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鹅饲养管理技术

2014-02-08马翠芳廖清华张伟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雏鹅垫料饮水

马翠芳 廖清华 张伟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3)

雏鹅饲养管理技术

马翠芳 廖清华 张伟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3)

本文阐述雏鹅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准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工作,旨在为养殖户科学饲养雏鹅提供一个理论指导。

雏鹅;饲养管理;育雏

雏鹅是指0~4周龄的鹅。雏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育成鹅生长和种鹅的生产性能。因此,关注雏鹅的培育工作,才能提高养鹅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1 雏鹅的生理特点

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怕冷、怕热、怕潮湿。在培育中要做好人工保温。鹅消化道的容积较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在饲喂时要少喂多餐,喂给易消化的饲料。雏鹅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到20日龄时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倍左右。故育雏时应尽早及时给雏鹅饮水、喂食和喂青,供给较高营养水平的日粮。20日龄内的雏鹅,当温度稍低时就易发生扎堆现象,常导致挤压伤亡。因此育雏时应精心管理,掌握好育雏温度和适宜的饲养密度。

2 育雏前准备

2.1 育雏季节

育雏季节应根据种蛋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饲料条件(青草、水草生长情况、农作物收获季节)及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大多地区以养春秋鹅为主,即3~4月份、9~10月分开始养鹅。3~4月时青饲料资源丰富、夏收作物相继收割,9~10月也正是秋收以后,育雏后可将雏鹅放牧于收割后的田地、草坡觅食,雏鹅生长快,且饲养成本低,“青草换肥鹅”是最节约的饲养方式。从秋鹅中选留中鹅,第二年春季可开始产蛋,满足春孵需要。随着现代饲养技术的提高,解决冬季养鹅所遇到的问题,也可实现常年养鹅。

2.2 育雏室及育雏用具准备

育雏前,应该准备好育雏室、保温设备和育雏用具。育雏室要保温、干燥、清洁、光照充足和通气良好。在进雏前,先全面检查,及时修补破损处,并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1g、福尔马林42mL)熏蒸消毒24h,待进鹅前3d打开门窗散发气味尽。饲养用具如是木、竹质的,可用2%的氢氧化钠喷洒或洗涤,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育雏舍外周场地可用2%~3%烧碱或生石灰水撒泼消毒,育雏舍门口设消毒池(盆)。同时提前备好雏鹅饲料,还要准备一些常用药品。

2.3 育雏方式

鹅的育雏方式分为地面育雏和网上育雏。如果采用地面育雏,可将雏鹅直接饲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育雏室要求保温性能好,育雏时要有供温设备,这种方式适合鹅的生活习性,雏鹅的活动量大,有利于减少雏鹅的啄羽。但需大量垫料,并且容易引起舍内潮湿。而采用网上育雏,则将雏鹅饲养在离地面50~60cm的铁丝网或竹板网上,网眼大小为1.25cm×1.25cm。这种方式可节省大量垫料,且保温温度均匀,适宜雏鹅生长,又可防止雏鹅打堆、踩伤、压死等现象,同时减少雏鹅与粪便接触,减少传染疾病机会,提高育雏率。

3 雏鹅的饲养

3.1 早开水

雏鹅出壳后12~24h先饮水,第一次饮水称为

开水,俗称“潮口”。饮水中可加入些清肠杀菌药物,如0.05%的高锰酸钾,可以起到对水的病菌消毒,从而减少鹅肠道疾病的发生。如果第一天喂喹诺酮类的药物,如: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可以减少沙门氏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生产中这类药曾有导致幼龄动物产生软骨症的现象,应严格用量,勿滥用。长途运输还可加入5%的葡萄糖,以增强雏鹅体质,选择维生素C效果更好。多数雏鹅会自动饮水,对个别不会饮水的雏鹅需进行人工调教。将雏鹅放入清洁的浅水中,水深以不淹过雏鹅的胫部、绒毛不湿为原则,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饮水适时可以刺激鹅的食欲,饮水时间过迟,机体代谢失调,有可能出现干爪现象。

3.2 开食与开青

开食在开水后15~20min即可进行,可用半熟的大米、碎米或碎玉米作为开食料,最好同时喂切成细丝的青菜叶,将料均匀撒在浅盘上或塑料布上,撒料时避免将料撒在小鹅身上,以免诱发啄癖。从3日龄起用全价配合饲料,粉料应拌湿喂,有利于采食。5日龄后改用料桶,20日龄后也可改用料槽

鹅第一次吃青饲料称为开青。开青可以从2~3日龄开始,鹅的开青饲料最好是新鲜、幼嫩的青菜叶或嫩草,如莴苣叶、苦荬菜、苜蓿草。青料应清洗干净后沥干,最初几天喂的青饲料要切碎,与精料一起喂给,以后应与精料分开喂。可以单独用盆或撒到塑料布上喂给,也可以在雏鹅户外运动时将青料撒在运动场上任其采食。

开食过早,大多数雏鹅不会采食,但开食过迟,不仅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而且增加死亡率。开食第1d的雏鹅平均每千只每天吃2.5kg精料,同时补充青饲料。

3.3 合理饲喂

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与优质青饲料混合饲喂,日粮中精料一般占30%~40%,青料占60%~70%。每天饲喂次数为4~6次,白天4次,晚上2次。夜间喂料可促进生长发育,增重较快。喂料时要注意供给充足饮水。雏鹅3日龄后适当补充砂砾,以帮助消化。

雏鹅饲养要掌握几个要点:先精后青,定时饲喂、少喂勤添,饮水不断,清洁卫生,由熟到生、由软至硬,逐渐过渡,以确保雏鹅良好生长。

4 雏鹅的管理

4.1保温

雏鹅育雏所需温度,可按日龄、季节及雏鹅的体质情况进行调整。注意观察雏鹅对温度的反应。温度适宜时,雏鹅无扎堆现象,安静无声,睡眠时间长;温度过低,雏鹅聚集扎堆,互相挤压,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雏鹅向四周散开,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有口渴现象。当观察到雏鹅表现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行为活动时,应立即调整温度。在夜间,尤其是凌晨2~3点时,气温较低时,应注意适时加温,以免受冷打堆。根据气温情况把握好脱温时间,一般雏鹅达20~30日龄时,就可以逐渐脱温。雏鹅的育雏温度见表1。

4.2 防潮湿

地面垫料育雏时,应做好垫料的管理,防止垫料潮湿、发霉。高温高湿时,雏鹅易“出汗”,食欲减退,抗病力下降,低温高湿时,易患感冒等呼吸疾病和腹泻。育雏鹅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育雏时应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舍内垫料应经常更换,换水或加水时要防止让水外溢,保持垫料干燥。

4.3 防压与分群

雏鹅怕冷,休息时喜欢相互挤在一起,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尤其是夜间和气温低时,在采取升温措施的同时,还要经常驱散因寒冷而拥挤、聚堆的雏鹅,防止雏鹅被踩踏、窒息死亡。雏鹅要进行分群饲养,降低饲养密度防止挤堆。群与群之间用30cm高的隔栏隔开。

4.4 光照

光照可以促进雏鹅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雏鹅的健康生长,雏鹅3日龄内采用23h光照,以便雏鹅熟悉环境,关灯1h,使雏鹅适应突然停电的环境变化,防止一旦停电造成的群堆死亡。

4.5 适时放牧

夏季,1周龄以后的雏鹅即可放牧。冬春应推迟至15~20d后放牧。因此时雏鹅的羽毛尚未长成,怕冷、怕雨、怕露水,怕曝晒,因此应选择晴朗、温暖、露水干后再放牧。刚开始放牧时可选择无风晴朗的中午将鹅赶到鹅舍附近的牧地,时间为20~30min。以后放牧时间由短到长,牧地由近到远。阴雨天、大

风天、日光曝晒不宜放牧。

表1 雏鹅的育雏温度℃

雏鹅放牧应选择青草幼嫩,水源较近的放牧地。随着雏鹅采食青绿饲料能力的增强,出牧前可逐渐减少喂料量,使雏鹅逐渐适应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为过渡到中鹅的饲养管理打好基础。

4.6 适时放水

雏鹅一般在10日龄左右开始放水。可将雏鹅放入浅水中每天试水2~3次,每次5min。20~30日龄的雏鹅,可在晴朗温和的天气下到浅水、水流缓慢的水面中放水30min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放水时间,放水后应驱赶雏鹅上岸理毛、休息,待羽毛干后赶回鹅舍体息。

5 卫生防疫

加强鹅舍卫生和环境消毒工作。保持饲料新鲜卫生、饮水清洁。经常打扫、清除粪便,勤换勤晒垫料,保持垫料地面干燥,用具要经常清洗与消毒,鹅舍内外环境要定期消毒。按时进行雏鹅的免疫接种和做好疾病预防,生产中雏鹅易发生的疾病有小鹅瘟、禽流感、副黏病毒等。

5.1 疫苗接种

雏鹅第一天进行小鹅瘟首免,预防小鹅瘟一般可用蛋黄抗体,或者血清,第一次皮下注射0.5mL/羽,如果曾经发生过或流行地区必须7d后加强免疫。第3d免疫大肠杆菌+浆膜炎疫苗。

5.2 药物预防

雏鹅11~14日龄常出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疾病,因此可在水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等,此阶段不建议使用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酰胺醇类的药,这类药会抑制鹅的骨髓生长。15~21日龄,防止绦虫发生,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进行驱虫,以后每隔20d再次驱虫一次。

6 小结

雏鹅养育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养殖户通常在市场价格较低时严重亏本,主要因为雏鹅的成活率低,而饲养过程环境恶劣和不科学管理是主要的原因。因此,要养好雏鹅,首先,选好鹅苗。雏鹅体重大小适宜,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好,脐口平整光滑。肛门干净不粘粪,绒毛干净整洁,体格结实,握在手中感觉结实,挣扎有力,叫声响亮。无有残疾或畸形。其次,高度重视免疫工作。当前,很多鹅坊的鹅蛋都是从多地收集,由于部分养殖户没有打疫苗,容易发生小鹅瘟、副黏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目前常见的疾病有大肠杆菌、浆膜炎、小鹅瘟、副黏病毒病、禽流感,对于病毒性疾病,最好用香港进口的鹅毒清,它可以治疗以上3种病毒性疾病,且疗效较好。对于幼龄雏鹅第3d接种大肠杆菌+浆膜炎二联苗0.5mL/羽,18日龄再次加强免疫。最后,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育雏室温度湿度,做好消毒工作。

[1]席克奇.家禽生产(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任志.雏鹅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1(11):18~19.

[3]姜德兴,章世元,丁健.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J].养殖与饲料,2002(2):39~41.

[4]卜凡红.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水禽世界,2009

信息之窗

江西启动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集中行动

从9月1日至10月20日,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50天的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集中行动。

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集中行动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4个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控重点,统筹兼顾生猪腹泻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鸡新城疫、奶牛布病、结核病等重点动物疫病,全面落实免疫、消毒、监测、检疫监管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免疫耳标佩带率、免疫证发放率、免疫建档率达到100%,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江西省畜牧兽医局要求,各地在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秋防集中行动顺利推进;层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力而引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调度,实行周报制度,及时上报秋防进展情况和疫苗使用管理情况;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引导社会公众科学理性应对动物疫情,维护好社会稳定。(本刊辑)

1004-2342(2014)05-0025-03

S835

C

猜你喜欢

雏鹅垫料饮水
简易饮水鸟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浅析
饮水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