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潘鸿海的绘画艺术
2014-02-08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陆一飞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 陆一飞
忆江南潘鸿海的绘画艺术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 陆一飞
人物简介
潘鸿海,中国二十世纪中叶浪漫写实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潘鸿海的母亲是农家女,父亲是铁路扳道工,童年便在江南的青砖古巷中度过。初中时,他孤身赴苏州求学,爱上绘画,后又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附中,1962年毕业。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学习期间,在莫朴、马玉如、吴国亭、全山石等先生的悉心教授下,找到自己的绘画天地。大学毕业后,潘鸿海被分配到《富春江画报》, 从事美术记者、编辑工作。他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记者、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富春江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油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在画江南题材的油画之前,潘鸿海画的是连环画和宣传画。在那段时间里,他常常下乡采风和生活,画乡村教师、画赤脚医生、画刚刚诞生的小猪。这样的经历,令他熟知江南,也练就了高超的成画本事,他的绘画也在全国开始有广泛影响。
潘鸿海热爱江南,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江南。油画出自西方,欧洲的油画艺术有着适合表现其本土语言和历史传统的积淀,单纯地拿来主义,以西洋油画的语言来述说东方,会显得生硬和滑稽。所以,用油画解读中国江南,必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他看来,技术是最容易掌握的,做一个中国的画家,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在了解西方油画技术的同时,更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摆在画家面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跟社会、生活、大自然更贴近。中国画也好,油画也好,都要解决这个问题。
油画与江南,在潘鸿海的笔下,以唯美的方式完美结合。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曾评价:西方的油画在东方的传承和发展,潘鸿海是做出贡献的。
潘鸿海先生热心社会公益,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传播。2003年与中国美院肖峰、刘江、孔仲起、王冬龄、李子侯等艺术大家共同发起组建了以弘扬茶文化精神为己任的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并担任副院长,积极参加茶文化的各项活动,以笔墨讴歌生活,创作了大量描写龙井、茶事的题材。
个人作品
1972年油画《又是一个丰收年》参加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3年组画《鲁迅》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6年作品《囡囡》参加全国油画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完成油画系列组画《姑苏行》、《江南行》,由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个人画展在杭州,出版《潘鸿年油画选》,应美中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美国芝加哥美国美术学院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1986年底任浙江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师。
1988年应邀赴美国东西大学讲课,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应邀赴新加坡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0-1992两年间作品参加赴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法国和国内等各种大型美术作品展二十余次。
1992年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潘鸿海画集》出版。
1993年作品在印度尼西亚展出。
1993年起作品多次参加香港佳士得中国当代油画拍卖。
1994年赴印度尼西亚考察、访问。
1995年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6年出版《潘鸿海油画作品集》,应邀赴美国访问。
1997年出版潘鸿海国画集《鱼也乐》,任命为浙江画院院长。
1998年《潘鸿海油画选集》出版,该书为潘鸿海的油画艺术。出版有《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潘鸿海中国画作品选集》、《潘鸿海水墨画集——鱼亦乐》、《潘鸿海油画选》等个人画集近十册。
2012年《忆江南——潘鸿海油画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3 诗茶同源(王冬龄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