想这种无法看到的元素就会变得真实,虽然依然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它就像钢铁制作的机器或者木制品一样真实。
这种规划或者思想一旦被确定下来,就会自动吸引更多的不可见元素,形成自我实现的力量,思想也就转变为具体的或可见的物质。当我们担忧不幸的时候,或者生活在对疾病的恐惧中,或者预料到将会遭到厄运,我们也会形成一种不可见的思想,而根据吸引力法则,这种思想会招致毁灭性的力量,并给你带来伤害。
新思想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到达了巅峰,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运动已经严重偏离了早期秉持的原则,涌现出了大批的励志类书籍和演说家,鼓励人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其中有一些书至今仍然很受欢迎,包括拿破仑·希尔于1937年出版的《思考致富》、诺曼·文森特·皮尔于1952年出版的《积极思考的力量》、克莱门特·斯通于1960年出版的《积极心态带来成功》、凯瑟琳·庞德于1962年出版的《财富动力法则:给你带来财富的力量》、安东尼·罗宾斯于1991年出版的《唤醒心中的巨人》、迪帕克· 乔普拉于1995年出版的《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等。在这个领域,最近涌现出的一位重要作家朗达·拜恩是华莱士·沃特尔斯的崇拜者。
拜恩在2007年出版的《秘密》一书极其畅销,已经被拍成电影,连美国著名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都亲自向观众推荐此书。拜恩所指的“秘密”与前面提到的普伦蒂斯·马尔福德提倡的本体原则是相同的,即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所思考的。尽管这些观点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书籍所传达的思想基本上一模一样,但今天,这些观点却被称为“新时代”观点。
近来,新思想运动通过一些讲述领导艺术和愿景的著作,悄然蔓延到了战略思维领域。这个领域的很多著作都针对管理和组织问题上的官僚主义观点和合理行为观点提出了反驳。但是,这类著作的演变趋势却让人想起马尔福德于1889年出版的《思想即物质》的观点。导致这种错位的原因就是,组织内部个人思维与共同愿景之间具有相似性。
小心共同愿景错位
为了了解这种错位,请考虑一下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圣吉的一个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就是强调“共同愿景”的重要意义。比如,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没有共同的愿景,很难想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福特公司以及苹果公司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这些个人的愿景得到公司上下各级人员的真心认同,从而将数千人的精力集中了起来,在高度多样化的人群中构建了共同的身份认知。”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观点都很有说服力,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福特公司和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出色的竞争力,而这种言论将其成功归因于公司上下各层一致拥护的愿景,则是对历史的彻底扭曲。个人计算机不是由苹果公司发明的,这项技术是自由流通的,而且数以百计的企业家都力求为所有人制造出合适的计算机。苹果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因于斯蒂芬·沃兹尼亚克。
他在设计苹果二代电脑时弃用代价高昂的控制器,而是采用了摩托罗拉系列微处理器,这样一来,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输出信息就可以播放视频并驱动光盘和软盘。另外,可视计算技术的诞生也为苹果电脑提供了机遇,因为这项技术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购买苹果二代计算机的理由。
无独有偶,福特公司“平民汽车”的愿景几乎没有任何特色可言,每天只挣5美元的装配线工人也未必认同这个愿景。底特律是1907年的“硅谷”,当时有多达数千名工程师和工人从事汽车制造与销售。福特公司的特殊才能体现在材料、工业工程以及销售领域。有趣的是,彼得·圣吉鼓励领导者实现“自我精进”,而这是一个内在的精神历程。在这方面,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引用了福特的一个神秘信念,即“在我看来,最小的、最不可分割的本体是智能,它就在那儿等待着,如果我们能够向它们伸出手并把它们召唤来,它们就会被人类的精神利用”。
福特确实是个神秘主义者,相信轮回之说,而且将其很多成功归因于拜读了新思想派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特赖因的著作《与无限同在》。这本书包括一些经典建议,指导人们避免消极思维,并在思维中对所想要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认知。当然,圣吉对福特哲学思考的尊重还没有到鼓励读者也去研究福特反犹思想的地步。
新思想派作家强调积极思想的巨大作用,并建议人们永远不要让消极思想进入头脑。与此类似,共同愿景派强调牺牲精神的作用,即员工要抛却个人考量,要从大局出发,要有牺牲精神,要毫不动摇地笃信公司愿景的正确性。共同愿景派的代表作家马克·利普顿在其代表作《愿景引领增长》中指出:
在这一过程中,另一个令人困惑的因素就是必须要求参与制定增长愿景的人暂时停止怀疑。毕竟,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执行官们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经历,一直在培养求真务实的理念。但是,暂时停止怀疑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执行官重新思考他们设想的内容是否可以变为现实。尽管这个愿景可能不具有可行性,但它是执行官领导权力的体现。不仅要相信这个愿景,还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愿景。
圣吉在其最新力作《第五项修炼:心灵篇》中,引用了斯瑞库马·拉奥的一番话。他被引用的话如下:如果你的意识倾向形成并维持得足够长久,它就会变成事实……你对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会有极其清晰的想法……这种精进的过程,即多次思考意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宣传意图过程。
企业主管应具备批判性思维
“新思想”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特点,即它似乎总是以让人觉得很新颖的面目出现。而且无论同样的观点被重复了多少遍,总是会让很多人感觉新颖并点头赞同。这种千篇一律的重复正是抓住了人类的一种深层次心理,即认为追求专一化的愿望会带来诱人的回报。
我不知道冥想和其他心灵历练能否让人们的心灵变得完美。但有一点我确实知道,即人类的头脑里不会迸发出一些足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光线,而且仅仅一心想着要成功也不会自动成功。不然,你就落入了精神障碍的窠臼。
因此,我不建议将新思想派的观点作为管理的手段或战略。一切分析的开端都是先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不利的事件。我不介意乘坐只想着平稳飞行而从不设想飞机失灵的人设计的飞机,但是,一个人仅仅通过思维的力量就可以将愿景和愿望强加给整个世界的信条却吸引了很多人。如果接受了这个信条,我们就无法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制定好战略。
(本文摘自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好战略,坏战略》一书)
链接·财富箴言
管理者在组织处于危机中时,必须迅速行动,辨明危机根源,遏制它,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危机。
——《危机管理》作者
理查德·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