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特殊性 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2014-02-06黑龙江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张永埔

中国农资 2014年40期
关键词:社有供销社升级

□黑龙江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 张永埔

准确把握社有企业的五点特殊属性

供销社是性质比较特殊的部门,同样,社有企业也具有五点特殊属性。扶持社有企业发展,必须吃准摸透其特殊内涵。

社有企业有其特殊历史。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企业在体制与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承担了大量为农服务、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安排就业、维护稳定的任务,涉及社会多数行业。现在,虽然功能作用被市场经济严重削弱,但同中国国情一样,社有企业注定不能走彻头彻尾的市场化道路,仍然需要在历史的过渡区间内做连接政府与市场的那只“无形的手”。

社有企业有其特殊地位。

有人认为供销社的企业就是国企,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是对政策的误解。国企是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利益决定企业行为;而供销社出资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经营积累、社员股金和一定的政府支持,政府权重较小,供销社的利益和社员的利益决定着社有企业行为。同时,社有企业更不是以单纯盈利为目的的私企。社有企业与国企、私企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扮演三种特殊角色:一是面向特定群体。无论是做经营还是做服务,社有企业的根本对象都是农民;二是充当平台。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农民的缓冲平台,社有企业既避免农民直接面对市场遭受侵害,又代替政府达到相对干预市场的目的;三是服务载体。相比其它农民组织,社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承接和利用扶持政策。

社有企业有其特殊的经营管理模式。供销社是社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在经营管理中实行社企分开。所谓社企分开,与“政企分开”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将供销社的监督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经营服务职能分开,只是改变供销合作社对社有企业的管理方式,而不是改变出资企业的资产属性;只是要求供销合作社通过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经营,而不是让企业与供销合作社彻底剥离脱钩。中发[1995]5号文件明确规定各级供销合作社“拥有对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和解聘权,企业重大经营、投资活动的审批权,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检查权,享有财产受益权,但不干预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各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拥有经营、用工、分配等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将社企分开比照政府的政企分开,认为社企分开就是让企业完全脱离供销社的认识,曲解了社企分开的本义。

社有企业在改革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一是发挥实体作用。供销社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体性,企业是实体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供销社在改革遭遇波折时自我疗伤的唯一通道;二是发挥实力作用。社有企业是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主要抓手,是社有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供销社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三是发挥公益作用。当前国家倡导的简政放权、购买服务,尤其是“三农”服务,发展涉及公益事业,最需要社有企业来代表供销社完成。

社有企业必须走特殊的发展道路。综上所述,充分说明社有企业发展没有现成道路可循,必须走自己的路,走特殊的路。那就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经营为手段,以联合合作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以政府为依托”的供销社特色发展道路。

着手推动供销社企业六方面转型升级

从目前整个供销社系统的企业状况来看,发展等级水平参差不齐,生存状况迥异,这不是供销合作社“合作”二字的应有之义。要多措并举,通过整体升级打造多元融合、体系健全、群策群力的供销社企业群体。

意识升级。这次供销社深化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去行政化,不能再幻想得到政府赋予权力职能,在这个前提下供销社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四种意识:一是企业意识。今后我们在社会中、在政府中的位置完全取决于经营实力和服务能力,这些都有赖于企业的做大做强。二是规律意识。做供销社工作,领导企业发展不同于行政运作,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始终维护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责任意识。把社有企业工作搞上去,就是满足党的期许、事业的要求和职工的福祉。四是自律意识。社有企业工作,少不了各种诱惑,要站在党员干部的高度,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侵蚀。

体制机制升级。目前,市县社企业很大一部分没有进行改制。事实证明,股份制与合作制是供销社当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避免资产的随意处置,保护供销社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各级联社必须尽快完成企业体制转变,同时注意控制股份制改造风险,部分供销社在历史改革中由于资产流失及偿债能力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很可能在企业改制银行清产核资中暴露不稳定因素。

结构升级。供销社要紧跟形势,分类推进产业升级。企业间的结构升级需要上下联动,供销社内部企业间实现互动,上级社下级社互相参股,建立企业集团,抱团取暖,做大做强,这就是总社改革中“上下贯通”的意义所在。股权结构升级需要积极整合资产,利用资产作价增资扩股,提升企业掌控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理性认识经济下行趋势,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必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各个国家都要经历的阵痛,是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从事零售的要逐步升级批量批发流通,从事批发流通要逐步升级原料加工,从事低附加值产业要逐步升级为高附加值产业,从事单一环节经营要创新探索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培植经营优势。

经营模式升级。经营的目的是要效益,多条腿走路是供销社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是向自营要效益。多年来的积贫积弱,使供销社企业大多处于租赁、委托经营状态,只有恢复自营才能把效益把控在自己手中。二是向质量要效益。随着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以量为主的企业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三是向产业链要效益。供销社企业经营基本以农为主,只有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链条,才能多点开花,规避风险。四是向人才要效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广纳人才作为企业工作的核心,创造自由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调整好用人机制,充分利用系统内外在经济、经营方面的行家里手,释放供销社企业的人才红利。

服务升级。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建立复合型农业社会化经营服务体系。一是要深入了解服务对象。二是要深度整合服务资源。当前,农村服务资源尚处于零散甚至是冲突的状态,难以发挥最大效用。三是要大力拓展服务链条。要将服务融入产业经营理念中,点面结合,延伸服务层级。四是要坚持技物结合抓服务。社有企业在从事“三农”工作中要秉承科技导向的理念,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五是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供销社的企业也是企业,在倡导服务立社、树形象、打品牌的同时也要追逐效益最大化。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就是供销社企业发展的核心点。

监管升级。根据未来的工作趋势,要侧重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监督主体。要认真监督理事会履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确保社有资产安全运营。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规则也需要与时俱进。理事会与监事会同为本级社有资产的代表者,行使本级社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二是逐步推进监管重心转移。监事会工作重心要逐步从传统的监管资产到监管资本,实现一次创新和跨越。这意味着针对过去几十年以“防控流失、保值增值”监管体制和机制要做出战略调整。未来供销社的大量资产将投入到股份制企业,监事会要顺应潮流转变监管思维和监管重心。三是实施有效监管。要依法依规实行管理,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规范股东权力环境制度,加强资本动态监管,加强经营者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出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管,正确使用出资人对企业享有监督财务状况的权利,通过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供销社出资企业财务监管指标体系,制定企业考核奖惩制度,突出监管企业资本收益,全面了解出资企业的经营成果,按规定及时确认并收缴收益。四是要坚持一以贯之抓监管。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监管工作永远在路上,要坚持主题不变,监管聚焦镜头不换,监管力度不减,善做善成,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社有供销社升级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统计分析体系构建*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统计信息
社有企业助力事业蓬勃发展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