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2014-02-08张进良常世玺何兰兰
张进良,常世玺,何兰兰
(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张进良,常世玺,何兰兰
(湖南科技大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息化教学信念、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部分地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促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
1 前言
随着大规模在线教育浪潮(MOOC)席卷全球高等教育,大学的课程正在经历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这要求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在线教学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在线学习系统,挖掘、分析并理解这些数据,进而为学生开发适应性课程、改进自身教学实践、提升在线教学实践智慧、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是当今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主要是由上到下的统一培训,这种发展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对绝缘的。而教学实践情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境的感受、体验、反思与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累计实践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变他主发展为自主发展,这是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诉求。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是指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有关信息化教学的整体直觉认识,它来源于信息化教学的经验,通过对具体的信息化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内隐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ICT与课程整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并且使高校教师能在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情景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1]。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分别利用集中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对全国196名高校教师展开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和分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2 调查方法
此调查问卷共分为9部分,83道题目,内容涉及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价值观念,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反思与认知能力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调查对象以湖南科技大学教师为主,其他省市(北京、甘肃等地)高校教师为辅,调查采用集中调查和“问卷星”网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被调查的高校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大多数;职称结构:教授14 名(7.14%),副教授78 名(39.79%),讲师98 名(50.00%),助教 6 名(3.07%);学科类别:文科 98 名(50.00%),自然科学 32 名(16.33%),工科 32 名(16.33%),其他34名(15.22%)。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结合问卷星的数据分析报告,主要利用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信念
教师的信念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和在线教学历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观点[2]。教师关于在线教学的信念具体体现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认同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向,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价值包括个体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以及社会价值[3]。
个体价值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活动作为客体,强调作为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需要。如表1所示:有77.55%的教师基本同意“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决定作用”。97.8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95.6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对促进高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生存价值等方面。如表1所示:有98.92%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93.48%的教师认为新技术已在改变高校教学,同样可能改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信息技术和自身教学实践的关系,有97.82%的教师认为技术应该为教学实践服务,不是为适应技术而改变教学。对如何丰富自身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有97.82%的教师认为“只能躬身于实践,在实践中多体验、感悟和反思”。
对信息技术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如表1所示:94.57%的教师认为技术在教育中能否成功应用的因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的心理、组织和文化等因素。有79.35%的教师认为技术能超越学校教育的孤立状态,能与社会和工作场连接,并在最大范围内促进教育公平,另外还有20.65%的教师对此说法不太赞同。
表1 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信念调查表
4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有93.8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使用比较熟悉,并能与传统媒体配合使用。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开发,有85.72%的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完全由自己开发的,还有33.67%的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由出版社提供的。多元化课件制作工具方面,有53.07%的教师只会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有51.01%的教师除了会使用powerpoint之外,还会用专门的学科课件制作工具制作课件,有57.14%的教师能开发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素材。
高校教师应把ICT作为基本工具融入所教学科课程中,即能够将ICT用来支持新型的教学方式、支持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哪种ICT开展哪种教学活动;懂哪一类ICT能力才能支持自身的专业发展。调查显示,80.62%的教师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77.55%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和开发一定的教学资源,88.78%的教师能将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在课程教学中,有78.97%的教师对新型信息技术非常关注,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尝试使用。
5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能力
高校教师应能恰当地利用当前通用的ICT工具和学习资源,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构建学习环境,将ICT与新型教学方式融合,从而形成既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又便于学习群体开展协作交流、小组活动的社会化互动课堂。关于教学信息的来源,76.53%的教师教学信息来源不仅仅是课本和其他教学参考书,81.63%的教师搜索教学信息的搜索引擎不止百度一种;超星读秀搜索和中国知识网是比较优秀的学术搜索工具,但只有18.36%的教师使用过,这说明教师的教学信息检索方式单一。95.92%的教师能选择合适的媒体、迅速准确地获取资源并分析鉴别所获取信息的意义和价值。88.78%的教师完全能够通过网络获得课程学习资源。
高校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能合理利用 E-mail、QQ、BBS等ICT工具与专家、同行、学生进行多方沟通,共享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疑问。69.39%的教师认为QQ、微博和博客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工具之一,82.66%的教师经常使用博客、微博和QQ与学生交流、进行课外辅导答疑。54.09%的教师经常参与本学科专业的网络学习社区或学习共同体中的讨论。此外,关于信息化教学管理,只有56.12%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料保存在博客或空间里。66.33%的教师能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分类管理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
6 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反思与认知能力
利用ICT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是能熟练掌握常见的Blog、Wiki等反思工具,经常性地反思自己学习、实践,记录自己专业发展的历程。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往往不能够象理论知识一样经过习得或传递而获得,是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的渐进累积过程。调查结果显示:80.61%的教师能亲自体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83.67%的教师能够理解网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而有意识地尝试网络教学。但是只有64.29%教师在尝试和体验之后,会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体验,并写教学叙事。有79.59%的教师抽时间浏览其他教师的教学空间中的经验文章,有84.7%的教师有意识地从网络中收集优秀信息化教学案例,并尝试模仿,只有59.18%的教师认为博客已经成为自己获取实践知识的便利渠道,有89.79%的教师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终身学习和自身专业化发展。
7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环境
我国高校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参与培训,在培训和学习中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国际高校的发展培训策略也逐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基于网络的“协统时代”[4]。但是调查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30.61%的教师表示从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参加过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58.16%的教师参加过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但效果不好。只有38.78%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每个老师都有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均等机会。87.76%的教师认为如果有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自己非常希望能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1.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有系统的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规划。
8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发展对策
第一,为教师信息化实践智慧创造良好环境。实践智慧的发展实质是自我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环境应该是消除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对教师的压力。高校应该为教师在线发展构建教学发展云环境,教师能在此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在线教学的大量实践案例,而且教师可以将自身教学实践的点滴发布在自己的云空间中,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更深层次地反思和梳理自身教学实践的失与得。
第二,建立教师共同信念,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制定教师在线专业发展计划。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学科教师提供均衡的发展机会。
第三,构建教师协同平台,实施协同发展。要使教师教学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地自我发展、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目前教师培训已经进入基于多重环境的协同培训时代,高校要构建本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培训平台,系统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科学开发教师E-learning课程,让教师合理利用空闲时间充实专业知识。
第四,构建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体,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智慧除了具有个性化的本质特点之外,还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这类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和理论知识一样实现共享[5]。通过微博、博客,构建信息化实践共同体,这既是生成实践智慧也是共享实践智慧的重要场所。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绝大部分是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情景中取得发展,教师个体在此情境中通过观摩学习、“师徒式”传帮带活动以及多种交流合作等形式,获得其他教师的实践智慧,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模仿与实践,从而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智慧。
[1]张进良.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科教文汇,2010(4):5-7(下旬).
[2]肖正德.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信念:意蕴阐释与实践构建[J].教育研究,2013(6):86-92.
[3]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李 欣,严文蕃,谢新水.美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协统时代”:多重释义与实践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3(1):81-85.
[5]刘东敏,田小杭.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的思考与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4):16-20.
(责任校对 莫秀珍)
G434
A
1674-5884(2014)04-0068-03
2013-12-10
湖南省教育科学一般资助课题(XJK012BGD026);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1C0537);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项目(SYS2012093)
张进良(1975-),男,甘肃庄浪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数据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