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京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4-02-08刘佰明LIUBaiming于芳YUFang

价值工程 2014年2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集群北京

刘佰明LIU Bai-ming;于芳YU Fang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 100226)

(Beij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llege,Beijing 100226,China)

0 引言

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示范院校中的办学理念,主要是产业结合、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以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1]自此,专业群建设便成为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了。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对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做一些分析。

1 高职计算机专业集群的提出

全国高等教育国模在不断扩张、办学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各高校的压力也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对办学建设的投入。因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经济学概念被广泛运用到高等办学实践当中。这也是现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行集群化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计算机专业集群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产业化不断升级等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集群化方向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动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就是沿着区域产业化的道路发展,在经历扩招、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的十几年里,很多高职院校都经历了从“粗放式”到“集约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场改革,也是高职专业的集群建设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 高职计算机专业群的内涵

“专业群”肯定不是若干专业的简单拼盘,否则名义为“群”,实则是以“群”的名义重新切割教育资源、铺排专业分布,对专业建设本身没有实质性意义。目前,国内学界对专业群的界定,总体上认为专业群是若干相近专业组成的集群。一般又认为“相近专业”是指有着共同的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相近,能在同一实训体系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各专业,典型表述的如应智国提出: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其范围可以用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加以界定。还认为专业群对应的是产业链,典型表述的如刘家枢认为:专业群对应的是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再如刘瑞军认为,专业群与岗位群对接观点,即专业群的建设要植根于职业岗位(群),与职业岗位(群)保持一致性[2]。这些认识,可以归结为学界的共识:形成高职专业群的相近专业不是以学科分类为依据,是可以跨学科、跨大类专业集群建设,专业群应对接区域产业链条,与岗位群衔接。

根据相关数据,不难得出,高职院校设置什么样的专业群都需要依据地方产业发展的前景等进行,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是高职院校为满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建立的,我们只有立足自身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对“岗位群”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积聚效应”。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就需要以特色优势专业为龙头对若干企业岗位群的专业进行集群。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和办学定位。

3 北京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有高职(含专科)院校26 所,其中公办17 所(含专科1 所),分别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专科)民办9 所,分别是: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吉利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所述内容仅针对16 所公办高职及9 所民办高职即25 所高职院校。在这25 所高职院校中,开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校有10 所公办。8 所民办,所以本文仅仅对这18 所高职院校而言。

3.1 尚未建立计算机专业群 通过调研,在这18 所高职院校中,有三分之一的高职院校未建立计算机专业群,对专业群的认识仅处于“听说过”状态,认为计算机专业群就是若干专业的拼凑和组合,依然按照传统模式进行计算机专业建设。同时近几年随着生源下降,出现了一系多专业现象,例如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吉利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均将信息类和工程类专业合到一个系,组建信息与工程类大系。

2010 年以后,北京高职院校计算机类生源报道情况大不如以前,计算机类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面对挑战,一些院校选择了增设方向,加开新专业,放弃部分老专业的方式,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现的问题,但事实上大多数院校并没有找到“破局”的方法,更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总所周知,今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进入到依靠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过去部分院校提出的以数量求生的口号已经不可能,因为高职生源数量再不可能出现2000 年到2010 年这十年的宏大场面,随之而来的是生源数量缩减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如何办出特色已经成为摆在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共性课题。

笔者认为,做好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提升内涵的切入点。

3.2 计算机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存在不足 北京三分之二的高职院校已经把群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从机制上建立了完整的专业群,但是在建设的思路上实际还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的。因此,在对专业群的组织架构、认识安排以及待遇薪酬等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等方面,我们都存在很大的欠缺。为了改变现状,就需要我们突破单一的资源共享等建设的倾向,要专业灵活的调整专业群建设,这样将会以更加开放、更加宽阔的视野看待专业群建设,甚至能顾同时减少不同的专业群建设等。

3.3 计算机专业群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专业群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时专业群建设的主要依据,也是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具体成功的体现。其中,专业群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因此需要我们按照专业进行建设,关键是如何完善专业群建设的评价机制。笔者认为北京高职院校就需要制定一套属于自身的切合实际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专业群建设,还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项目组设计的只是专业群年度建设评比计分标准;其次,评比把项目都量化成为分数;最后,有些专业群的专业数和教师数相差悬殊,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性。

3.4 计算机专业群的专业划分合理性不够 计算机专业群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是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也是形成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化的资源整合优势。所以,同一个专业群的很多专业因为有着相同的行业基础和行业背景,很多专业内部又存在着共同的核心。但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就很牵强地把一些不相关的专业划分到同一个专业群里,就使得资源得不到共享,能够发展的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然,很多专业群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总而上述,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新要求而滋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因此具有传统行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的的系统工程,以此打破我国一直延续的传统模式,虽然对学校的管理和组织架构等都带来一些冲击。但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只有坚定信心,确定各个阶段性的重点目标,才能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经验,这样才能促进专业群的平稳有序进行。

[1]教育部、财政部.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 号.

[2]刘瑞军.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33-34.

[4]刘家枢.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8(7):22.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集群北京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北京的河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