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改变农业 农业改变环境
2014-02-06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传媒时评
革新改变农业 农业改变环境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在第45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前一周,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在当前中国面临的空气、水资源和土壤三种污染问题中,土壤污染被视为最难解决。土壤污染直接危害农业,进而危害人的健康。环保部表示,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其中,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等是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根源。事实上,农业既是土壤污染的原因,又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我们完全应该,而且也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减少污染,输出正能量。如今,我们最亟需的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农业领域全面引入新的管理观念、技术理论、设施装备,用革新的精神推动农业产生大的变革。唯如此,才能使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有一个根本的逆转。
首先,亟需农业生产管理观念和理念的革新。比如污水灌溉问题,在土壤环境背景值高的农业地区,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对污水灌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更缺乏对农业产品质量负责的理念。其结果是输出了受污染的农产品,也毁了一个地区农产品的信誉,使农业生产与循环雪上加霜。再比如农民在施肥时往往更多考虑肥料与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也多是一年一季的收成。而对土地产出、肥料吸收的承载能力往往不懂,也不想把它作为一个考虑因素。因此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单一品种、大规模种植给土地造成的盐碱化、板结等问题已经让土地不堪重负。总之,对土地掠夺式的农业生产理念与方式必须革新了。
许多指导农业生产的具体理论和技术也亟需革新。比如多年来存在的“忌氯作物”理论,极大影响了氯基肥料的使用空间,进而制约了水溶肥等新型肥料与技术的发展,还造成了对硫基肥料的不当使用和浪费,加重了肥料对土地的污染。再比如,我们对一块农田肥料用量和残留量的计算一直是按照狭义的田块来计算,并以此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美国最新的理论,由于田块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时刻与空气、水体进行着肥料元素的传输和交换。因此用广义的空间理论来计算肥料的投入与残留,才最接近实际。相信用这种理论指导测土施肥,一定能科学地减少肥料用量。
农业生产的设置装备更是具有巨大的革新空间,这个领域的革新还会带来一系列突破。比如滴灌、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农业设施,经过近年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及国内技术攻关和因地制宜的开发应用,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并实现了成本大幅降低,已经完成了从贵族农业到草根农业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整体投入产出已经高出传统农业。但很多地方的人们不了解,一提到设施农业都认为成本和技术门槛太高,自己高攀不上。
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仍需向纵深推进。农业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面临着革新的使命。一大批崭新的观念理论、方式方法和技术设备已经成熟并证明非常有效,我们用这种革新集成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保护,既非常现实又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