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T-1800i检测中单核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

2014-02-07詹燕婷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血细胞全自动

詹燕婷

(龙岩人民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364000)

·检验与临床·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T-1800i检测中单核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

詹燕婷

(龙岩人民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364000)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T-1800i测定血常规单核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避免误诊、漏诊。方法采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分类,对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及时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当患者血液中存在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原始及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等细胞时,仪器分类会出现单核细胞的假性增高,而且比例越高,结果差异越大。结论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当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时,其分类结果不可靠,必须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加以纠正,避免异常血细胞漏检。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假性增高;手工分类镜检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41

随着检验技术自动化的迅速发展,高性能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它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1],深受广大临床检验人员的喜爱。但由于该类仪器在鉴别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只能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初筛手段[2],对于仪器出现报警信息或出现异常分类结果特别是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时,必须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加以鉴别确定,以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2013年6-12月外周血检测单核细胞(Mono)比值>10%的标本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并对其结果比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2013年6-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0%[3]的标本450例,其中男性220例,女性230例;年龄0~86岁,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143例,2~14岁儿童145例,14岁以上162例。所有标本均采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2ml。

1.2 仪器与试剂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及原装进口配套试剂、质控品;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BASO的瑞氏-姬姆萨染色液;Olympus显微镜。

1.3 方法每天对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室内质控检测,确保仪器处于稳定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测定患者标本,对检查中出现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0%的标本立即进行推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由本人(进修细胞形态学1年且负责本科细胞形态学检测)及时进行镜检分类,并记录其结果。

1.4 分析方法450例仪器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分为以下3组∶分类轻度增高组单核细胞比率为10%~20%,共297例,占66%;分类中度增高组单核细胞比率为21%~30%,共96例,占21.3%;分类高度增高组单核细胞比率>30%,共57例,占12.7%。将以上3组标本分别与手工分类镜检结果进行比对。

2 结果

在450例仪器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中,手工分类镜检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有293例,占总数的65.1%;其余出现未成熟粒细胞(包括杆状、中晚幼粒细胞)的标本62例,占总数的13.8%;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标本68例,占总数的15.1%;出现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标本24例,占总数的5.3%;出现有核红细胞的标本3例,占总数的0.7%,结果见表1。

表1 450份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增高标本镜检分类情况[n(%)]

3 讨论

白细胞分类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其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类结果是否准确至关重要。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术的方法,通过WBC/ BASO和DIFF两个检测通道,从细胞体积、细胞核特性、颗粒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白细胞[4],从而完成对白细胞的分类。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细胞,仪器一般会出现报警信息,提示标本出现检测错误或是出现异常细胞,检验工作者通常也是根据这些提示信息,进行重测标本或进行手工涂片镜检等处理。由于该仪器未设定杆状细胞、中晚幼粒、原始及幼稚细胞和其他的一些异常细胞,而这些细胞经溶血素处理后,其大小及核质与单核细胞较相近[5],它们当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当成了单核细胞计数。当患者血液中存在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或其他异常细胞时,就会导致单核细胞的假性增高,产生错误的实验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和信赖仪器的检测结果,特别是当仪器出现异常报警信息或是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时,我们应进行手工分类镜检加以纠正,以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结果表明,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在单核细胞增高时,其结果约65.1%与手工分类相符。当患者血液中存在未成熟粒细胞、异淋(尤其是单核细胞型异淋)、原始及幼稚细胞、有核红等细胞时,仪器就误把这类细胞当着单核细胞分类,导致单核细胞的假性增高(此时仪器多会出现报警信息提示各类异常细胞存在)。从表1可以看出,当单核细胞轻度增高时,仪器分类的结果与手工分类镜检结果的符合率最高(为81.5%),随着单核细胞增高程度的增加,其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的符合率也相应降低,当单核细胞比例增高>30%时,仪器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仅为14%,而检出未成熟粒细胞、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却明显增高(约占66.7%)。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关键的异常细胞不漏检,应当对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标本,进行手工分类镜检。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然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但是还存在许多异常或幼稚细胞等分类不准确的问题,尤其是仪器出现异常报警信息或单核细胞比例中、重度增高时,仪器分类结果的不可信度将大大增加,必须通过手工分类镜检进行纠正,因此,应以手工分类镜检作为白细胞分类的金标准[1,6],不同仪器都必须制定本仪器适用的复检规则[7],对于符合复检规则的标本,都必须进行手工分类镜检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以纠正仪器白细胞分类的结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1]谢小平,朱宏健,陈超,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检测中单核细胞假性增高原因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4(2)∶146-147.

[2]吕泰霞,付行才,张益红.Bayer2120血液分析仪与血涂片结果相关性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10,27(5)∶557-558.

[3]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8.

[4]张海彪.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偏高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志,2012,44(7)∶866-867.

[5]孙彦平,王英辉,付振艳,等.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增高筛选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6)∶831-832.

[6]丛玉隆,李顺义,卢兴国.中国血细胞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41.

[7]徐群飞,刘淑媛,张世锟,等.血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12,31(6)∶566-567.

R446.11+1

A

1674-1129(2014)06-0752-03

2014-08-13;

2014-09-17)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血细胞全自动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85-3p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全自动发明机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