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烧结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改造
2014-02-09孙其奎
孙其奎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中心,山东莱芜 271104)
经验交流
莱钢烧结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改造
孙其奎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中心,山东莱芜 271104)
针对烧结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出现的故障,对其进行改造。将一次混合机2#皮带拆除,1#皮带下料漏斗前移,将落料点直接移至一次混合机筒体内,并在下料漏斗焊接圈密封板。改造后,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及漏料,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烧结;混合机;给料系统;皮带
莱钢银前265 m2烧结机自投产以来,一次混合机频繁出现问题,主要出现粉尘大、漏料、混合机水浴除尘频繁堵塞、皮带跑偏等情况。既增加了设备故障率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污染了生产环境。经分析,发现主要是给料系统频繁出现故障引起的,故对给料系统的给料方式进行改造。
1 改造前状况
银前烧结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原设计为:一混-1(一次混合机1#皮带)上物料通过下料漏斗卸到一混-2(一次混合机2#皮带)上,再由一混-2皮带输送到一次混合机筒体内。但是由于一混-1皮带上物料到一混-2皮带落差较大,物料落至一混-2皮带上时产生大量粉尘,并且漏料严重,作业环境极其恶劣。一次混合机处虽然设有1台水浴除尘器,但管道及除尘器内部堵塞频繁,除尘器维护量大,除尘效果较差,岗位环境较恶劣。另一方面一混-2为短程皮带机运行跑偏时难以调整,皮带易磨损,使用周期较短,一般2个月就需更换1次,维护量大。
2 分析与改造
鉴于一次混合机存在的问题,经现场考察和研究,对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进行整改:
1)将一混-2皮带拆除。2)一混-1头轮及减速机、电机整体西移。3)移位后由一混-1机头加一下料溜槽将皮带上物料直接排入混合机内,并扩大下料口。4)一次混合机进料端的下料漏斗上焊接一圈密封板(见图1)。它与一次混合机进料口之间的密封皮带形成有效密封。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混合料的磨损,此间隙又会增大,每次停机检修时,及时更换或焊补密封板,保证间隙在5mm左右。此项改进,对减少漏料量十分有效。
图1 一次混合机给料系统改造后物料轨迹
给料系统改造后,为避免漏斗堵料现象,对移位后皮带上物料轨迹情况进行了分析。一混-1皮带机带速v=1.6 m/s,头轮直径Φ=800mm,皮带厚度L=15mm。正常生产时,实测一混-1机头皮带上料层厚度h=145mm。设一混-1皮带上顶部物料在一混-1头轮处的脱离角度为a1,底部脱离角度为a2,料流速度分别为v1、v2,脱离点距头轮中心水平距离分别为x1、x2,脱离点距头轮中心垂直距分别为y1、y2。经计算,顶部物料轨迹方程为:y顶=0.365x+1.107x2;底部物料轨迹方程为:y底=1.085x+3.88x2。
这样,一混-1头轮西移1.45 m后,皮带顶部物料可完全落入混合机内,漏斗东侧与水平位置夹角为60°,底部物料与漏斗东侧接触处离混合机进口端水平距离为0.12 m,由于配料室白灰不加水进行消化,物料水分小,黏度较低,且漏斗倾角较大,完全可以消除漏斗和除尘管道易堵塞的问题。
3 改造后应用效果
通过此次改造,将一混-1皮带的物料直接排入混合机筒体内,减少了一混-1皮带上物料落到一混-2皮带时产生大量粉尘及漏料,改善了岗位环境。另一方面物料下料口扩大、出口面积扩大,并焊有一圈密封板使气流更顺畅,减少边缘效应及扬尘现象。此次改造也消除了由于一混-2皮带和除尘器故障产生的停机率。节约了备件使用及维护费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作业率,为烧结机的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TF321
B
1004-4620(2014)04-0082-01
2014-06-28
孙其奎,男,1969年生,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现为莱钢设备检修中心炼铁部工程师,从事设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