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2014-02-09江波
江 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有资产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6)
0 引 言
我国高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实验室有效利用率低、人才培养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实验室管理与绩效评价上的不足具有密切的关系[1]。随着高校人才的培养、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成为阻碍了我国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对高校有限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更加科学、高效地使用,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2-4]。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综合效益,使实验室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5]。
1 资源共享的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分析
若干年来,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每年向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都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为了将不断增加的投入有效地利用起来,高校实验室建设应着重建设资源共享机制。而如何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就成为实现高校教学科研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工作[6]。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在追求实验室资源个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资源的使用效益价值最大化[7]。也就是说,保证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资源充分使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共享。
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在实现资源配置高效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被称为“孤岛现象”[8]。“孤岛现象”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均隶属于所在的院系,不同院系的实验室自成体系独立发展[9]。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使用率低,难共享。
(1) 管理体制和机制陈旧。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在资源投入上,不同的院系之间在争取资源与购买仪器设备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资金比较分散并且没有建立起高质量与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对于部分设备没有充足的维护经费。
(2) 规章制度不齐全。由于高校没有建立具有较好操作性的实验室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的规章制度。实验设备的购买、维护与升级通常全部由所属的院系全部负责,导致高校院系实验室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的积极性。
(3) 信息难以共享。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信息平台并没有建立起来,实验室资源的信息不能进行交流。导至不同院系与学科之间资源共享存在重重障碍[9]。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成为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
2 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价方法与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实验室资源的孤岛现象与实验室现行制度、信息渠道的建设不足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从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资源的共享、设备资源的共享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1) 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实验室具体信息的公开程度,包括实验室拥有的科研设备、人才队伍建设、开放课题的公开情况、科研成果的展示与科研项目的公开[10]。
(2) 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资源共享是指实验室提供的能够共享使用科研设备、开放课题与科研项目的情况、科普活动与相关教师的信息、实验室的具体地址与电话以及实验室能够提供的学术资料的情况[11]。
(3) 设备与仪器资源共享。设备与仪器资源共享是基于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价的核心,应该从高校实验室提供的设备、信息与服务的角度进行研究[12]。
3 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价结构模型
3.1 综合评价层次设计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实验室资源的贡献需要信息资源、服务资源、人力资源等作为支撑[13];需要长期的制度与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通过分析现代实验室的特点和运行机制,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本文将高校实验室绩效指标逐步分解,初步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与13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含了高校实验室资源的信息渠道建设工作、教学科研资源的提供性与实际的操作性。信息渠道建设工作中包含的实验设备的公开情况、实验室信息的公开情况、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14]。实验条件的供给性是指根据资源需求方对于目标实验室的实验资源的需求情况,在进行实验设备共享的基础之上给予一定的服务与帮助。实际操作性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否能够满足资源需求方共享实验室资源的要求[15]。根据以上所述,本文建立了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3.2 建立综合评价层次结构
对于具有多个层级的评价体系而言,每一个层级的指标的权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而层次分析法为判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与权值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将上一层的评价指标作为依据,将所有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将两个指标之间的比较结果通过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下式所示,
(1)
为了准确地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A,邀请了30名多年从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老师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经过平均化处理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在建立好判断矩阵之后,还需要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一致性检验。详细过程如下所示:
(1)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值。
(3) 对wi进行归一化处理,如下式所示,
(2)
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3)
其中,αi=[w1w2w3…wn]。
(4)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4)
(5) 计算一致性比率CR,
(5)
通过查表求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I是重复进行比较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
表1 综合评价层次结构
表2 判断矩阵示意表
根据式(5)可以确定各个指标的判断矩阵是否满足要求,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就能够将全部从属指标的权值计算出来。
表3 判断矩阵标度意义
3.3 合成权重以及各个评价层次的排序
如以上所示,分别在上一级评价准则的要求求解出各个元素的权重,最后按照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室评价准则计算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4 结 语
对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实验室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资源的共享、设备资源的共享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设计与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了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的制定方法,评价体系能将高校实验室的资源共享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效地促进高校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工作。
[1] 白忠喜, 胡卓君. 基于资源整合共享的实验室重构及其管理[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8): 110-112.
BAI Zhong-xi,HU Zhuo-jun. Laboratory Restructur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Combination and Resource-Sharing[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 26(8): 110-112.
[2] 李 涛, 许建飞, 孙安龙. 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的保障体制研究[J]. 科教导刊, 2011(31): 193-194.
LI Tao, XU Jian-fei, The Research in Security System for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Zone[J].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2011(31): 193-194.
[3] 何晋浙,徐静波. 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10, 13(6): 132-135.
HE Jin-zhe,XU Jing-bo,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 of laboratory[J]. Laboratory Science, 2010, 13(6): 132-135.
[4] 唐 岚, 甄洪鹏, 谢庆春, 等. 构建高校实验室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5): 185-187.
Tang Lan,Zhen Hong-peng,Xie Qing-chun,Guo Wanxi,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5): 185-187.
[5] 宋 磊, 陈 椿, 康 炜.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 中国教学科研信息, 2009, 16: 162-163.
[6] 徐 典, 车 凌, 欧明喜. 高校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9):201-203.
[7] 陈 祺, 曾晓思, 林 键. 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绩效评价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9): 209-211.
Chen Qi,Zeng Xiao-si,Lin Jian,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9): 209-211.
[8] 高为民, 刘璟忠, 梁俊斌.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系统的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3(3): 47-50.
[9] 冯海燕. 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水平与团队创新能力关联度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30(12):203-205.
Feng Haiyan,Cor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level and team innovation ability in key laboratories of colleges and unic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12): 203-205.
[10] 许 蓉, 吕凤林.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专业实验室绩效考核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10):204-207.
Xu Rong, Lü Feng-lin. Study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pecialized laboratory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10):204-207.
[11] 曹 旭, 张 威, 黄 泳, 等. 高校实验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法的初探[J]. 科技信息, 2013(8): 139.
[12] 王 磊,贾晓娟,董君枫,等. 高校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10):231-233.
Wang Lei, Jia Xiaojuan, Dong Junfeng,etal. Study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10): 231-233.
[13] 赵 晶. 高校教学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2): 146-147.
ZHAO Jing,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9(2): 146-147.
[14] 朱海燕, 陈鹏翔, 李 成.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拓展及管理新思路[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3): 196-198.
Zhu Hai-yan,Chen Peng-xiang,Li Cheng,New ideas for construction expans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 29(3): 196-198.
[15] 单永明. 高校普通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3): 143-147.
SHAN Yong-ming.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Ordinary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Hefei Unin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2011,25(3):143-147.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
——摘自《教思政[2012]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