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地区面瘫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2014-02-09刘海静郭太品熊光轶莽成武徐晓明熊尤龙冯斯锋何天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气虚

施 静,刘海静,郭太品,3,熊光轶,莽成武,徐晓明,熊尤龙,冯斯锋,何天祥

(1.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昆明 650021;2.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000;3.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本研究历时两年多时间,对云南省不同气候地区的面瘫患者进行了中医体质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间收集云南省昆明市、红河州、曲靖、玉溪、文山、大理、楚雄、昭通、西双版纳等地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共763例,年龄在3~85岁,平均年龄(44± 16.65)岁,其中以20~39岁(233例)和40~59岁(321例)年龄段居多,分别占总数的30.54%和42.07%,60岁以上的患者153例占20.05%,19岁以下的青年儿童55例占7.21%。

1.2 诊断标准

参照陈生弟主编的《神经疾病诊断学》[1]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向健侧牵引;④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又分茎乳突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压痛,外耳道与耳廓部感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等。符合诊断标准①~④即纳入。

1.3 排除标准

由于肿瘤、手术、外伤、脑血管意外、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其他全身疾患继发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耳源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患有精神疾患不配合调查者;先天性面神经受损的罕有病例。符合任何1项即排除。

1.4 中医体质调查

依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ZYYXH/T157-2009)[2],选用其中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共构成 60 个条目,各体质量表转化分数为0~100 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 /(条目数×4)]×100。如平和质转化分≥60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30分;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除此之外还记录了患者年龄、性别及居住地的气候状况等。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与中医体质分布

表1显示,体质以平和质(373例)和气虚质(142例)居多,分别占48.89%和18.61%;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所占比例相近,约在6.3%~7.21%之间;瘀血质、气郁质所占比例接近,占总数的2.8%左右;最少的为特禀质,仅占总数的0.26%。各年龄段均为平和质较多,其次是气虚质。

2.2 性别与中医体质分布

表2显示,76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性380例,女性383例,二者比例相当,9种中医体质中无明显的性别比例差异。

2.3 居住气候与中医体质分布

表3显示,居住地的气候方面,干燥气候498例占65.27%,其他依次为湿热98例(12.84%),炎热86例(11.27%),寒冷70例(9.17%),潮湿11例(1.44%)。干燥气候中,平和质274例占干燥气候的55.02%,其次为气虚质68例,占干燥气候的13.65%,湿热气候中气虚质33例(33.67%),超过平和质25例(5.10%)。

3 讨论

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先天和后天的生理、心理机能在长期适应自然、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不变的内在综合特质,它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提示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和疾病的发展倾向[3]。目前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疾病群体的调查研究皆显示了体质分布具有不同的结构比例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医防治疾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表1 各年龄段面瘫的中医体质分布

表2 不同性别面瘫中医体质分布

表3 居住气候中面瘫中医体质分布

面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者冷空气刺激有关。其在世界各国的报道也有所不同,每10万人中约有11~40人或者8~240人患病[4,5],且有地域性差异。如日本、地中海国家为高发地带,可能与这些地方的环境、气候、地理有关系[6]。本研究发现,面瘫的发病在性别上未见显著差异,且发病年龄段集中在中青年,与国外报道一致[7,8]。本研究结果显示,面瘫患者的年龄多在20~59岁,且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体质最多,这与国内最近的报道一致[9]。中青年是人生中身体最强壮之时,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多数患者处于焦虑状态,加之长期的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出现该病。本研究还证实,40~59岁患者占该病总数的42.07%,为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本研究表明,在居住环境方面,本病发病率最高的环境是干燥环境,这应与云南大部分地区处于干燥地带有关。干燥易生风邪,面瘫表现出的口眼歪斜也多为风邪侵袭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述:“偏风口僻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云南地处高海拔区,包括高寒山区、热带炎热或湿热地区,故气虚质病例数超过平和质,可能是湿困脾胃、气血生化阻碍、热耗气阴、气血不足所致。

本研究发现,云南地区面瘫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因年龄、性别、居住环境而有所不同,以平和质和气虚质居多,提示可以考虑将中医体质辨识及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中医体质是复杂综合因素的归纳,涉及先天遗传、后天自然和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所以进一步研究更多的相关因素,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 陈生弟.神经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3]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1.

[4] De Diego-Sastre JI, Prim-Espada MP, Fernández-García F. The epidemiology of Bell’s palsy[J].Rev Neurol,2005, 41:287-290.

[5] Finsterer J.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8,265: 743-752.

[6] Gregg G. Some observations on Bell’s palsy in Belfast during the period 1949 to 1958[J]. Arch Phys Med,1961, 42:602-608.

[7] Peitersen E. The spontaneous course of 2,500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ies of different etiologies[J]. Acta Otolaryngol Suppl,2002,549:4-30.

[8] Gillman GS, Schaitkin BM, May M, et al. Bell’s palsy in pregnancy: a study of recovery outcome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2, 126:26-30.

[9] 郝利芳,贾希瑞,赵立新.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J].中国中西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33-555.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气虚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