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
——学者型建筑大师唐玉恩的新贡献
2014-02-09顾孟潮
顾孟潮
文物建筑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
——学者型建筑大师唐玉恩的新贡献
顾孟潮
唐玉恩女士是蜚声中外的建筑大师。她和她的团队完成的众多建筑作品,几乎是每每荣获大奖或多种奖项,而且这些作品往往像上海图书馆一样,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到底为什么能达到这般境界?
当我读到她 《上海外滩东风饭店保护与利用》这部近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时,似有所悟:
关键在于,作为此项工程的领军人物的唐玉恩,她是一位学者型建筑大师。她一直不满足于只有物质的建筑作品问世,每有新设计之前,总要做追根究底的研究,追求同时能构筑建筑理论的大厦,获取设计与研究的双丰收。
据我所知,她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是厚积薄发的成果,不仅是建筑创作和图面上的工作成果。她在设计前期研究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大大超出画图的投入。因此,其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成熟的细部设计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完成设计的同时,往往还会有研究成果问世。如,结合大量调研及上海几个旅馆计完成后便有《旅馆设计》一书的出版。这次也是一样。即使一时不能成书,也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不断及时总结积累设计经验,发表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等权威期刊上,与同行切磋得失。鉴于持之以恒的勤学多思,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使她能硕果累累,终于成为被许多中青年建筑师尊重和学习的榜样。
这次上海外滩东风饭店保护和利用的设计与施工,是贯彻威尼斯宪章的成功之作,该书是其设计思考研究的最新成果。
浙江绍兴博物馆
50年前的1964年,5月25~31日,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与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古迹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共16条),是世界公认的权威性指导文献。上海外滩东风饭店的保护和利用工程进行的全过程,正是体现威尼斯宪章精神的过程,其经验十分珍贵,值得学习借鉴。这些特别集中是体现在贯彻16条的前三条上。
威尼斯宪章的第一条郑重宣布: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逝去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这里明确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对象——单个建筑物、独特的文明、有意义的发展、历史事件见证、有文化意义的朴实的艺术品。
东风饭店在多个方面属于需要保护和利用的近代文物。它的前身是1864年初建成上海总会使用的外廊式3层的朴实的建筑。150年来,这里见证了上海外滩黄浦江畔近代建筑精华明珠链的形成,它也不愧为明珠之一。1910年在原址新建成6层大楼,在第一座后加新古典主义风格加巴洛克装饰的建筑,已是现在修复的模样(见《上海外滩东风饭店保护与利用》第60页)。
当年,在上海点石斋印刻的关于上海总会的题画诗的诗句:他乡逢故交/相见一握手/东西南北人/欢然此聚首/一室话同心/三杯笑开口/聚散本无常/浮云变苍狗/人事有穷期/斯地垂不朽。
此诗充分显示了这座建筑,它作为人们对上海外滩城市文化历史美好记忆的深厚情意。上海有关各方能够独具慧眼圆满完成这件成全“斯地垂不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并再续华章的盛事,可谓功莫大焉!
不堪回首的是,经过十年浩劫和前一轮的“大拆大建,从零开始”,我们全国各地多少城乡文物建筑“拆毁”于非命啊?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太重要了!此次上海做出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记得上个世纪,有一位法国历史学家曾说:“中国人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让历史归零,中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与“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古话联系起来思考,会更加觉得此言意味深长。
唐玉恩大师强调“建筑是有生命的。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这是当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正是由于满怀对城市历史文物生命的关怀和社会责任,她和团队的全体成员,在出色完成建筑物实体保护利用工程设计的同时,奉献了这部既是总结也是建立历史档案的大作,洋洋50万字,150多页,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理论与实际经验并重的书籍。读此书时我自然产生了对作者的敬意。
郑时龄院士在此书序言中指出这项研究设计工作艰辛特点——“六个需要”:需要文献考证、需要解读历史图纸、需要现场勘测、需要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支撑、需要现场指导和监督。由此可以想见,唐玉恩和她的团队多年来劳作的艰苦情景。
根据我的体会,在保护城镇、建设城镇的过程中,需贯彻“保存、保护、发展”的科学发展原则。即:
妥善保存城镇历史文化遗产;
科学保护城镇自然生态资源 (包括历史文物建筑的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协调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这三个原则中,城镇发展是硬道理,是终极目标,城镇的保存和保护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发展,保存和保护便失去存在的价值,没有保存和保护就不能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保证城镇传统文脉的延续,不能保证自然生态资源的平衡。因此,保存、保护、发展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又是缺一不可的。东风饭店的保护利用实践也再次证明这些。
显然,要贯彻这六个字,必须以研究领先和把研究贯彻于全过程的始终。因为,没有认真的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分不清要保存什么?保护什么?可以发展什么?
上海东风饭店的保护与利用工程,始终贯彻了研究领先和贯彻始终的做法,因此准确地把握了保存、保护、发展的方法和尺度。前面郑院士所说的“六个需要”,无疑都意味着需要以科学研究为前提,才不致于发生根据不足的设计和没有调查研究的瞎指挥、胡折腾的情况。
这也正是本文作者强调和尊重学者型建筑大师的原因。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年)第六条“研究应当贯穿在保护工作全过程,所有保护程序都要以研究的成果为依据。”第七条“保存真实的纪录,包括历史的和当代的一切形式文献。保护的每一个程序都应当编制详细的挡案。”上海在东风饭店保护上做了一流的工作,再次证明这些国内外先进经验乃是成功的起点,值得重视。
责任编辑:黄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