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重要音乐文献综述
2014-02-06李英
李 英
(嘉应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广东三大地方乐种之一的广东汉乐,不仅具有太古遗音的古朴与典雅,且经久弥新,历经时代积淀,不乏近现代客家音乐淳朴与含蓄的民间艺术风格。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各级政府持续地支持,民间艺人主动性传承和广大民众深切热爱。三方面力量的密切配合,使广东汉乐紧随时代召唤向前发展,自身文化价值不断延续与攀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传承发展广东汉乐需要多方面因素集合,音乐曲调数目的逐渐积累,不同层面、多角度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拓展,这些充裕富厚了广东汉乐的音乐资源。
一、广东汉乐曲库的建立与出版
继承民间音乐遗产,发扬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是音乐工作者们的共同责任。[1]生活在粤东地区梅州市大埔县的客家人,酷爱具有本族群品性特征的广东汉乐已由来已久。虽然广东汉乐名称定位较晚*1962年3月,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期间,全国众多音乐家齐聚穗城。梅州籍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参加花会。鉴于乐种称谓复杂,在此次“羊城音乐花会”正式统称为“广东汉乐”。,但它古朴典雅的音乐曲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它与我国其他以地域命名的传统乐种,如“新疆十二木卡姆”、 “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乐种共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新疆十二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西安鼓乐”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流传已千百年的民间大型鼓乐;“福建南音”流传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广东汉乐”则具体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而广东汉乐不同于以上三乐种之处的是:它生存于一个特定的族群——客家(英文名是Hakka or Hakka People),虽然福建、惠州、四川、台湾、港澳乃至南洋新加坡等地存有客家群体或客家村落,但是广东汉乐仅只在粤东客家居住地——大埔流行颇盛。本论文研究对象不但富于明确的地域特性,且具有鲜明的客家族群标签。
(一)广东汉乐曲库的建立
自从认识到音乐曲调对于传承本乐种的意义深远,搜集、考定、罗列、编印出版音乐曲调集就成为广东汉乐爱好者参与传承此乐种的重要方式。为响应国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梅州市区汉乐爱好者、大埔县汉乐研究会和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联手,以传承、弘扬、发展为己任,历时三年,终于建立“广东汉乐曲库”,截止2012年6月,已收集整理了817首广东汉乐,其门类齐全,包括:丝弦音乐,唢呐曲牌(含军乐、礼乐、宴乐、喜乐、舞乐、哀乐、神乐),中军班音乐,民间小调。演奏形式有:丝弦、中军班、八音、民间大锣鼓、庙堂音乐五大类。传自古中原汉调调骨,流播于粤东,深受客家人偏好的音乐曲调,都已广泛罗列于广东汉乐曲库。如此众多的曲目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是少见的。且因广东汉乐内涵博大精深,在史学、民俗、文学、宗教等方面,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学术价值都不可估量。*阎肃,2012年。
(二)“古调”、“旧谱”的搜集与出版
817首“广东汉乐曲库”的建立,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千百年来客家民间音乐人士长期实践和积累的结果,是客家汉乐人士聪明智慧的体现。数目庞大汉乐曲库的建立,何育斋先生( 广东大埔县莒村人,1886-1943)是搜罗考定广东汉乐古曲谱的开拓者,以他搜集整理的四本广东汉乐乐谱集为源头,它们有《中州古调》(图一)、《汉皋旧谱》(图二)、《词曲拾遗》和《小曲汇存》。就现今保存下来的乐曲数目有《中州古调》20首、《汉皋旧谱》四十一首。*《何育斋筝谱遗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5月。这些乐谱之前都散落在粤东大埔弦索馆,何育斋先生甚早就认识到散落民间的乐谱对与广东汉乐日后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他不辞辛劳,如燕子衔泥一般,将这些散落民间艺人手上的“粒粒珍珠”搜罗考定,并传抄下来。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传承广东汉乐的思想实在难能可贵。
图一
图示说明:①封面 ②目录 ③④分别为【玉连环】和【出水莲】工尺谱手抄谱
从目录我们可以看出,【玉连环】是《中州古调》手抄谱中的第一首,第七首【出水莲】目前为止是广东汉乐最具代表性曲目之一,知广东汉乐者必知【出水莲】。
图二
【翡翠登潭】工尺谱手抄谱,现在又叫【翠子登潭】, 2012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乐组合总决赛中,由梅州市广东汉剧院选送的广东汉乐——【翠子登潭】,以优异成绩夺得该组第一名,这是梅州市文艺团体参加全国性大赛首次获得如此殊荣。
【蕉窗夜雨】工尺谱手抄谱,乐曲源于宋词:“耳边愁听雨潇潇,碧纱窗外有芭蕉”。此曲描写旅居他乡伊人在万籁俱寂、夜色深沉时聆听雨打芭蕉淅沥声,而引发对故乡无限思念之情。此曲原属丝弦乐,由古筝、琵琶、椰胡和洞箫组合演奏,客家筝传人罗九香(1902.06-1978.06,大埔县石云区枫朗人)对此曲精心研究,在传承师傅何育斋工尺谱调骨基础上加以发展,成为古筝曲目一代绝响。这首筝曲委婉细腻,很有特色,成为广东汉乐名曲之一。1961年,文化部组织召开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罗九香向全国音乐高等院校推介广东客家筝曲,其中【崖山哀】、【出水莲】、【翠子登潭】、【蕉窗夜雨】等39首客家筝曲。尤其以上提及的四首广东汉乐乐曲,通过罗九香的现场演奏,获得现场音乐家们的一致认可,并确定为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古筝专业学生必学曲目。从此,广东汉乐在全国专业音乐教学内容中争得一席之地。
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凌(广东台山人)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着手整理广东小曲,并编撰出版《广东音乐》一书,收集有流传于广东各地的小曲83首,其中第42首为【雨打芭蕉】,此曲也成为今天广府音乐的代表曲目,也是描写雨打芭蕉淅沥之声。 广府音乐之【雨打芭蕉】与广东汉乐之【蕉窗夜雨】描写的是相同的自然背景,从这一角度来讲,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富南国风情,都是以雨打芭蕉淅沥之声这一自然现象为背景,而从二者音乐所引申的思想感情,则可见广府音乐与广东汉乐之差异:【雨打芭蕉】音乐表现热情而富有生气,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广东汉乐之【蕉窗夜雨】寄托的是乡愁的无奈,极力体现客家音乐文化的内涵。理解了客家人自中原南下的迁徙之辛劳,便能体会客家音乐为何多愁苦之情。
1932年春至1935年秋,何育斋先生在上海创设“逸响社”,教习客家音乐。在这期间,他还对当时流传于上海的各地方古曲,广为搜集,并加以整理编辑成册,名曰《词曲拾遗》、《小曲汇存》。这些调谱,所有曲目均为工尺谱,反映了当年上海传播传统工尺谱的情况。何氏收集的工尺谱,每首曲目都有原谱;从调谱写明传谱地域主要有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等地;目录所列曲牌都吸收为广东汉乐曲调,这其中可见广东汉乐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它乐种或地域吸取营养,这正是客家人兼收并蓄的大气胸怀的真实写照。
(三)广东汉乐曲谱出版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乐曲相当丰富,堪称我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优秀瑰宝。为抢救濒临湮灭的广东汉乐曲调,1981年,大埔县文化局成立广东汉乐研究组,率先对汉乐进行系统的挖掘,研究、整理。并于1982年1月5日编辑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 仅只丝弦乐和中军班音乐两大类,几乎都是传统曲目,而且大部分属古曲。其中收编了丝弦乐曲264首、中军班乐曲39首,合计303首,可以说大部份常用的丝弦曲、中军班乐曲都已入编,且收有大量较为陌生的曲调,并录制了八集汉乐及汉剧音响卡带。
抢救广东汉乐曲调遗产,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对传承广东汉乐产生了重大作用,在国内外音乐界尤其是东南亚,引起了较大的影响。《广东汉乐三百首》曲调之丰富在当时和现在都还使人惊叹,这是对广东汉乐第一次上百首曲目的收集与整理。过去手抄工尺谱或印行本,只记调骨,而实际演奏时,会加上许多“花指”。因此,本书仅将常用或通用的“花指”记入乐谱。采用单旋律记谱,以适应各种乐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演奏。特别要提出的是,这本《广东汉乐三百首》首先是来自于广东汉剧院罗璇老师于1962年整理成的《广东汉乐两百首》,以及1964年汕头专区戏曲研究会和广东汉剧院编印、由李德礼老师整理的《汉剧唢呐曲牌》和民间小调52首。
如果说《广东汉乐三百首》在当年起到了“抢救遗产”、“继承传统”的作用,那么,于1995年新编辑出版的《广东汉乐新三百首》则将作为“丰富宝库”、“充实遗产”的特有功能,受到民族音乐工作者、汉乐爱好者欢迎和珍爱。此集收入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唢呐曲牌和小调四个类别乐曲301首,皆为1982年《广东汉乐三百首》中没有的,又还取其最新编辑出版的意义,所以定名为《广东汉乐新三百首》。这一举措,大大充实了汉乐资料宝库。从乐曲来源可见其弥足珍贵:如清光绪壬午(1882年)大埔茶阳饶君谷手抄工尺谱《消遣集》,属丝弦乐曲;其次,清光绪间大埔双溪李扬乔手抄工尺谱,包括中军班音乐、唢呐牌、小调和丝弦乐曲;还包括民国时期湖寮何育斋手抄散存的丝弦乐曲。
2012年4月,时隔16年后,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编印出版《新收集整理广东汉乐两百首》*《新收集整理广东汉乐两百首》,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编辑出版,2012年4月。,这次新收集整理的广东汉乐两百首,实际共有222首(其中丝弦乐207首,民间小调7首,中军班音乐8首),本集子大部分是张优浅同志在30年前从广东汉剧、汉乐界老前辈罗旋、管石銮、饶淑枢、陈联涛、罗娘意、王卓模等老师所提供的珍贵资料中,用手抄方法把它完整保存下来。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涌现一些突出人物,对人民事业起着突出贡献作用。在广东汉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曲谱的保存与传抄(仅适用于手抄谱阶段),对与广东汉乐来讲是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上述的何育斋、罗九香、罗璇、李德礼、张高徊、张优浅等老前辈们,为广东汉乐乐谱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涉及广泛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广东汉乐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中原人民、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其悠久的人文历史、齐全的音乐品种和丰富的乐曲曲库,长期受音乐理论家们的关注。
粤东梅州地区系客家人大本营,属客家文化的中心地带。早在宋元时期,粤东客家文化以其斑澜的色彩和丰韵,与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相互辉映,绵延于世。古中原雅乐、燕乐,特别是宋、元、明三代的曲牌音乐对广东汉乐影响甚远,此后,受清代他地域的戏曲音乐以及历代岭南本土音乐元素滋养,形成了广东汉乐今天丰富多样的音乐风貌。享有“广东汉乐之乡”之美誉的大埔县古有家诵户弦的民风。出自此地的音乐史料和民间传谱,成为后人研究广东汉乐历史源流的可靠依据。古籍文献和音乐考古资料表明,粤东大埔县早在明朝乃至宋元时期,经历了音乐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阶段。“礼乐正而天下平”的思想在粤东客家人居住地影响深远。明嘉靖九年(1530年)《大埔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县志》的“祭祀礼乐”篇目中,详载当时大埔所使用的古琴、瑟、钟、磬、笙、箫等乐器的使用情况,并有五首为祭神、庆典所用的附有“钟”、“吕”等文字的古谱,古文献资料所记录的情况大致与中原历代文献记载相符。尤其是近现代,广东汉乐这一乐种更不乏理论性研究成果的出现,且呈现出与音乐曲调传承与发展同步进行的良好局面。
从何育斋先生考订广东汉乐乐谱,编制“弹筝八法”*何松 整理《何育斋筝谱遗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5月。,到今天大埔汉乐研究会的《汉乐研究》*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1990年4月。,以及历次为发展广东汉乐而举办的研讨会文集,所涉甚广,溯古及今,或宫廷雅乐,或粤东民间小调与俗音,大至广东汉乐发展于传承的理论指导,小至具体广东汉乐人物研究,对广东汉乐新时代实践发展,起到正确理论指导的意义。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乐人把广东汉乐用“国乐”、“客家音乐”、“汉调音乐”等称谓进行研讨与介绍,这可视为广东汉乐理论研究的发端。汕头公益社以钱热储(1881-1938,大埔人)任主编,创办了《公益乐剧月刊》,共出版了12期,刊物除登载曲谱和剧本外,也发表了钱先生一些关于“国乐”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性质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汉乐,特别是丝弦音乐的论述是深刻和宝贵的。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广东汉乐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
广东汉乐专题性理论研究,具有较高层次的阶段,还应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袁静芳教授说起。1974年夏,袁静芳教授主动来到广东省采风岭南民间音乐,通过广东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的协助,采访早已闻名遐迩的广东汉乐客家筝演奏家——罗九香先生。袁静芳教授背着的录音机派上用场,《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翡翠登潭》、《怀古》等十余首汉乐代表性乐曲,罗九香先生仅一台古筝,就向袁静芳教授展示了广东汉乐的古朴清亮、韵味隽永、气质高雅、意境深远。用袁静芳教授自己的话说:“罗九香先生演奏的广东汉乐乐曲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感受”。[2]由于袁教授的认可与推荐,才有之后编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时,将“广东汉乐”的列入其中。诚然,还有更多热心于广东汉乐事业发展的同仁们的一直努力。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的第1277页至1301页刊载的《广东汉乐述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全国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5年7月。由李德礼、张高徊先生共同执笔,其中受到本卷编辑部主任幸志斌先生的大力协助。洋洋洒洒将近3万字的述略,将广东汉乐文化沿革、艺术风格和乐器形制全面展现在读者们面前,此篇大作是每位有志从事广东汉乐研究的学者们必读之选。
得益于文化部“音乐集成”工作的开展,大埔县汉乐爱好者、当地政府,将传承发展广东汉乐视为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此同时,广东汉乐正式进入了理性研究阶段。1989年11月18日,“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正式成立,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宗旨是,本会由有志于振兴汉乐的热心人士和汉乐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研究会目的是,广泛团结国内外汉乐爱好者,加强联络,促进交流,提高技艺;发掘、整理、继承广东汉乐的优秀传统;培养后继人才。为使汉乐这一古老乐种得以发展作贡献*《汉乐研究·创刊号》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1990年4月。,为有利于开展广东汉乐艺术的研究和交流,方便汉乐艺术爱好者以文会友、以乐传情之目的,研究会创刊编印了《汉乐研究》这一领域第一本学术性会刊,每年一期,至2011年12月,已出版会刊23期。
《汉乐研究》尽管是一本县级刊物,但他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广东汉乐理论的学习、普及和拓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蕴含了李德礼、张高徊、杨培柳等多位老同志们毕生心血。他们为广东汉乐事业的发展,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位汉乐爱好者欣赏。这20多年来,在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的带动下,理论性著述层出不穷。2002年,为纪念广东汉乐重要传人——罗九香诞辰一百周年,星海音乐学院特出版《出水莲花 香飘九州》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10月。,本论文集共刊载22篇有份量的文章,将罗九香大师对广东汉乐的卓著贡献给予很高评价。这与2008年6月出版的《“客家筝派”本源论萃》*罗伟雄 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成为后来研究广东汉乐的重要史料。其中《“客家筝派”本源论萃》一书由42篇专题性论文组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客家筝派”本源述要,由12篇论文组成,第二部分 “客家筝派一代宗师”——罗九香》,由15篇论文组成,第三部分 保护发展好广东汉乐(含“客家筝乐”),由15篇论文组成。为纪念何育斋先生诞辰120周年,何育斋嫡孙——何松先生,继2002年整理出版《何育斋筝谱遗稿》后,马不停蹄,殚精竭虑,终于将《何育斋传谱面授·何松演奏客家筝曲》出版,这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特别要提出的是,以上三本杰作的出版,与陈安华、罗德栽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
2006年5月,广东汉乐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这对于广东汉乐来讲是一件大事,更是广大汉乐爱好者值得庆祝的大喜事,这预示着广东汉乐从此进入国家级文化工程建设与保护的行列。这次取得的骄人成绩,再一次激发了汉乐人传承与发展此乐种的激情。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梅州市和大埔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北京梅州人海外联谊会及大埔分会、北京梅州商会等单位承办的“振兴广东汉乐系列活动”,于2006年10月21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活动组织了由国内音乐界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人士参加的研讨会,由广东省内从事汉乐的演职人员组成的晋京演出团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的两场音乐会等。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京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是广东汉乐走出山区,走出省区,向全国传播的一次大胆尝试,在首都北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多家新闻媒体、网站作了专题报导,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北京电视台、梅州市大埔县电视台均作了录制和播出。为了全面反映和宣传这次活动,更好地保护、传承广东汉乐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梅州人海外联谊会编辑出版了《振兴广东汉乐文集》文集的编揖出版,是广东汉乐界的一件大好事。它集中反映了汉乐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全面,可读性强,其中编入的一些历史资料和本次北京振兴广东汉乐的活动情况,对汉乐保护和发展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很值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参阅。
2009年,广东省广东汉乐学会宣告成立,学会的学术性刊物《广东汉乐》也应运而生。正如张高徊先生在发刊词中提出的那样:“要在已经奠定的理论基础上使这一乐种的理论建设达到新的高度。”这无疑为今后有志于从事广东汉乐相关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指导性方向。
结语
广东汉乐乃至粤东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凝聚着数百位、数千位前辈们的毕生心血,所处的时代赋予了他们伟大的责任,作为一位这领域的年轻学习者,对每一位前辈怀有感激之心、感动之情。是他们用生命铸就的文化成果滋养着后辈们的心灵。每一位后来学习者,无可回避地要对广东汉乐的整体性发展有个较为全面的关注。笔者在此过程中感同身受:广东汉乐的每一步发展,生动记载着粤东客家人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大气胸怀,广东汉乐更是古今客家人朴实、含蓄品格特征的生动写照。
目前,从一般理论到专门技术,包括音乐形态学研究,广东汉乐还有许许多多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和定义,有大量工作要做。传统的广东汉乐不但在实践上要与时俱进,关于它的理论也应该在中国音乐史、民族器乐史等领域中享有自己的位置,为学术界广泛认可与推崇。
[1] 李佺民,简其华,杨友鸿.民间音乐采访手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3:131.
[2] 罗伟雄.“客家筝派”本源论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