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反应性抗体特殊检测结果的探讨

2014-02-07聂益军张琼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受者百分比抗原

聂益军,张琼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检验与临床·

群体反应性抗体特殊检测结果的探讨

聂益军1,张琼2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通过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on antibodies,PRA)特殊结果的探讨,了解PRA抗体产生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基础理论。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gG抗体的水平及其特异性变化。结果无传统致敏因素受者156例中3例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1.92%;产生PRA抗体再次复查者68例中15例PRA抗体特异性发生改变,百分比为22.06%;再次移植受者15例中3例未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20%。结论(1)除妊娠、输血、移植外,感染也可导致机体产生PRA抗体;(2)PRA抗体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免疫反应;(3)除PRA抗体外,其它因素(如MICA抗体、次要组织相容性抗体等)也可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

群体反应性抗体;肾移植;排斥反应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29

肾移植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肾移植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介导的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肾移植受者在受到同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免疫致敏后,外周血中容易产生PRA,其中HLA-IgG抗体是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并且与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等密切相关[1]。由于PRA具有在移植前预测排斥反应和移植后预警移植物丧失的重要作用,因此目前PRA检测已被列入肾移植组织配型的常规项目并予以监测。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移植中心监测的受体中,笔者发现有3种特殊检测结果有待讨论并进行解释。现将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拟接受肾移植的受者287例,其中男156例,女121例,年龄16~64岁,平均42.6岁。选取的受者为经江西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患者(排除肿瘤、结核史及神经系统病史),同时与受者签订试验知情同意书。第一种特殊情况为无传统致敏因素而产生了PRA抗体。这些无传统致敏因素(即无输血、妊娠或移植史)受者156例,其中男94例,女62例,年龄16~62岁,平均41.2岁。第二种特殊情况为已产生PRA抗体再次复查者,其抗体特异性可发生改变。已产生PRA抗体再次复查者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23~64岁,平均45.8岁。第三种特殊情况为再次移植受者未产生PRA抗体。再次移植受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38~62岁,平均48.5岁。

1.2 HLA-IgG抗体的监测

1.2.1 试剂美国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Lambda抗原板(LAT1240)。

1.2.2 HLA-IgG抗体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HLA-IgG抗体的水平及其特异性变化[2]。具体步骤如下:(1)用200μl蒸馏水溶解对照血清,彻底溶解后,加抗体稀释液1800μl配成1∶10的稀释液。(2)用300μl抗体稀释液稀释待测150μl血清。(3)在包被了HLA抗原的Tarasaki微孔板第一行中加入10μl稀释的阳性对照血清,2~6行加入第一人份受检血清,7~11行加入第二人份的受检血清,37℃孵育1h。(4)用缓冲液洗涤2次。(5)按1∶100的比例取酶联抗体10μl和抗体稀释液990μl混匀,每孔中加入10μl稀释的酶联抗人IgG抗体,37℃孵育1h。(6)甩干血清,缓冲液洗涤。(7)分别取底物A和B各500μl混匀,每孔加入10μl底物液,37℃避光孵育10~15min。(8)应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专用软件(HLA fusion1.3.1)分析患者血清中HLA抗体水平及其特异性。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之间采用u检验,分别将三种特殊情况下的两类人群(即产生新的PRA抗体人群百分比与不产生新的PRA抗体人群百分比)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传统致敏因素受者156例中3例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1.92%;153例未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98.08%。见表1。

2.2 产生PRA抗体再次复查者见表1。68例中15例PRA抗体特异性发生改变,百分比为22.06%;53例PRA抗体特异性未发生改变,百分比为77.94%。见表1。

2.3 再次移植受者15例中3人未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20%;12例产生PRA抗体,百分比为80%。结果见表1。

表1 群体反应性抗体特殊检测结果(%)

3 讨论

肾移植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但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仍然严重困扰着临床移植。根据美国UNOS近期对57303例肾移植的数据分析,影响肾移植存活率的前五个因素为:移植手术与相关维护、供者死亡原因、HLA配型、PRA百分比、供者年龄。五个因素中移植手术与相关维护、HLA配型、PRA百分比涉及到较多的技术问题,所以PRA检测对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4]。PRA是指肾移植受者体内存在的抗HLA抗体。反复输血、妊娠、移植失败等情况均使受者体内出现PRA抗体,导致患者预致敏情况[5]。资料表明,肾移植受者体内的抗HLA抗体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患者的预致敏程度,对移植物的术后效果影响非常明显。术前检测患者体内PRA水平,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合理选择供、受者和移植时机,有效提高移植物的生存率及有效率。

在大多数文献中均有报道,通过妊娠、输血、移植可造成免疫系统接触另一个体的同种抗原,导致免疫系统激活从而产生PRA抗体[5]。从结果2.1 中笔者发现在没有上述原因的病人也会出现PRA抗体,这些抗体的产生可能与感染的微生物发生交叉反应有关。这些感染的微生物可能在分子水平上与HLA抗原结构相似,导致机体产生PRA抗体。移植抗原作为外源性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移植排斥反应的物质基础。在恰当外在干预下,甚至可“诱骗”受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6,7]。

机体在受到致敏原的刺激下产生PRA抗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免疫反应,其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机体所产生的PRA抗体是一种多克隆抗体。迄今为止,我们所谈的HLA抗体都是通过特殊群体细胞或抗原检测出来的,并且许多研究所用的细胞并非直接来自供者。发生肾移植排斥的患者所拥有抗体的特异性,并不同于被动免疫所获得的抗体特异性。根据Ceppellini等研究发现,虽然通过挑选受体和供体以期获得单价特异性血清,然而免疫或致敏常常产生额外的抗体特异性,其原因尚不清楚[8]。虽然一些患者可以通过治疗调节抗体的产生,降低了抗体水平,但对另一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依然保持抗体高滴度与宽特异性,许多年后抗体水平仍然没有降低。目前还不太了解抗体水平下降的调节因素。上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结果2.2(有些患者PRA抗体发生了改变)。从等待移植患者体内剔除抗体,经过治疗后PRA抗体阴性的病例也逐渐增多,但也并不总是成功[9]。目前越来越多中心在肾移植治疗中采用不同剔除抗体的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有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方法[10]。

从结果2.3中笔者发现移植排斥反应后也可能PRA阴性。再次移植患者未检出PRA抗体有两种可能,一是患者体内确实未产生抗体,二是患者体内的PRA抗体是我们暂时不能检测到的HLA抗体。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因素,其中非免疫性因素包括移植手术和相关维护、供者年龄和死亡原因等;免疫性因素主要有HLA抗体(即PRA)的影响,同时影响移植物的抗体也可能是针对非HLA抗原的抗体。在发生排斥的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发现的MICA抗体(抗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链A抗原抗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这些抗体是在内皮细胞而非淋巴细胞上检测到的。在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患者体内,抗体也有针对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系的[11]。次要组织相容性位点并不是HLA。研究显示,HLA匹配的器官移植患者中还是有出现排斥反应、肾功延迟、移植肾切除的一部分患者,由此可以证实除HLA外还有一些另外的免疫因素参与了排斥反应。MICA属于HLA-Ⅰ类分子,组成、表达和产物与HLA-Ⅰ类不大相同,有不同的基因等位,多态性不如经典的HLA基因数量多但其表达水平很高,而针对次要组织相容性位点的抗体还未被发现。抗体是体液免疫理论中关键的激发因素,但抗体是怎样通过一系列活动来产生损害尚待查明。

综上所述,PRA抗体检测在肾脏移植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PRA抗体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治疗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对PRA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或理解。

[1]吴萍萍,金娟,王宇成,等.ELISA法和LABScreen法检测HLA抗体结果的差异[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5)∶321-325.

[2]刘静,邓晶,丁浩强,等.2种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LA抗体的效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3)∶123-124.

[3]Ishida H,Hiral T,Kohei N,et al.Significanc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of anti-HLA antibodi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J].Transpl Int,2011,24(2)∶150-157.

[4]贾保祥,武俊杰,孙利宁,等.2429例尿毒症患者致敏因素的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0,31(7)∶429-432.

[5]贾保祥,唐雅望,马威然,等.HLA配型和PRA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802-1804.

[6]刘旭华,曲青山,陈鹏等.肾移植受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筛查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54-1455.

[7]廖艳秋,王保龙,王红梅,等.PRA在肾移植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19-221.

[8]贾保祥,马威然,田野.亲属肾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与HLA配型和PRA相关性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838-842.

[9]张伟东,夏文杰,张晓梅,等.LCT配合血小板的输注对HLA抗体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4)∶357-358.

[10]张爱民,郑军华,闵志廉,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的影响[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2,23(2)∶139-142.

[11]Ferry BL,Welsh KI,Dunn MJ et al.Anti-cell surface endothelial antibodies in sera from cardiac and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association with chronic rejection[J].Transpl Immunol,2007,5(1)∶17-24.

R446.62,R392.4

A

1674-1129(2014)06-0728-02

2014-07-18;

2014-09-25)

猜你喜欢

受者百分比抗原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观察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发DSA的预测因素及预防措施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