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2014-02-07王恒秋刘雨峰王双
王恒秋,刘雨峰,王双
(1、韶关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韶关512031;2、韶关市中医院内科三区,广东韶关512031)
·检验与临床·
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王恒秋1,刘雨峰1,王双2
(1、韶关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韶关512031;2、韶关市中医院内科三区,广东韶关512031)
目的探讨Mb、CK-MBmass和cTn-I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疑为AMI病例1368例的血清Mb、CK-MBmass和cTn-I,统计计算该三个指标对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结果预期值、阴性结果预期值、总有效率、平均开始升高时间、平均达峰值时间、平均开始下降时间和平均复常时间,并进行比对。结果AMI发生1h、2h、3h和6h的灵敏度(%),Mb、CK-MBmass、cTn-I分别为19.78、41.76、74.73、100,6.59、32.97、49.45、91.21,12.09、30.77、54.95、91.21。特异性(%),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82.85、84.34和100。阳性结果预期值(%),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94.79、95.60和100。阴性结果预期值(%),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100、90.41和100。总有效率(%),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95.26、88.73和100。平均开始升高时间(h),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1.95±0.97、3.51±1.52和3.56±1.57。平均达峰值时间(h),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6.45±0.58、17.05±5.06和17.08±5.09。平均开始下降时间(h),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7.32±0.67、27.18±6.23和17.25±5.34。平均复常时间(h),Mb、CK-MBmass和cTn-I分别为25.76±3.65、70.98±7.47和161.61±66.34。结论对诊断AMI,灵敏度依次为Mb、cTn-I和CK-MBmass,特异性依次为cTn-I、CK-MBmass和Mb,阳性结果预期值(%)依次为cTn-I、CK-MBmass和Mb,阴性结果预期值(%)依次为Mb、cTn-I和CKMBmass,总有效率(%)依次为cTn-I、Mb和CK-MBmass。对诊断再梗死和评估溶栓效果Mb最佳。胸痛发生后9h,如果cTn-I检测仍为阴性,可否定AMI。对诊断AMI,三种心肌标志物应联合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灵敏度;特异性;总有效率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52
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病例在所有死亡因素中排行首位(31%),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700万,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1]。
AMI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堵塞所致,AMI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的临床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使得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到明显提高,为临床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们分析了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1368例疑似AMI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mass)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结果,探讨了这三种心肌标志物对AMI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1368例疑似病例全部来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门诊和内科三区临床疑为AMI的患者,其中确诊为AMI的91例。全部病例的胸痛症状均发生在医院(胸痛症状发生在院外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采集患者随机的静脉血,待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备用。
1.3 检测项目血清Mb、CK-MBmass和cTn-I。
1.4 仪器和试剂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试剂(胶体金法)均为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1.5 实验方法按照仪器和试剂使用操作说明书进行,每个测定项目和每批标本测定均带质控血清同时测定。从患者出现胸痛开始,每0.5小时(h)检测一次血清Mb、CK-MBmass和cTn-I,6h~9h,每1h测定一次,9h后,Mb每5h测定一次,至34h止;CK-MBmass每10h测定一次,至89h止;cTn-I每20h测定一次,至269h止。
1.6 诊断标准按文献[2]执行。
1.7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对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比对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
2 结果
1368例疑似病例中,确诊AMI病例91例,占6.65%。Mb、CK-MBmass和cTn-I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AMI的灵敏度(%)见表1,特异性(%)、阳性结果预期值(%)、阴性结果预期值(%)及总有效率(%)见表2,在AMI的变化见表3。
表1 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AMI的灵敏度(%)
表2 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AMI的特异性(%)、阳性结果预期值(%)、阴性结果预期值(%)和总有效率(%)
表3 三种心肌标志物在AMI时的变化(x±s)
3 讨论
胸痛但不是AMI的患者没必要冒风险接受溶栓治疗,选择治疗方案往往是在急诊入院时就必须决定的[1]。所以,选用既灵敏又特异的心肌标志物组合对早期诊断AMI十分重要。
本结果显示,对于诊断AMI,Mb的灵敏度最高,胸痛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灵敏度提高的更快,见表1。胸痛发生1.0h时,Mb的灵敏度即达19.78%,明显高于CK-MBmass的6.59%和cTn-I的12.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h时,三者的灵敏度分别为41.76%、32.97%和30.77%,基本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5);3h时,Mb的灵敏度达74.73%,明显高于CK-MBmass的49.45%和cTn-I的54.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4h时,Mb的灵敏度达89.01%,明显高于CK-MBmass的73.63%和cTn-I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h时,Mb的灵敏度达95.60%,也明显高于CK-MBmass的82.42%和cTn-I的8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h时,Mb的灵敏度达100%,也明显高于CK-MB-mass的91.21%和cTn-I的91.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7h时,cTn-I与CK-MBmass的灵敏度分别为96.70%和93.41%,基本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5);8h时,cTn-I的灵敏度达100%,高于CK-MBmass的94.5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9h时,cTn-I的灵敏度达100%,高于CK-MBmass的95.6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诊断AMI,cTn-I的特异性最高,达100%,明显高于CK-MBmass的84.34%和Mb的82.85%。对诊断AMI的阳性结果预期值,cTn-I最高,达100%,高于CK-MBmass的95.60%和Mb的94.79%。对诊断AMI的阴性结果预期值,cTn-I和Mb均很高,均达100%,高于CK-MBmass的90.41%。对诊断AMI的总有效率,cTn-I最高,达100%,明显高于Mb的95.26%和CK-MBmass的88.73%。前述表明,对诊断AMI,在胸痛发生后6h以前,Mb的灵敏度最高,有利于AMI的早期诊断,便于尽早的实施临床干预,挽救患者生命,而cTn-I的灵敏度,至8h时才达100%,CK-MBmass的灵敏度,至9h时才达95.60%。Mb的平均开始升高时间明显早于CK-MBmass和cTn-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对AMI的早期诊断,Mb最灵敏。Mb的平均达峰值时间也明显早于CK-MBmass和cTn-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样表明Mb对AMI早期诊断的卓越性。Mb的平均开始下降时间明显早于CK-MBmass和cTn-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胸痛发生7h左右以后,已不是Mb的最佳检测时间,检测意义不大,此后应检测CK-MBmass和cTn-I。而文献[1]报道,在AMI发生12h后检测Mb无意义。Mb的平均复常时间(h)为25.76±3.65,明显早于CK-MBmass和cTn-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Mb在AMI发生后25.76h±3.65h检测已无意义,此后只能检测CK-MBmass和cTn-I,同时表明对诊断再梗死,Mb最具有意义。cTn-I的平均开始下降时间(h)为17.25±5.34,表明此时已不是cTn-I的最佳检测时间,此后应检测CK-MBmass。CK-MBmass的平均复常时间(h)为70.98±7.47,此后只能检测cTn-I。
虽然Mb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两项指标,但是其特异性仅为82.85%,明显不及cTn-I的100%,所以为了避免误诊,联合检测方能明确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溶栓治疗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又因为Mb对诊断AMI的阴性结果预期值达100%,对避免漏诊具很大意义,所以,在心肌标志物组合中,其必不可少。虽然CK-MBmass的灵敏度不及Mb,但其生物半衰期(13h)明显长于Mb (0.25h)[1],对AMI患者错过了检测Mb的时机具有意义,且CK-MBmass的特异性高于Mb,故在心肌标志物组合中,其同样必不可少。文献[1]报道,CKMBmass在胸痛发作的最初6h内其敏感度明显优于CK-MB活性监测,胸痛发作的最初6h~7h内其诊断敏感度与Mb相似。但本结果显示,胸痛发作的最初6h~7h内CK-MBmass灵敏度不及Mb。
文献[3]报道,Mb是目前AMI发生后最早可测的标志物,当AMI发病后2h即可升高,6h~9h达高峰,24h~36 h恢复正常水平,Mb的阴性预测价值极高,在AMI发作2h后如Mb仍为阴性,则AMI的几率极小,其窗口期短,AMI发作后16h测定易见假阴性。本结果显示,Mb在AMI发生后2h、3h和4h的灵敏度分别为41.76%、74.73%和89.01%,与文献[1]报道基本一致,提示,AMI发生后2h,仅有41.76%的患者Mb呈阳性,3h后接近75%的患者Mb呈阳性,故表明在AMI发作3h后,如Mb仍为阴性,则AMI的几率极小。
综上所述,对AMI,早期诊断灵敏度依次为Mb、CK-MBmass、cTn-I,特异性依次为cTn-I、CKMBmass、Mb,总有效率依次为cTn-I、Mb、CK-MB-mass。但是Mb具有100%的阴性结果预期值。根据本结果,建议对疑为AMI患者的检测模式为:就诊时立即同时检测Mb、cTn-I和CK-MBmass三种心肌标志物,此后,每1h检测一次Mb,每2h检测一次cTn-I和CK-MBmass,至9h止。文献[4]报道,胸痛发生后9h,Mb、cTn-I和CK-MBmass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文献[1]报道,胸痛发生后9h,如果cTn-I检测仍为阴性,可否定AMI。
文献[5]报道,Mb、CK-MB活性和cTn-I对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早期诊断价值。文献[6]报道,与血清心肌酶CK-MB相比,cTn-I对AMI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本结果与之相符。文献[7,8]报道,cTn-T和cTn-I是心肌损伤标志物中的“金标准”,可见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对cTn-I的肯定。文献[9]报道,cTn-T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成负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文献[10]报道,对诊断AMI,Mb具有高度敏感性,hs-TnT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文献[11]报道,对早期诊断AMI,H-FABP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HFABP加入心肌标志物组合中。
文献[12]报道,cTn-T在肾衰和接受透析的患者中,常有不明原因的升高,干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但cTn-I则无此现象,特异性更高。
[1]托马斯.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89.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7-296.
[3]宋晓蓉,谢陈玲.联合检测D-D、CTnI、CK-MB、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J].吉林医学,2013,34(25)∶5123-5124.
[4]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3-354.
[5]王恒秋,曾海权,向杏群,等.3种方法检测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954-955.
[6]孙利娜.心肌肌钙蛋白I在临床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7,28(5)∶467-469.
[7]王龙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 2008,37(2)∶151-152.
[8]Babuin L,Jaffe AS.Troponin∶the biomarker of cho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J].Can Med Assoc J,2005,173(10)∶1191-l202.
[9]李岐梅,张杰,张桂娟.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钙蛋白T与超声心动图及病死率再住院率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0)∶1016-1017.
[10]邱锡荣,郝会青,彭冬迪.血浆D-二聚体、血清肌红蛋白及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31(4)∶355-357.
[11]杜贵萍,邵燕丽,余俊.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的变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20-321.
[12]何小蓉.心脏标志物的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 2009,38(10)∶1255-1258.
R446.11+2,R542.2+2
A
1674-1129(2014)06-0775-03
2014-08-07;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