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014-02-09董友魁付连舜单维奎

大豆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毛豆鲜食制种

董友魁,付连舜,单维奎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 铁岭 112616)

鲜食大豆又称“毛豆”,日本人称之为“枝豆”[1],而西方国家称之为“菜大豆”。鲜食大豆中高含量的优质蛋白可与肉蛋的蛋白媲美;而脂肪与动物性脂肪不同,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所以在预防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上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食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都很丰富,是天然的健康食品,在青荚期食用更具有独特风味,从而得到人们普遍喜爱。

1 发展鲜食大豆生产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鲜食大豆认识的加深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国内外市场对鲜食大豆的需求量日趋增加,鲜食大豆生产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鲜食大豆不仅能够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同时青棵内含有丰富营养成分,是优良的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促进畜牧业发展;速冻毛豆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是出口换取外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因此,开展鲜食大豆研究,发展鲜食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鲜食大豆发展概况

日本是鲜食大豆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鲜食大豆育种领域起步较早,成果显著,我国生产上应用的鲜食大豆品种多数为日本育成。日本每年市场需求鲜食大豆15万t左右,因本国劳动力成本高,现已将毛豆生产转移到台湾、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台湾速冻毛豆出口曾占日本进口量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台湾工资上涨,而售价不变,种植毛豆利益不佳,台商将毛豆种植转入大陆的福建、浙江等地,从而促进了我国南方鲜食大豆的生产。近年来,我国南方各省鲜食大豆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基地,每年鲜食大豆栽培面积15~20万hm2,主产区为浙江、福建、江苏、四川、安徽等地区(见图1)。其中我国速冻鲜食毛豆出口量约占世界速冻鲜食毛豆总量的52%,主要出口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2]。

3 辽宁省鲜食大豆发展与市场需求

辽宁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入世以后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冲击,使得原本低迷的大豆产业举步维艰,大豆产业面临着严重问题。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鲜食大豆生产在辽宁省成为一朵奇葩。辽宁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展鲜食大豆生产,尤以辽北为主产区,全国70%的鲜食大豆制种基地都在这里,现在每年为江、浙等南方市场提供鲜食大豆良种超过1万t,2013年达到1.5万t。可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是辽宁省发展大豆产业的特色之路,急需形成产业化,以使其创造力获得新的提升。

图1 我国鲜食大豆产区分布图

4 辽宁省鲜食大豆发展的限制因素

4.1 单产低

我国鲜食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品种更新换代明显滞后,这一突出矛盾日益显现。现在我国鲜食大豆主产区种植的品种基本以上世纪九十年代育成的品种为主,如台75-3、辽鲜1号、K新绿、303、95-1等[3]。由此看来要稳定和发展鲜食大豆生产,首先就要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鲜食大豆单产水平和品质,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鲜食大豆品种选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图2所示,新审定的品种数量少,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需要在产量、适口性、生育期等方面有更大突破。

4.2 品种混杂,制种基地分散

由于南方鲜食大豆种植区不能实现当地制种,制种基地分散在东北地区,因此品种得不到统一。由于品种的混杂,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标准化,这就会削弱市场竞争力。制种基地分散,供种机制不健全,造成种子质量不统一,经销商在销售中恶性竞争,从而阻塞了种子供需的渠道[4]。全面建设鲜食大豆北方制种、南方主产、协调供种,优势加工的产业化基地和平台,是冲破发展瓶颈,开创我国鲜食大豆产业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图2 近10年国家审定鲜食大豆品种数

5 辽宁省发展鲜食大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5.1 雄厚的鲜食大豆育种基础

辽宁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一季向两季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生育日数在135d左右,适于各种熟期的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在理想的自然条件下,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泛等优良特性。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铁丰18号、铁丰24号、铁丰29号、铁豆37号,开原所育成的开8157、K新绿,以及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辽鲜1号、辽豆15号等品种都在南方多数省份进行过大面积种植。

5.2 鲜食大豆种子产值高,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由于南方繁种困难,国内鲜食大豆种子大都在辽宁省繁殖。辽北鲜食大豆种子产量一般在2.6~3.0t/hm2,产值为1400元/667m2左右;鲜荚产量12.0~15.0t/hm2,产值为2000元/667m2左右[5],因此开展鲜食大豆生产对于手工生产农户有着较大的利润空间,可以带动农民致富,很受农民欢迎。

5.3 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出口

辽宁省有大连港、营口港和丹东港,为鲜食大豆种子和鲜荚生产基地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鲜食大豆鲜荚出口的成本。鲜荚生产基地一旦建立,速冻毛豆加工企业便会纷纷落户辽宁省,育种者成果得到转化的同时,企业实现增效,农民实现增收。

6 辽宁发展鲜食大豆产业的策略

6.1 新品种选育

6.1.1 选育鲜食大豆新品种 实践证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诸项农业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占40%。以提高鲜食大豆单产水平和品质,在适口性、适应性方面取得突破,是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的关键。因此,要加强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制,在广泛收集、引进和深入研究鲜食大豆品种资源的基础上,筛选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运用作物育种学理论,根据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通过田间试验和必要的仪器对杂种后代材料和新品系进行选择和鉴定,选育性状优良、适于生产上应用的新品种,解决鲜食大豆生产中品种更新滞后的现状。

6.1.2 开展鲜食大豆应用基础理论及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鲜食大豆产量构成要素、品质影响因素、理想株型、肥水调控及微量元素等技术研究,掌握最佳肥水需求规律,创建理想肥水供求模式,提出鲜食大豆生产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6.2 加强试验示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示范不同轮作复种制度下鲜食大豆各种栽培模式;人工创造理想生产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创造小面积超高产典型。通过鲜食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保证种子供应和产业健康发展。

6.3 鲜食大豆良种供需平台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育种单位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目标建立鲜食大豆产业信息平台,为市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供需信息。必将有助于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的转化,有助于企业获得效益,有助于农户增收,有助于鲜食大豆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

6.4 引导鲜食大豆加工企业北移

通过选育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解决辽宁省鲜食大豆制种产量低、品质差及南方鲜食大豆主产区鲜荚产量低,品种混杂等问题;通过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良种繁育基地,加强配套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促进鲜食大豆北方制种的标准化、产业化的形成;通过建立健全鲜食大豆供种需求平台,避免出现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恶性竞争的情况;通过积极引导当地农民种植鲜食大豆,助推政府扶植当地企业进行鲜食大豆加工出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姜信科,姚俐,穆洪丽,等.我国春播鲜食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果菜,2009(6):52.

[2]盖钧益,王明军,陈长之.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J].大豆科学,2002,21(1):7-13.

[3]李峰,吕金富.鲜食大豆品种在东北地区的高效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3(10):64-65.

[4]寇贺,吴迪,郑新利.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种业,2013(7):15-17.

[5]王大秋,程砚喜,牛建光,等.菜用大豆利用的实践[J].大豆通报,2001(3):14.

猜你喜欢

毛豆鲜食制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毛豆飘香秋来到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毛豆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