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在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护理中的应用※

2014-02-0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纯音突发性利多卡因

刘 颖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

中药穴位贴敷在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护理中的应用※

刘 颖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

突发性耳聋;穴位贴敷;气滞血瘀;护理

突发性耳聋(deafness)是目前耳科主要致听力丧失的疾病之一,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治疗与护理一直是耳鼻喉科亟待解决的课题,既往西医学治疗的主要对策是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抗凝、溶纤药物等方法治疗,常用的药物由于价格较贵且副作用较大,不利于推广应用;另一方法是高压氧的治疗,由于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治标不治本,丢卒保车的被动性治疗手段,同时受到严格禁忌证的限制,这些治疗方法又缺乏相应的护理措施。因而耳鼻喉科寄望于中医药的治疗与护理,有鉴于此,本研究在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通络的耳穴贴敷护理,通过纯音测听气骨导及耳镜检查,以观察耳穴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对突发性耳聋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90例,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患者中选取,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平均58.5岁。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颁布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纯音听阈测定以及中医四诊法确诊为气滞血瘀型耳聋。

分组情况: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加中药穴位贴敷护理组),对照组(穴位注射护理组)。各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护理方案 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窍的基础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对照组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每日2次,每次1ml(单侧0.5ml);观察组则在内服中药的基础治疗上用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穴位注射的同时,进行耳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具体为自制中药膏剂贴于听宫、听会、角孙、耳门、完骨、翳风形成包围状态。

1.3.2 观察方法 治疗护理1疗程,共3周。采用纯音听阈测试听力,作疗效分级;耳镜检查检测鼓膜。治疗护理开始及治疗护理疗程结束每周各检测1次。

1.3.3 评估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听力障碍分级标准,将听力损失分为四级,按照比较标准结果比较需要,本课题自行设计分值进行分析计算:

轻度:26~40db 1分

中度:41~60db 2分

重度:61~80db 3分

极重度:80db以上4分

2 结果

2.1 听力损失比例表 见表1。

表1 90例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比例表(n,分)

2.2 突发性耳聋治疗护理前后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护理效果比较(分)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目前耳科主要致听力丧失的疾病之一,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本病治疗的最佳时间为1~2周,一旦治疗错失最佳时间,听力功能将受到严重损害而难于逆转,发生的确切原因不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耳的微循环障碍,内耳缺血、缺氧,损害听觉器官而致听力突降。中医学认为耳部微循环障碍是“瘀塞”现象,属中医学“暴聋”范畴,临床将本病分为风邪闭袭型、肝胆火盛型、痰火上扰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与精液不足型六类。临床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多见,一旦气滞不行,则血脉瘀滞,耳窍经脉痞塞,失其空清之态而不能纳音,出现耳聋的反应。气滞血瘀型耳聋是在血液瘀滞的作用下,病理性血管内红细胞凝聚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速度下降缺氧/渗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小血栓形成致组织损伤。根据《内经》“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本研究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窍为法,制成中药耳穴膏药用于气滞血瘀型耳聋。

突发性耳聋有效的治疗护理是耳鼻喉科临床研究的重要领域。中西医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既往主要以听宫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治疗气滞血瘀型耳聋,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我科在采用本法的基础上加用耳周穴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听力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遵循气滞血瘀型耳聋的护理目标是活血化瘀,行气通窍,保护听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了探明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保护气滞血瘀型耳聋听力功能的作用机理,特设立本课题,拟观察听宫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与单纯听宫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对听力功能的保护作用,采用能较为客观反应听力功能的纯音听阈测定检查记录治疗护理前后听力功能的变化,经治疗后一般护理组听力较治疗护理前恢复提高19%,特色护理组听力较治疗护理前恢复31.8%,说明通过两组治疗护理的比较,特色护理组的治疗护理效果更明显,结果更满意。通过护理和治疗计划的实施,使患者听力提高或恢复,能运用语言或其他方法交流信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因耳聋而影响社交而产生的痛苦烦躁或自卑,也为专科专病建设提供有效而易行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奠定了基础。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1.070

1672-2779(2014)-01-0112-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肖家翔

2013-11-06)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QZYY2011-17]

猜你喜欢

纯音突发性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听觉的声学现象和原理(3)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